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過客

2009-11-12 07:21:31

高達的預言已成真


同一天,於尚盧高達的回顧展看了三套作品,包括《激情》、《芳名卡門》及《偵探》。

三套之中,最有驚艷感的是《芳名卡門》。法國新浪潮導演中,梅維爾及高達分別走向極端—前者將類型片元素發揮極致,將犯罪題材推到一個後人難以望其項背的高峰;後者走的是反方向的路,為的是拋開類型的框框,將光影重新定義,為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觀影思維。

高達的電影,除了衝破既有的類型框框,而且往往是以電影說電影,表現出對光影的堅持與熱情。《芳名卡門》如《索多瑪120天》般將名著《卡門》作現代演繹,然而,卡門的性感與危險的氣息並非真正重點—即使有關她的篇幅最多。電影借黑色電影的軀殼,引申為導演對世人踐踏電影的批判與吶喊。

卡門不僅僅是「黑色女人」,而且是社會虛浮的價值觀的化身。「她」就如俗不可耐的大千世界一樣,美麗卻空洞,而且「她」踐踏文藝,只崇尚物質生活。卡門利用了導演(由尚盧高達親自演出)對電影的熱情,去從事齷齪的犯罪勾當—就如商業價值觀利用電影作踏板一般,商業化的電影將光影扼殺,以虛浮的迷霧蒙蔽了觀眾的雙眼,使觀眾漸漸忘卻了光影存在的意義,更可悲可恨的是人們也逐漸失去了判斷力及鑑賞力。

因此,導演借影片表達了對世道的絕望及逃避的態度。電影不時穿插樂手演奏貝多芬的樂章,加上高達作了將「自己」困在瘋人院(或是療養院)的設定,猶如一種絕望的抗議:為了電影,為了文藝,我寧可不被世俗理解,寧可放棄眾人沉溺的聲色犬馬,也要作至死方休的一個人的抗戰。片中的警衛像是迷失卻不自知的芸芸眾生,被卡門迷惑。高達對世道還有期許,所以他最後安排了警衛的醒覺,安排了那打死卡門的一槍。

影片問世二十六年後放在當下有沒有意義?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絕對強大。數十年前,新浪潮衝擊了世界的電影史,令光影發光發熱。今天,好電影愈來愈少,「卡門」般的電影愈來愈多—大而無當,蠶食心靈,卻顛倒眾生,令眾生沉淪。高達是有前瞻性的,他了解到電影最終會失去了本來的輪廓,而他自己亦會被遺忘被誤解。今時今日,談起「我最喜愛的電影」,觀眾會滔滔不絕那些「鉅作」,卻未必會再提真正的經典,或者從未看過一套經典,甚至從未聽過一套經典。

高達的預言成了真實,這是一個光影黯淡並失去了原有輪廓的年代。要一窺光影的原貌,可能只有仰望久遠的年代才可以。影迷生於這個年代,註定活在遺憾之中。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