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9-11-12 22:56:06

瑪莉 and Max:孤獨之歌(P.S. 友誼長存。P.P.S. 孤獨萬歲。P.P.P.S. 勇敢生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到海報時,心中的感覺良好,覺得瑪莉 and Max應該是部好動畫。但是,沒想到會那麼的好。精美細緻的畫面,悠揚動聽的配樂,更可貴的是,它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劇終時,一陣雞皮疙瘩。當 瑪莉坐到Max的身邊,共抬頭望向天花板,我終於明白為什麼Max仰首而終,猶帶笑意,那剎那我感動得一塌糊塗。從此我的「感動的電影瞬間」,又添一筆。雖是黏土動畫,這卻是部不折不扣的成人動畫。我懷疑會有小孩喜歡它。管他呢,我歡喜就好。

這部動畫是獻給孤獨的,而孤獨於我並不陌生。人為什麼會孤獨呢?我想因為人是感情豐富的群居動物吧。誰說狼是孤獨的?我覺得這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而己,因為在狼族的情感世界裡可能沒有孤獨這種情感。說狼孤獨,只是人類的情感投射,而真正孤獨的是人類。我們都渴望得到關懷與愛撫,所以都為這種渴望感到孤獨。有人說孤獨是可恥的,而這對一些人來說那是對生命的詛咒。因為他們的性格里有著怎麼也不可磨滅的缺陷,所以只能可恥地生活著。有些東西不是他們想要的,但是是他們不能不要亦無力丟棄的。瑪莉和Max是動畫中的主人公,他們同樣孤獨,但卻因這道孤獨而締結了一生的友誼。

在正常人的眼中,Max不是正常人。但在Max的眼中,身邊的人一點都不正常。他們亂丟垃圾,隨意對待男女關係,所以,他無法了解那些不正常的人憑什麼說他不正常,而這成了永遠的錯位。他也想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正常」一點,但悲劇是他的腦子裡總是少了那麼一根筋,無法分辨變幻莫測的人情世故中什麼應該什麼做不應該做。悲劇是他的腦子裡總是那麼一根筋,只憑著自己的價值判斷與意願與「人」交涉,而不知什麼是圓滑與變通。大部份的人都自私自我的,對超出常情的事物總落入慌亂與恐懼之中,進而產生防備,衍生敵意,然後以正義或自衛為名貫徹暴力。於是,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受傷,甚至被囚禁起來,被剝奪了自由的權利。人們對於人情世故一竅不通的他築起了一道無形的牆,無視他的善良。人們熙熙攘攘地追逐繁華,誰又在乎在繁華之外的生死,更遑論他的寂寞?

知不知道孤獨的滋味?人生而是群居的,但,世界上有些人是無法溶入社會的。是他過於驕傲,抑或是過於理想主義?他永遠無法了解與原諒身邊的人的不道德與輕蔑,而別人也同樣無法了解他的孤僻與偏執。於是,他的世界永遠有一道無法修補的裂隙,而他的靈魂是易碎與不可觸碰的,敏感而易怒。如果你嘗試去接觸他,結果不是毀了他,就是毀了你自己。他是孤獨國的國王,太過接近人,他會瘋狂,會傷人。Max就是這樣的人。但瑪莉偏偏碰上Max,以一種機遇的方式,卻連上了一生一世的命運。相識本是無意,無意卻認真了今生。是孽,是緣?也許命運真的化作了掌心,扭纏糾結,痛並快樂,愛恨相生。人生也許根本就不是自由的,遇上誰愛上誰從來都身不由己情不自禁,冥冥中誰在擲著骰子?

瑪莉 來自一個缺乏溫暖與關愛的家庭。她的媽媽酗酒,爸爸則彷彿都不在她身邊。加上她頭上有一塊胎痣,這一切造就了她深深的自卑。她的讀書成績似乎很好,但她沒有朋友,而且總是成為被嘲弄的對象。所以,她成天躲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並一直希望嫁給鄰家的男孩。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自卑的情感,而自卑是就孤獨的來源。過多的自卑,會日復一日地折磨一個人的心靈,而一個悲劇的可能是,那人以為擁有了或擺脫了某種東西,自卑便會自動消失。當他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時,迎接他的將是一個不見底的深淵。正如瑪莉以為她的胎痣是她自卑的根源,所以營營役役費盡心機地想除去它。當她發現原來有沒有那胎痣,她喜歡的男孩都無視於她時,她的世界崩析了,並且懊悔不已。真正的自信是發自內心的,不管一個人的外在變得怎樣,如果缺乏內心的信仰,他所作的努力只會成為媚俗的行為或獻醜的化妝,讓人更瞧不起他。如此的自信猶如美麗的七彩氣泡,一刺就破碎得無影無蹤。只有真正相信自己,摒棄旁人投注的眼光而活出自己,美麗才會散發出來,如後來瑪莉在學術上尋回了自己那般。

故事中多有涉及死亡之處,皆以荒誕無稽的黑色幽默待之。瑪莉的父親有了天底下所有的時間去釣魚,卻被海捲去,屍骨無尋;瑪莉的母親舉杯消愁而醉飲毒液;Max給了鄰居的老太婆銀子,老太婆拿去整容尋刺激,結果被飛機撞死;Max也在可能的美好發生之前猝別;死亡往往在一個人最得意之時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降臨,貫徹了「福兮禍所倚」的哲學思路。最令我心情激動難伏的是動畫中在瑪莉自殺時放入了「Que Sera Sera」作為插曲,那種冰火兩重天的反差,讓人心裡如打翻了醬料而五味雜陳。人總在小時候對未來充滿了美麗幻想,渴望能快高長大,到後來只能覺悟幼椎的夢想在現實冰冷的巨輪下被反覆輾壓,千瘡百孔,目不忍睹。有人選擇了遺忘,有人選擇了緬懷,有人痛苦不堪而選擇了結束。我從來沒有深思過這首歌的歌詞,直到這動畫中唱出「Que Sera Sera,whatever will be will be」,才聽到這首歌的美麗。

瑪莉 與Max總是在信末用「P.S.」、「P.P.S.」和「P.P.P.S.」,這個細節的處理讓我頗為動容。如此安排帶出了一種「欲語還休,依依不捨」的意境,仿如千言萬語,無法一次過告訴你,卻不得不終於此,只好多說一句是一句。瑪莉與Max一直都以書信交往。在等信的日子裡,期待透著失落,甜蜜滲著苦澀,這種情感是多重層次的。對今天的網路社會來說,這彷彿是一個古老的神話。如今收到的信,不是廣告就是討錢,不再讓人有所幻想。在資訊的濫觴之下,那種等待的浪漫情懷,已如昔日黃花,凋萎成泥,取而代之的是浮燥的情緒。因為習慣了急速的步伐、速食的方便,稍遇阻礙就會變得心浮氣燥。也許,在追逐的歲月裡,太多的情感是種奢侈。彈指驚雷的人生中,我其實更願意「心澹水木秀,興幽魚鳥閒」。只是這種白日夢,被高速都市的空氣秒殺了。有時,從人潮抽身,孤獨感在呼吸間就圍繞過來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