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

窃听风暴/他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

8.4 / 411,922人    137分鐘

導演: 賀克唐納斯馬克
編劇: 賀克唐納斯馬克
演員: 烏爾里希‧穆埃 沙巴斯帝安庫克 歐路奇圖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羽貫眾

2009-11-10 19:05:03

迷誤在人性之中——浮淺之作《竊聽風暴》


影片唯一深刻的地方是結尾時,漢普部長對德萊曼說,圍牆倒掉以後你們就再也寫不出東西,因為沒有目標可以反對。新德國有什麼好寫。這的確是東德以及前社會主義國家作家們的普遍狀態。這些人在社會主義時期衣食無憂,卻空想著自由來臨之際自己可以寫出多麼偉大的作品,但當所謂「自由」真的來臨的時候,他們卻什麼也寫不出來了。

這一現象本身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但影片卻在這裡輕輕的滑了過去。它讓德萊曼在舊資料中看到竊聽者對自己的幫助,讓他看到所謂「人性」在強大的體製麵前頑強生長,他終於找到了靈感,寫出了新的著作。

「人性」就是影片歌頌的對象,它讓竊聽者在執行任務是同情德萊曼一家,悄悄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躲過一劫。它也讓德萊曼在心灰意冷之後重新找到創作的靈感。在影片的敘述中,似乎社會主義體制也是因為壓制人性而最終分崩離析。按照這樣的邏輯,社會主義真是不可救藥,而只有帶給東德人民「自由」的西德,或資本主義才是「人性」回歸的表徵。

難道事情真是這樣的嗎?我相信竊聽這樣的事情確實在東德發生過。但我想要強調的是這樣的事發生在冷戰陣營的兩邊,而不僅僅發生在社會主義陣營。幹這樣的事,中央情報局可能比東德秘密警察幹得更漂亮更先進。

然而正像我們在冷戰結束後的螢幕上看到的,所有的對人民的迫害都發生在原社會主義國家或第三世界國家。而那些迫害人民的行為卻都因為所謂「人性」而歸於失敗。影片《竊聽風暴》也加入到這種審判冷戰失敗者的行列中。以「人性」的名義對社會主義進行審判。

在某種意義上,這樣的審批是缺少被告人的審判,也是最為安全、最為無恥的審判。這種浮淺的審判可以輕易賺取觀眾的認同,卻放棄了對我們身處時代的深入思考。相對於簡單的批判社會主義不好,可能更值得我們關心的是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對剝削制度的反叛為何陷入另一種形式的剝削。而面對這種對剝削制度反叛的失敗,我們是應該向剝削制度妥協,還是應該重新整理行裝,再度出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