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叔菜

2009-11-21 00:05:06

靈魂深處的寂寞和依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以下內容有嚴重劇透,請注意戴好防毒面具:

44歲的美國男人Max和8歲的澳洲小女孩瑪莉成為彼此依賴一生的筆友,不可思議又情理之中。

Max是一個獨居的美國中年男人,他一邊減肥,一邊大口享受著酷愛的巧克力,養著一隻獨眼貓和一條魚,非常看不慣城市裡亂扔菸頭的現象。寂寞到極致,他甚至虛構了一個總是在房子的一角坐著的夥伴。醫生說,他有某些精神疾病

瑪莉是一個額頭上長著一塊巧克力色胎記,並有些雀斑的美國女孩,總是被同學捉弄,生活被無趣和苦悶充塞。於是她隨便挑了一個美國男人,寄去了一封信和她鍾愛的巧克力作為禮物。

於是,兩個從未見過面、甚至年齡相差懸殊的、寂寞到骨子裡的人,通過一封又一封的信,將對方當成了自己心靈的支柱。

因為Max的緣故,瑪莉上大學的時候,選擇了精神性疾病的研究。大學畢業後,瑪莉嫁給了從小就喜歡的一個男人,而Max買了很多年的彩票後,終於中了獎,於是買了一屋子的巧克力,並繼續在減肥和精神疾病治療。

瑪莉沉浸在美好的婚姻生活當中,事業上也取得了成功:她以Max為案例寫的研究精神疾病的書非常受歡迎。瑪莉興奮地給Max郵去了自己的書,並說準備去看他,並讓他分享一半的稿費。

然而,Max收到書以後,認為這件事是對他的背叛,他被嚴重的傷害了,認為自己的心被扔進了洗衣機。憤怒地用打字機打了回信後,Max又扔掉了信紙,然後從打字機上摳下了字母「M」寄了過去。

正準備出發的瑪莉收到信後,瞬間就被擊垮,完全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給Max寄去了一個寫著「I』m sorry!」的圓筒後,整天酗酒,墮入了無盡的黑暗當中。

瑪莉的老公眼見無法挽救日益墮落的瑪莉,最終選擇拋棄了她,去找了紐西蘭的一個筆友。瑪莉終於失去了全部的希望,在決定自殺的時候,收到了Max裝著他所有模型收藏、代表著原諒的箱子。

Max在信里說: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並不是完美無暇而我也是,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我年輕時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自己,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說我必需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份然而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潔,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樣,但是沒有我的這麼多裂縫。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瑪莉和她患有多年恐懼症的鄰居一樣,終於走了出來。她帶著孩子去美國看望Max,然而Max已經在當天早晨去世了。

瑪莉看著這個和她神交20年的男人,安詳地躺在椅子上,旁邊放著因為瑪莉而愛上的煉乳,窗台邊放著那台打字機,而對面是貼了一牆壁的瑪莉的來信和她的照片…..

連我自己都沒有察覺,原來你已成為我的全部!

 

這部粘土動畫畫面非常精緻,每一幀都感覺像是用單眼相機精心拍攝。主色調為黑白兩色,渲染了影片要表達的沉重主題。

寂寞的情緒,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過量的寂寞,我們需要用「愛」來中和。這樣的主題顯然兒童無法理解,也不適合去理解,國外的有文章云:Certain to traumatize children (and even some adults)。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Max和一個瑪莉吧--童年時,渴望救助和守護的自己;成年後,徬徨而無所適從的自己。

 

除了寂寞和愛,影片表達了更多:關於人生,關於諒解等等

影片開始的進程稍顯沉悶,但是到後半部煽情厲害,尤其是最後一幕,感人至深。所以,四星吧。

澳洲的出品,imdb上評分很高,在世界各地都廣受好評。原來除了迪斯尼、Pixar和宮崎駿,其他地方也能出好動畫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