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unsnow

2009-11-29 08:30:34

了不起的動畫片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並不是完美無暇,我也不是。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垃圾的人。我年輕時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說我必需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是我們的一部份,而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潔,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有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樣,但是沒有我的這麼多裂縫。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同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這是Max寫給瑪莉的最後一封信。

說實話,《瑪莉 and Max》儘管是一個動畫片,但我真的沒怎麼看懂。影片剛開始的部份顯得很沉悶,瑪莉母親的凶神惡煞的、頹廢又專制的形象,與天真的小女孩如同兩個世界,於是當mary發現另一片大陸的某個人的地址,頭腦中便冒出來要寫信交友的主意。對方是一個略顯古怪但卻同樣有顆友善的心的老人Max,他很快的回信了。於是,整個電影圍繞他們的書信往來展現了他們在生活中的苦惱和困惑。雖然是小女孩天真的發問,卻一次次深深刺痛著老人的心,直到最後老人在無數次碰壁之後,從與周圍的人、以及與瑪莉的交往中,悟到了每個人都有缺點,悟到了要學會原諒的道理。

其實這是一部有關心理和精神問題的電影,這個「問題」,並不是指出現病理性問題,而是說我們都會遇到很多麻煩很多苦惱而不知如何克服。我們想當然的以為別人都是正常的,都是快樂的,只有自己是煩惱的;甚至於我們感覺到別人的快樂有時候是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的,這種現象把自己和周圍的人對立起來。我們把自己孤立起來,宅在狹小的空間裡,把問題一次次沉澱下來,逐漸的,我們變得自我封閉、自我否定、自我迷失。卻不曾想到,在遙遠的大陸上,不經意聯繫到的一個小孩子,正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影片中,這些問題一次次衝擊著Max,撞擊著他那封存已久的不敢面對的苦澀記憶。那些記憶使他瘋狂,使他痛苦,他無力解決卻又無法迴避,而心理醫生的建議似乎僅僅是藥瓶上的標籤,難以奏效。

當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也許同樣意識到,我們也面臨著或曾經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們也同樣苦於無力解決,我們的煩惱,在孤獨的世界裡發酵,它或是被刻意迴避,或是成為夢魘。而我們需要的,也許恰恰是走出這個孤獨的空間,哪怕僅僅尋找一個朋友,也能從彼此的交往中,如Max和瑪莉一樣,明白些許簡單卻又很難真正理解的道理。

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弗洛姆的文章,大概是說我們生而孤獨,與母體分離後,獨自面對陌生而恐怖的大自然,以脆弱的個體面對強大的整體,我們的內心被恐懼和無力包圍,進而產生了強烈的孤獨感和缺失感。為擺脫這種孤獨,我們尋求與人的聯繫,尋求來自同類的關心與鼓勵,進而產生對抗自然、生存下去的勇氣和力量。這種關心與鼓勵,本質上是一種愛,所以,人們要有愛和被愛的能力,從而擺脫內心對世界的孤獨感,讓自我由缺失走向完整。但是很遺憾的是,現代社會以個人為單位的價值觀,在充分顯示張揚個體性的基礎上,充分造就了孤獨的空間。由此,個體的人無法回歸到整體的路徑上,面臨著各種困惑無法解決,它們在自我的世界裡遊蕩。這也許是如片中所描述的心理問題和精神問題在現代社會中如此廣泛存在但又不能很好的解決的原因。

人之為人,物質是基礎。但人不同於一個桌子一個椅子,所以人擁有了物質並不等於幸福。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我們同樣要在非物質的那條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坎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