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做小妖精

2009-11-08 20:12:01

我們都一樣,被咬掉一口的蘋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說飛屋是主旋律的話,那M&M則是賈樟柯的作品了。

整部片子是泥塑人偶的傳統動畫片,像我們小時候看的那種,動作從來不連貫,人物看上去相當笨拙,思考的時間相當長,然後就是小腿小手巴拉巴拉得快進動作。正好暗合了兩個主人公的性格。
MARY是個住在澳洲的8歲小女孩,因為額頭上的胎記被同學排除,父母也忽視她。MAX是個有心理疾病的胖子。
MARY很苦悶,從電話簿上找到住在紐約的MAX地址給他寫信,問美國的小孩是哪裡來的。這麼一來二去,兩人算是成了筆友。MAX也是個沒有朋友的人,兩個需要溫暖的人,就這樣非常簡單的交心著,共同抵抗著這個冰冷的世界。
當一個人成為你的精神支柱後,會怎麼樣呢?我們的MARY變漂亮,考上了大學,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當然也是為了MAX),嫁給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一切看似完美。當她告訴MAX要發表關於研究他的著作時,MAX憤怒得不知道怎麼表達,最後非常簡潔也非常直接的寄給MARY打字機上的M。個人很喜歡這段,很好的表現了MAX的憤怒與不善表達。這也是MAX唯一一次的憤怒。其餘時間裡都是恐懼,對陌生來信的恐懼,對過去不幸遭遇的恐懼。他的絕交讓MARY很內疚,把發表取消,自毀前程。最後不得不靠喝酒來麻痹自己。一如她的媽媽。她的丈夫也離開了她(找他的筆友結婚去了),最後她想到了自殺(都沒辦法危機干預)。而此時,MAX中了大獎,在完成了人生三大願望中的二個之後,他想到了他曾經的真正的朋友,他寄給她一箱玩偶,並原諒了她。她也因此被這個包裹救下。
又過了一年,MARY攢夠錢,帶著孩子去紐約找MAX,而他,安詳的辭世了。
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婚外情(我說的是持續很久的那種)這麼多,那些情人,成為了配偶以外的更強大的精神支柱吧。

劇透完畢。


M&M都是平凡得再平凡不過的人。MAX安慰MARY說:
——我得了X症,但是我挺喜歡做病人的。
——愛一個人,就是包括要愛他的缺點,他的全部。
——自己要先愛自己。

我覺得MAX的心態還挺健康的。雖然他總是在焦慮,但他總是不停在嘗試,新的工作,減肥小組等等。難得的是,他願意將自己的人生經驗與MARY分享,不故作高深,不迴避傷痛。幫助MARY長大的同時,也治癒著自己。而這一切的源頭是,不設防的真誠。這個是童話吧,在人人都希望找到別人人性軟點的現實中,哪裡還有不設防的真誠的朋友,把自己所有的缺點,弱點都暴露出來,那可以是致命的啊。要對這個社會抱有多大的善意,才會相信別人也是善良的,如此才能把心底的種種告訴一個陌生人。是心理壁壘都築得太高了吧。也許正因為MARY是8歲的小女孩,而不是減肥小組裡那個眼皮抽筋的女人。MAX很有意思,不知道怎麼表達情感,不知道該擺出什麼表情,不會苦。MARY為此還寄給他一瓶眼淚。要用一本表情書來做指南。但是他內心在笑啊。這是MARY說的。小孩都是哲學家吧。

一邊寫影評一邊回想情節,想到最後的結局,MAX安詳得望著天花板上貼滿的MARY的來信,眼淚就止不住得流。難過,不只是為MAX,那是為了誰呢?我從來沒想明白過。

看完電影,好想找個筆友啊~~~

PS.原來,每部電影,每本書,都在告訴我們,自己是怎樣的人。
PPS.看完這部電影,有多少人會願意將心底的秘密告訴自己周圍的人,而不是老死不相往來的陌生網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