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左岸幽客♀

2009-11-04 07:51:13

與自己和平共處,有你相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當然此《馬克思》,非彼馬克思。這個馬克思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猶太人的名字,很普通的一個動畫片角色的名字。

昨天熬夜看完了《瑪麗和馬克思》,被佳佳童鞋逮到催我下線。趕緊收拾睡覺。一直回味呀回味。

那心緒跟著電影就起起落落的,好久沒有醬紫的感受了。我想我會看第二遍,第三遍,用我笨笨的腦袋記下那些臺詞。

 

很多很多的體會,實在無法一一描述,最撼動的有三個情節:

 

1、共同的傷痕,相互幫助的無私的友情。瑪麗給馬克思的第二封信,問他:你曾經受到過嘲笑嗎?這也是馬克思第一次被觸動。瑪麗這個純真的女孩一句簡單的肺腑之言,用自己內心的傷痕,將這個中年男子內心深處的傷痕一次次揭開,再再一次次自我的反覆掙扎,安慰之後得到一點點的治癒。他們如此相似,又彷彿彼此的藥丸,兩個同樣被遺棄的人,在傾訴與鼓勵中學會愛自己。如同後面馬克思得到的「love yourself first」 心型餅乾一樣。其實世界不會遺棄他們,只是用特殊的方式告訴他們答案。

 

2、瑪麗對馬克思的原諒。馬克思忘記瑪麗了,,,他發生了很多事情。精神病發,坐牢,中彩票,還有日日陪伴的鄰居老嫗的去世。但是他曾一度忘記這個女孩。瑪麗失望了,計劃將他從記憶中抹殺掉,生活不再為這個朋友存在,也不再因為要去看望他積蓄。馬克思想起她的時候,給她的信讓她心中莫名的憤怒消失了。其實馬克思沒有忘記她,但是距離總是讓我們產生誤會。因為面對寂寞無所適從,因為自己的脆弱,於是用遷怒的方法讓自己得到釋放。時間證明虛偽,也可以證明真實。

 

3、馬克思對瑪麗的原諒。那句簡單的「I『m sorry」 不僅讓馬克思原諒了瑪麗,也讓馬克思原諒了世界,原諒了自己。如同下面引來的評述一樣,如同馬克思的心理醫生對他說的一樣:首先,於自己和平共處。只有平和的心態,才能面對浮躁的自己,面對這個浮躁的世界。瑪麗好心,只是稍微一意孤行,心意是好的,就不會是好大的錯。原諒,是放下心中的憤恨,是對自己的寬容。接受不完美,再感受完美。。。

 

覺得應該每個人都能看到不同的東西吧。身邊的,自己的,積極的,諷刺的。摘來一些簡單小評,大概分享下啦:

「看了一部澳洲的動畫片《瑪麗和馬克思》,蠢蠢的,破破的,稚嫩的。簡單的故事講述了「人」。人性最真的東西,人的脆弱,人的感動,人的孤獨,人的依賴,人的渴望,與社會相剝離的最本質的東西。人的堅強可以瞬間被打碎,就像片中所描述的心情——就像被扔進了甩干桶。
畫片緩緩的前進,故事淡淡得敘述,有種感動和哀傷在慢慢流淌,卻溢不出來。音樂卻有時輕快,提起低低的心情,彷彿快樂,卻透不過瀰漫的憂傷。而一切的一切就在最後迸發,本要變得喜悅的心情就此被沉沉擊中。傷感湧上心頭,止不住的感動。友誼,偉大,執著,錯綜複雜的感情。馬克思(片中人)說:我原諒你是因為你是不完美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也是inperfect。故事註定要在這不完美的完美結局中劃上句號。」

片尾是咖啡貓的那句經典臺詞:God make relatives; Thank God we can choose our friends...

有點想找Adam Elliot導演滴另一部粘土動畫《裸體哈威闖入生》看看了,封面看起來風格差不多。至從《惡童》之後好久沒有看過那麼安逸的片片啦~~~吼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