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2012--2012

/末日预言(港)/世界末日

5.8 / 397,754人    158分鐘

導演: 羅蘭艾姆立克
編劇: 羅蘭艾姆立克
演員: 約翰庫薩克 譚蒂紐頓 亞曼達彼特 伍迪哈里遜 奇維托艾吉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pencer

2009-11-14 09:14:09

尋找中國元素歸來有感


007第一集,大反派諾博士是個中國人,這部電影上映於1962年的10月5日,之後15天,中印邊境衝突爆發,4年之後,文革中的中國進一步封閉了自己,謎一般的紅色風暴自東方而起,席捲了整個世界,而那些嘶喊吼叫著的左派學生們其實並不知道當時的中國在發生著什麼。

文革過去33年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始終挑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我們就如同一個少年,有著讓人自豪的成績,也有著不可忽略的缺點,毛躁地期待著,期待著所有人都為那些成績喝彩,所有人都放過那些缺點。我們在每一部大片中尋找著中國的影子,在每一個應該有大國出現的大場面中尋找那紅色的旗幟,在每一次世介面臨奇思異想的滅頂之災時都期盼著中國的出現。我們等來的是什麼呢?是破舊野蠻如集中營一樣的監獄,是中國熊貓的美式減肥之旅,是舊式的軍服和冷酷的軍人,是揮金如土的黑幫富商,是質樸善良卻吃不飽的人民。我們是如此在意西方媒體對我們的看法,所以《參考消息》銷量甚高;我們是如此在意好萊塢鏡頭裡的中國是怎麼樣的,所以在失望後我們憤怒,我們謾罵,我們沮喪。

好像一個少年,用穿著球鞋的腳踢著街邊的垃圾桶,發洩著他看似有理卻其實無關緊要的憤怒:這一切,都是成長的煩惱而已。

何必在意好萊塢鏡頭裡的中國是什麼樣呢?不需要在隕石撞擊地球之前拉著中國也發射核彈,我們知道自己能毀滅世界;不需要讓蝙蝠俠在香港跳來跳去,我們知道自己有摩天大廈;不需要一個外國導演的感動,我們知道在2008年的5月,汶川、映秀、北川閃耀著怎樣的光輝,那光輝足以在人類不長的歷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點。不需要,其實我們從來都不需要好萊塢的肯定和西方世界的讚賞,我們有《南方週末》,有簡光洲,有盧廣,有×××,有×××(請隨意填空,只要可能被豆瓣刪除的人名都符合條件),我們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我們也有有勇氣說出這些問題的勇敢同胞。

但是——是的——沒錯,如同那個少年一樣,我們希望那肥大的校服能夠襯出自己一下子躥高了8公分的身材;我們希望那千篇一律的、人人一樣的髮型能夠有點變化;我們希望自己成為同齡人中最有魅力的那一個——尤其是和西南角那個黑乎乎的表弟相比;當然,我們最希望的是那些前輩們能夠說一句:小伙子,不錯!

哪怕那些前輩們雖然有的富可敵國,有的學富五車,卻已老眼昏花,跟不上時代,也泡不到美眉了。

少年中國啊,少年中國,當我坐在電影院中,不可免俗地費力尋找你的身影時;當你的名字出現在那張地圖上,我驚呼出聲心中暗爽時;當我和所有觀眾一樣,看到直升機上那八一星徽會心一笑時,我們都是你的一部份——你的少年心性,你的故作深沉,你的不成熟,你的早熟,你的活力,你的不完美,你的衝勁,你的不自信,你的勇敢。

好萊塢的鏡頭裡永遠不會有我們眼中的中國,我們眼中的中國只會出現在中國電影的鏡頭裡。西方媒體的筆下永遠不會有真正的中國史,中國曆史的記錄者永遠使用漢字,那漢字從前存在於史官懷中的竹簡和市井小民的傳說中,今日則被坐在電腦前的每一個你和我敲擊,那些西方記者們漏掉的每一個歡笑和每一場苦難,都被我們忠實的記錄。

所以,無需費盡去尋找「中國方舟」了,無需為那一句「只有中國能在短時間內做到」而受用無窮,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說中國「壯麗濃郁、翩翩絕世」,不是嗎?在那些白皮膚的老朽們已經爬到山頂的時候,等待著他們的只有下山的路,而攀爬未半的少年中國,抬起頭,前方是久違300年的絕頂風景。

好萊塢,不如遺忘中國吧,不當大反派,也無意成為救世主,更不想如你們鏡頭中俄羅斯的寡頭、沙特的王儲、印度的科學怪才那般臉譜化。如何編排你們的配角由你們自己高興,但真正的中國,存在在中國人當主角的電影裡。

好吧,善良的中國人民都同意了,以後俺們的災難片裡,也給你們美國人留一艘船。要減肥哦。

——瞎寫於UME華星憋尿兩個半小時之後,目睹中國電影欣欣向榮,作為影迷有感而發,BTW,拍《三體》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