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09-11-26 06:02:25

思想的解放,自我的解放...解脫.............





《春風化雨》



  《死亡詩社》故事發生在1959年的威爾頓預備學院,表現美國60年代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僅單調而且束縛了思想。這片子讓人感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像徵著束縛與壓抑的現實中世界,另一個是充滿了自由與激情的夢想的世界。事實上,威爾頓預備學院中充斥著陳腐和壓抑,但仍可以從影片中看到校園的新生與激情,讓人們的生活充滿了自由與夢想。
  鏡頭從一幅穿著西裝革領的幾個學生的畫搖下來到一個10來歲的孩子身上,一位母親給孩子記著領帶,遵從著長輩的話,沒有自主的權利。影片進行到一分三十秒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們的旗上繡著tradition(傳統),這已經為故事的進行做了最大的鋪墊,而整部影片就是圍繞著孩子們找尋思想自由和傳統教育模式之間的矛盾來敘事的。當一群學生舉著旗幟走出門時,是第十一個鏡頭出現了全片的第一個全景,配以嘹亮的愛爾蘭風笛聲。畫面剛好有目的的帶到最前面的那幅畫,可以說是大人的地位或是老師在這些學生心中必要的地位是神聖的,要受到當時人們的尊敬。開學典禮結束後畫面再次出現那個10來歲的孩子,在父母的勸說下止住眼淚去做一件早已安排且並不願意去做的事。
        開篇前牧師不斷告誡拿著知識之光的人重複行走的步驟---永遠都是一層不變、乏味束縛。開學典禮中的校訓:傳統、紀律、榮譽、卓越。學校禮堂雖然莊嚴,但學生們全是死氣沉沉。但校長在演講時他們的叛逆,生命力還是從他們的眼睛裡洩漏了出來,不僅單調而且甚至束縛了他們的思想。
        影片的五分三十秒開始,轉入了宿舍的場景,通過幾個同學的對話,表現出每個人物的性格和之間微妙的關係。同學們將學校賴以生存的四大支柱—「傳統、紀律、榮譽、卓越」說成了「嘲弄、恐怖、頹廢、排泄」,以此來表現他們對學校古板頑固校風和學習氛圍的不滿。
        影片在這開局中可以分為兩個場景,禮堂和宿舍內,這兩個場景巧妙的交代了兩個關係,禮堂的新生大會交代了人物與環境的關係,宿舍內的場景又構建了人物之間的關係。這兩種關係表現的方式又有所不同;開學典禮的是朝氣蓬勃的學生和一所古樸古板的學校之間的關係,是通過開學典禮這個事件所表現的。影片前13個鏡頭都是較快速分切的特寫或近景鏡頭,都是為開學典禮所做的準備的鏡頭,這使影片的節奏一下提得很高。隨敘事交代背景、展現關係。另種是表現影片背景和關係的方式就是通過人物的對話來達到的。
        影片9分40秒的開局,由103個鏡頭組成,其中80%為特寫或近景鏡頭。影片的開局對人物表情的描寫是濃墨重彩的。通過典禮中反覆出現的人物動作和表情,營造出學校所特有的嚴肅呆板的氣氛。開學典禮的過程是有條不紊,充滿了嚴肅的氣氛,鏡頭也是在近景和全景之間來回扯動,近景鏡頭時而展現講話的校長,其又有表現台下觀眾的表情和一舉一動的鏡頭,其中有很多是主要的幾個角色的近景鏡頭,使在形象上對主角有了一個先入為主的認識。典禮結束,人物開始走動,鏡頭也不像之前一樣固定,隨之運動起來,出現了少量的「搖」。通過人物和鏡頭的綜合運動,起到了一個良好的互動效果,因之後的場景也是固定為主,所以起到了良好的過渡和緩解的效果。劇情發展到宿舍內部階段,鏡頭語言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精闢的對話,尤其是尼爾和父親的對話與爭執,為影片後面的高潮留下了巨大的伏筆。
        而尼爾是個熱情而敏感的男孩,嚮往著能在舞台上表演,但他的父親卻從不願意去了解兒子的想法,只是按照中產階級的主流觀念,為他安排了固定的前程。暑假原本是和朋友們一樣過著輕鬆地日子,但他的父親卻讓他上了暑假學校補習化學,讓他超前進度。在宿舍,尼爾的父親找他,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在同學面前再一次為尼爾做主辭去了校刊社的活動,只因為是尼爾的課外活動過多。蔑殺了尼爾的理想,而公開與父親頂嘴,卻被父親警示自己『別在公開場合與我爭辯』,此時的父親只是想到自己的尊嚴完全沒有顧及到兒子以在同學面前沒有了尊嚴,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要求兒子走他設計好的路,並得按照他父親的話做。尼爾還是無奈與卑微的遵從沒有反駁,喪失了青春原有的夢想,做著不是自己想做的事。
        鐘聲響起,新學期開始。在秋野上,黑壓壓的鳥群驚飛的場景。群鳥在一瞬間飛起,其漫天之勢宛如一股掙紮著奮起的力量,渴望不計代價不計後果的飛翔。它們撲翅的聲響驚起秋野廣袤的寧靜,即使是短暫的,但也讓這個世界聽到了它們的聲音。就像在它們的影子中投射出----憂鬱,狂野,充滿夢想的尼爾;叛逆,不羈的查理;膽小,內心卻無比澎湃的托德;和他們一樣無數年輕的生命從這裡起飛。感受撲動的雙翅,分明在昭示,它們不屬於這條條框框的地面,而應該去擁抱那高高的天空,感受希望、自由與理想。
        在課堂上,老師們上著課而一些學生的無精打采、昏昏欲睡以及偷吃零食。陶德也是其中一位極為自卑的人。這一些類的表現直到來了一位新英文老師約翰·基廷而改變了。陶德一直生活在「優秀畢業生」哥哥的陰影中,所有人都要求他像哥哥一樣優秀,卻沒有人在意他的感受,了解他的自卑,關心他的願望。但基廷老師在關注他,關心這個坐在第一排的安靜男孩。他知道陶德害怕寫詩,更害怕當眾朗誦,但他偏偏讓陶德上講台朗誦。在基廷老師引導下,這個羞怯的陶德竟然迸發出從未有的激情。他在課堂上的即興創作令他自己無比震驚,也為他贏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
        約翰·基廷一位不同尋常的教師,有著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方法,他讓學生撕掉學院式的教條講義,向他們展現詩中的美、愛情和生命的意義;他站在講桌上,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他帶著學生在庭院中踏步,體會「堅持個性」時要經受多大壓力,要求他們學會獨立思考;他以詩為媒介,告訴學生,作為人類的一員,不管我們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保持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基廷老師他是在用獨特的方式引導學生欣賞詩的美麗,理解生命的豐富多彩,發掘學生「內心極珍貴的東西」。基廷老師的獨特個性和熱情,深深地吸引了這幫年輕人。學生們喜歡他,找出他當年的學籍資料傳看,甚至悄悄地模仿他,復活了基廷學生時代加入過的『死亡詩社』,深夜在山洞中打著手電誦讀詩篇。達頓在「威爾頓榮耀」上登出一篇未經許可的文章,又在大會上以接到上帝的電話『威爾頓該讓女孩子入學』,也說明是他還是敢承認自己犯下的錯。達頓在想辦法突破限制,突破規則。在校長辦公室懲罰前達頓那種不恭嬉笑與不削的表情正是叛逆與狂野。
        尼爾違背了父親的話還是參加了演出,在宿舍中與父親爭吵起來「不需你頂嘴」,完全讓尼爾喪失說話的權利,失去自我的夢想。父親其中還是在顧及自己的面子逼自己的兒子提出劇團,不顧及尼爾的想法。甚至提到「是誰慫恿你這樣做的?是你的新老師基廷老師嗎?」再次為下面發生的埋下伏筆。尼爾違背了父親決定在舞台上的表演,並且很精彩,但還是不能打動他父親的心。
        尼爾家這一段使影片有了巨大的轉折,尼爾為爭取自由和理想而自殺為全片的高潮。這段由五十三個鏡頭組成,基本都是尼爾家裡,在尼爾與父母爭吵的階段,影片以表現人物的語言為主,加以表現人物的表情,所以這段的鏡頭以近景為主,輔以中景照顧環境和表現三人同時的狀態。近景鏡頭給到衝突的兩端尼爾和他的父親,尼爾母親的鏡頭很少,由此可以表現出其不高的家庭地位,這正是一個古板頑固的家庭所特有的生活狀態。爭吵最終以尼爾的妥協為結束,這一點很像開頭尼爾與其父親的爭執一樣。這段第二十七個鏡頭本來是一個中景鏡頭,表現的是尼爾父親上床睡覺的動作,然後鏡頭下搖,最終定格在尼爾父親的鞋上。第28個鏡頭又是一個對尼爾床上衣物的特寫,兩個特寫不僅將鏡頭和事件聯繫起來----古板頑固的家庭生活狀態。影片進入尼爾自殺開始,導演一開始就用光來打出牆上尼爾的背景,詭異的表現出悲劇的發生,草帽在旁邊代表著理想,尼爾在窗前帶上草帽仍然是充滿著理想,渴望實現自己理想。音樂的運用也是很沉低與偶爾的刺耳音階,表現的很詭異,帶有恐懼。兩極鏡頭的運用就佔據了主要地位,中遠景表現動作和環境,特寫顯示細節事物。尼爾自殺沒有出現一滴血,也沒有槍聲就是一個表面化的鏡頭一直從特寫慢慢往回拉成全景鏡頭,就將人生命的毀滅表現出來。尼爾的父親行動自然運用中景為主,發現尼爾的死亡也只是簡單的以一縷青煙,一把槍,一隻手來代替,整個高潮的頂點就是最後的升格鏡頭,情緒到了頂點,悔恨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彰顯了出來。
        陶德與朋友來到雪地,陶德的反常噁心「尼爾會離開他們都是因為他的家庭,他父親害的,他父親殺了他。」----他父親再精神上殺死了尼爾
        影片的結尾出現核心場景只有一個,就是教室。學生們的自保,基丁老師成了替罪羊而被辭退,看似一切都恢復了平靜,而恰恰是這個最平靜的時候才能爆發出最真摯的感情。結尾部份一上來就是校長代課,不斷出現陶德與卡梅倫的對比,陶德是抗爭的,而卡梅倫是妥協的,陶德的近景,其表情展現其內心活動;卡梅倫的近景,也是同樣的表現出內心活動。中間有提到課本撕掉的那幾頁時,基丁笑了,這並沒有結束,反而抗爭的火藥味更濃。影片最後用了近40個鏡頭表現這種抗爭,分切很快,結尾這種快速分切的鏡頭正好和開頭形成對照,在節奏上首尾呼應。此時鏡頭以中景對準人物及表情,此時的鏡頭語言最大的作用就是烘托情緒。當基廷老師離開他喜愛的學生和教室的時候,那個一向安靜聽話的沉默著的陶德第一個站上了書桌,對著基廷老師的背影呼喚:「船長,我的船長!」這時不斷地有學生一個個站再桌子上,卡梅倫意外而又驚悚的恐慌並沒有在此有轉變。之後結尾處一個小全景鏡頭清楚的表現了有一半的學生為了聲援基丁老師而站在了桌子上,導演並沒有讓全部的人都站起來。以導演對生活的理解,真實的還原了現實中。校長也不能把這些孩子從課桌上拉下來,因為他們獨立、驕傲、自信、自由、有理想。面對這一些,他們都是一些願意承擔後果的人,他們已經獨立了,他們已經學會怎樣在這個現實的世界日擁有自己的夢想。
        春風化雨,生命是什麼?在電影裡,生命是詩,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戲劇,生命是一場演出里最為充滿華彩的。有著青春的自由,有著理想的衝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