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處二

2009-11-05 00:57:03

《瑪麗和馬克思》的前20分鐘改編小說及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影片開始,它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好吧,我願意相信這樣一個溫暖的故事,曾經真實的存在過

瑪麗和馬克思

瑪麗和馬克思

兩個好朋友

瑪麗八歲,生活在一個村莊。一天下午,她覺得無聊,她希望有一個朋友,她的心情戒指是灰色,說明她情緒低落或者餓了,食物無疑即會填飽我們的肚子還能讓我們心情愉快起來。瑪麗的爸爸給茶包貼標籤,於是跟她的同學說可以隨便從她要茶包,多少都行。孩子的心思是單純,以為這樣就會受歡迎,就會交道朋友。瑪麗希望爸爸能陪陪她而不是總和那些自做的鳥兒在一起,瑪麗的媽媽說她是一場事故,一個人的出生為什麼會是一場事故,孩子有太多不能理解,索性不會總是去關注。(父親總跟他的手工一起,母親一直覺得她是個意外——如此的家庭環境)她喜歡一個動畫片,就自己用零碎做動畫片裡的人物,作為朋友。

每個人都可能會覺得孤單,哪怕年齡還小不足以理解什麼是孤單。家庭缺少溫暖,又因為自己的性格和外表在同齡人中不受歡迎,總是遭到戲弄。那要怎麼辦呢,就在動畫中尋找慰藉吧,簡單的溫暖的合乎邏輯的動畫裡。

片中提到了瑪麗的外公,喜歡冬泳,「破冰者們在冬泳中感受生命」,感受生命?怎麼感受,什麼算感受?失敗的苦澀中算是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嗎?還是躍居高峰的成就感中體會生命的喜悅?又或者在困境中堅持證明生命的殘酷和艱難?

這些都不算,情緒化的產物總會一閃而過。想起去北京的第二天清晨,躊躇著不想出門,對朋友說「我害怕」。是的,想到外面天寒地凍,很清晰冷靜的恐懼,是對自然的敬畏。朋友說「冬天就是回家」。這要如何理解呢,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喚起對造化的諳服,因敬畏而出肅穆篤信甚至臣服。正如無論什麼人種,他們的祖先都會經歷祭拜自然祭拜神,宗教的興起甚至早於語言和文字。它是人類所謂不同的一個標誌之一,用固定的儀式內心的虔誠表達對養育自己又苛求自己環境的臣服。敬畏和恐懼是需要的,不管人類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不僅是因為它永遠都不可能真正與自然抗衡(在災害瘟疫人類面前顯露出的無力),更因為它是一種天然而長遠深扎於內心的束縛力。人很難時時做到自控,那麼就需要這樣一個先驗天然的存在約束拷問和審判,在每個人心中。正是如此,「上帝死了」,信仰缺失才激起如此大的恐慌;以及在早已信仰缺失的國度(如中國),國民的品性才會那麼不堪。

自然,宗教,信仰是個可以保持人性純粹的力量,和個人的聰明無關,和集體的智慧無關。所以,覺得什麼都不信什麼都不盲目崇拜是什麼都能看透的聰明表現,這樣的想法淺薄到不值得反駁。

冬天是回家,因為寒冷我們順服了疲憊了,想要一個溫暖而美好充滿著單純關懷的,家,或者自然的懷抱。回家的情節,在每個人都會有所體現,無論個人的意志力和獨立性,也正如人到老年會趨向宗教性,也是這種情結使然。

 

瑪麗媽媽是一個看起來不太負責喜歡酗酒也許以此逃避生活的母親,又因為家裡的拮據而經常偷東西。當一個人單純時,希望很簡單,幸福很容易達到。「聞著身旁寵物雞散發的味道,聽著雨點敲打屋頂的聲音,吃著從罐子裡舀出甜絲絲的煉乳,看著自己最喜歡的動畫」,沒什麼比這更好的了。

 

到了第二節,介紹另一個主人公馬克思。開頭很有意思,一開篇便是灰暗的紐約城,與之前溫和的澳洲小鎮鮮明的對比。之前的啡色基調烘托出一個寧靜溫暖的澳洲小城,而一轉灰色的紐約則立即渲染出冰冷嚴肅陰暗的都市感覺。

在笑著自由女神和WELLCOME TO NEYORK的牌子上打出了幾個彈孔,以嘲諷的姿態點出了這個城市的動盪也許還有冷漠,接著是一個聳拉著嘴角的「自由男神」,一副無辜無奈不滿意的表情,更有趣的一個細節,乞丐的標牌寫著「HUG $50 」50美元擁抱一次麼,令人費解。不過這些都描寫都隱含了馬克思所處的環境,以及間接點出他心理問題的根源——大都市的人與人之間慣常的隔膜

 

馬克思出現了,和瑪麗喜歡一樣的動畫片,他的理由是「他們生活在一個紀律分明的社會結構里,永遠那麼和諧相處融洽,同時因為他們有許許多多的朋友」,馬克思非常厭惡無規則不守秩序,他也不理解為什麼總是有人打亂秩序,就像他們亂丟菸頭的行為。至於有許許多多的朋友,馬克思和瑪麗一樣都是孤獨的,前者是因為他的病造成的道德潔癖以及不善於揣摩和溝通,尤其在這樣一個魚龍混雜亂鬨鬨的大城市,更是常使他不知所措的感到茫然和恐懼。是的,他有理解障礙,不管對方的表情心思,還是複雜的世界。他是因精神障礙保持單純不被同化的異類(就像他不懂得調情一樣),又因純粹而孤獨著。

 

「亨利(MAX的寵物魚)的死打亂了馬克思的生活規律,生活的均衡狀態被破壞了,他必須馬上去買一條」這表明了秩序井井有條對於MAX的重要,當然也是因為他的病。畫面一轉到瑪麗,無聊中翻起一通電話本,只有孩子才有的天真念那些有趣的名字,突然決定要交個筆友,鎖定在MAX,兩個人的故事就此開始了:

 

瑪麗用稚嫩的口吻寫了一封信寄到大洋彼岸的另一邊的MAX,MAX「然後就像以前面對新事物和壓力時一樣的心神不定,行為錯亂,馬克思脆弱的自我存在感又一次受到衝擊」對於一個長久不與人溝通,無法理解除語言之外表達的人來說,朋友既是充滿誘惑又是新鮮令人恐慌的,MAX最終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回了一封信。交流的願望一旦決堤就像洪水一樣卷蓋著一個人的熱情真誠噴湧出去,從MAX瘋狂的打字速度可以看出來,那一刻他心情多麼激動還有小小的興奮。在給MARRY的回信中我們不也不難發現這位四十歲單身男性的單純可愛之處,有一個很有宗教意味的回答解決了MARRY美國小孩是從哪裡來的問題。信中也寫出了自己的童年,用平靜的語調敘述著悲慘,和母親一起糟遺棄,母親繼而自殺。對於這些不幸,包括作為一個猶太小孩遭到的歧視,在MAX心裡造成的創傷他沒有直接表述,但是他的暴食症也許正是由此產生。理解障礙,父母雙亡,對於未知環境的恐懼和無助感,MAX獨自承受著,他沒有朋友,於是就在食物中尋找慰藉尋找安全感,代替他空缺的一切關懷,包括虛擬了一個看不見的沃爾利先生作為朋友——他只是做在角落裡不說話,這就夠了。如此也可以看出MAX的要求多麼簡單,但是儘管如此,這個社會,周圍人也沒有,願意試著去理解他們,去真正意義上傾聽幫助他們。

 

MAX作為猶太人,小的時候信奉上帝。當他讀過很多書後放棄了信仰,也毋寧說經歷如此多之後懷疑了上帝的存在。「人們相信上帝是因為他無所不知。」那麼是否當人類洞察一切之後就可以放棄上帝呢?MAX也許也是應了那句話,用知識武裝頭腦,知識本身具有的條理性也正合他的病。「人生痛苦讀書始」但也有可能是由自身命運的悲壯,感受的痛苦在書中尋求解答,情感的無所依託溝通的缺失,使書籍成為MAX唯一的寄託和宣洩出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