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暮光之城2:新月--The Twilight Saga: New Moon

暮光之城新月/暮色新月/吸血新世纪新月传奇(港)

4.8 / 300,649人    130分鐘

導演: 克里斯魏茲
編劇: 史蒂芬妮梅爾 梅利莎羅森堡
演員: 克莉絲汀史都華 羅伯派汀森 泰勒洛特 艾希莉葛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小農

2009-11-26 02:24:19

《暮光之城-新月》-愛就要在一起



   《新月》依然依附於原著的脈搏律動,雖然用盡120分鐘,原著中的個別細節及著重突出的個性人物未能完美盡現。但在我看來,以克里斯.韋茲一向不分主次,暈人為標識的做派,讓他講暮光二部,除了爭議,也有一絲等熱鬧瞧的期待。客觀地說,雖不深刻,但還是比較尊重原著的。

   對克里斯.韋茲來說,能鬆一口氣了,沒得到凱薩琳.哈德威克的禮遇,至少以男性的視角為影片補充了陽剛氣。有人被雷得哭笑不得,但還會買票進影院看,這就是令人滿意的結果。我用了N久接收文件,又花費了兩個小時滿足好奇心,接下來有了去影院再看一遍的計劃,這就是所謂口水電影的炫麗泡沫產生的效應。

  《新月》沒想用嚴絲合縫的故事展現「成熟」耐打量的氣質,所以不好在它單純的青春臉龐上苛求內涵與風韻。權當自己被變回到了十七八九的一枝花,在灑滿銀光的暮色大地幽會,在綠蔭籠罩的芳草地攜手奔跑。

   趙詠華唱到,「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即使斗轉星移,海枯石爛,我們都祈福不變的真情永遠牽著兩顆心。或許這是凡人的情歌,只要心不變,歌就能唱到老。問題是,人與吸血鬼的愛情要如何一起變老?

   畫面鋪開,貝拉看到了年老時的自己,那時愛德華依然年輕俊朗,幸虧是場噩夢。也是全篇的一句潛台詞,貝拉愈發深愛愛德華,她愈發恐懼「凡人」的身份,讓自己成為吸血鬼成了最需解決的問題。這是貝拉的心事,同樣也是愛德華的秘密。否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不會深入到愛德華的身體裡,激起那顆不會跳動的心無限的哀愁。如果貝拉先愛德華死去,那麼他也會放棄吸血鬼無限的生命,奔愛而去。愛情在開場後,貝拉與愛德華第一次在心底里為愛盟誓,周圍的一切變得更冷、更暗、更孤獨。

   貝拉生日那天,在卡倫醫生家慶生。賈斯帕的失控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引子,這對愛德華來說是個問題,但不足以讓他退縮。讓孤獨無助的壞吸血鬼維多利亞藏在故事裡,是不錯的編排。一條明線,卻在暗中作梗,引出誤會與矛盾,無論是出於為夫報仇的動機,還是替愛德華的隱身找個理由,都合情合理。情節上,她跳入大海的那一幕,很炫,至於在林中與雅各布的對博,只能算眨眼間露臉。

   從愛德華退去後,整個一個小時就成了雅各布的專場。這60多分鐘一直散發著曖昧與憂傷的氣味。若沒有暮光的第三部、第四部,沒人懷疑雅各布對貝拉的愛慕。因為有了後續,對所有罩在雅各布身上的情調只能歸於衝動與懵懂了,還有就是他本能意識里對貝拉這個未來岳母的關愛。其實,本片的巧妙之處也在這兒,考驗有情人的忠誠度,同時費勁心思刻畫了愛德華之外的另一優質偶像。事實證明,這招很管用,雅各布的粉絲在暴漲,深邃的狼眼,性感的腹肌,忠誠不二的個性,一個女人一生得一這樣的小跟班足矣。相對於原著,用在雅各布身上的筆墨不算多,這在螢幕內也算做了補償。

   一直喜歡貝拉的邁克同學約貝拉看電影,雅各布、邁克、貝拉同行。坐在座位上,兩男生相同的手勢拍出了輕鬆而又富有深意的幽默。貝拉不會選擇同為人類的邁克,她也不會投向野性十足的狼族,這是貝拉能夠信守愛情的信號。而對應愛德華的忠誠,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戲劇故事做模版雖有點老掉牙,但也說得過去。

   羅莎莉終究是要闖禍的,不過這禍闖得不錯。考驗了愛德華,又為兩情人的相聚找到了機會。愛德華得知貝拉已死,決定了結自己。貝拉隨愛麗絲跑到義大利去救愛德華,這段過度得太快,但看看時間,也理解導演的霹靂手。前面「思」與「想」的確浪費了很多膠片,後頭沒得奢華了。

   至於結果,當然是一番「淡定」的衝突,一切歸於平靜。轉身離去的雅各布算得上是有味道的煽情,愛麗絲預見未來的影像中,貝拉與愛德華的雙宿雙飛,咦….真的有點酸,不過年輕人的愛情都是酸酸的檸檬味兒,所以能理解。

   有個不知所云的是貝拉扇保羅的那一掌,保羅介意身份暴露這太正常了,貝拉玩功夫,知道她這是為後面的故事鋪墊,但怎麼看都覺得這一掌突兀。還有最後想戳戳帕丁森的痛,這《新月》好像跟他沒關係一樣。愛德華實在是太低調了,聽聽,到處在說不愛穿衣服的狼族。這一局,吸血鬼明顯沒PK過狼族。而且,戲外帕丁森又傳出與斯圖爾特分手的消息,簡直要用黯淡孤獨的宣傳效果把他冷落到底。《暮光之城3月食》估計也是他的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