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壞蛋老俞

2009-11-18 05:09:14

Full Metal Jacket or m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如果你要問我誰是這個世界上最愛嚼舌頭的人,我的回答肯定不是哪位饒舌歌手,而是《全金屬外殼》中的中士哈曼。
我承認自己不願意憎恨哈曼的理由十分蒼白,而且經不起推敲。或者可以說我缺乏德傾向性?!
哈曼戲謔一切:手下的士兵,美國政府,敵對的共產黨,甚至於上帝。他給自己的士兵取各色各樣綽號:正直善良的小丑,反應遲鈍的胖子派爾,黑人雪球,來自德州的牛仔……他刻薄的諷刺自己的士兵,動輒就十分殘暴的毆打他們,而且可以肯定他是個很徹底的馬歇爾主義者。如果以常人的是非觀念評判,哈曼應屬暴君一類。這樣說來哈曼確實一無可取,真是讓人沮喪。那麼不妨這樣假設,如果讓哈曼這個人物在巴厘島的新兵訓練生活中消失,我真的很難接受那種乏善可陳的故事狀態。他不僅令電影本身顯得充實飽滿,而重點是他是「廁所殺人事件」的推動者。如果胡謅也能被視為可取的,那哈曼可以說極盡其才,而其實真正讓我著迷的就是他的言行中所附帶的那種啟發性,應當說他是個居心叵測的傢伙,有點《Fight.Club》裡面的泰勒的味道。

我不願意把派爾的死歸罪哈曼,當然我也不會無知地認為這一切是派爾自找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才這樣認為。如果非要還原事情的本來面目,派爾在被隊友集體毆打之前溫馴得像隻任人宰割的小羊羔,之後轉變為精神病瘓兼殺人犯。不過我本身不同意派爾最後成為精神病瘓的說法,因為他就是哈曼一直努力於製造的殺人機器,他可是哈曼的得意之作啊!只不過這台機器殺死的第一個對像是哈曼,第二個是他自己罷了。

一次《星條報》編輯部會議上,洛卡特中尉在回答小醜的提問時說:「在這裡我們要刊登兩類新聞,一類是當兵的用自己津貼的一半給越南人買牙刷、防臭劑等物的事例,一類是戰鬥殺人的消息。刊登前者是為了贏得民心,刊登後者是為了贏得戰爭。」如果這裡揭示了媒體的存在價值是撇開是非問題明目張胆進行有目的的良性或者惡性誘導的話,我恐怕連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了,因為庫布里克乃至於小人物我都有打自己嘴的嫌疑。這樣我不得不提起電影中的另一個細節,越南戰場上的美國大兵一直抱怨:我們是為越南人民的自由而戰死的,而他們卻愚蠢得不知道感激。開始我一直覺得說這話的美國大兵很可笑,笑他無知。事後想來,心裡很不是味道。我寧願他們一直相信自己拋下良知跑來越南進行屠殺是為了一個崇高的口號,即使只是被欺騙著。我真的不願意遍目所及都是那個一邊對著越南平民掃射,一邊大聲叫囂:「我殺死了越共!誰企圖逃跑就是越共,誰屹立不動就是訓練精良的越共!」這樣的殺人機器。可能生命的價值用政治來衡量就是一文不值,所以即使我們把一切罪惡歸咎於政府和媒體,他們定然也是渾然不覺。

時間的先後順序並不是本片的唯一註腳,應該說導演急於呈現小丑心理狀態才是故事本身的最主要因素。我不喜歡小丑,是因為他總是動機不純地顯示自己良知未泯,一個跑到越南戰場還帶著和平標誌的美國大兵,我不知道這是為了標榜什麼?我也清楚的記得派爾被隊友們集體毆打的那晚,是他下手最狠。我猜想就算他以前真的是同情弱者派爾的話,那也是被自己的道德所強迫而致,我懷疑他有成為第二個哈曼的可能性。

還有一點,這部電影的主角不是人,是一支裝滿彈匣的M14,即「Full Metal Jacket」。可能哈曼在物化巴厘島的新兵的同時也對我也起了相同的作用?小醜的同事賴特曼在直升機上看到那個向越南平民瘋狂掃射殺人機器時會強烈地嘔吐,但是等到自己在前線殺死敵人,又是何等欣喜若狂,原來我就是賴特曼——任何人在戰爭中只是一支裝滿彈匣的M1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