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心中的小星星--Stars on Earth

地球上的星星/心中的小星星(台)/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

8.3 / 206,854人    165分鐘

導演: 阿米爾罕
演員: 達席爾·薩法瑞 阿米爾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書庭

2009-11-29 19:26:50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

——關於閱讀障礙原因的探討和對教育的反思

(以下部份較為理論,可跳過)

最初看到這個孩子的種種表現,很容易聯想起「大腦單側化優勢」理論。該理論認為,左右半腦的功能不同。左半腦分管抽象思維、數學計算、概念形成,以及對象徵性關係和細節進行邏輯分析等,具有言語的、理念的、分析的、連續的和旋律的控制能力,擅長分析資訊,按次序加工。右半腦分管的是不需要言語參與的具體思維和形象思維,在音樂繪畫藝術方面以及對情緒的表達和識別方面都優於左半球,擅長接收同時性和整體性的資訊。

一般說來,大部份人的左右半腦水平是彼此協調適應的,或者換一句話,均處於「普通」水平。然而,上帝在創造伊桑這個小男孩時,也許是開了一個小玩笑,又或者,其實是更為用心和關照——誰知道呢?我們只知道,他在語言讀寫方面遜於常人,卻擁有驚人的想像力與藝術創造力。只是,我們太習慣於用一般的、世俗的標準來評價一個人,於是,在眾人眼中,這個孩子愚蠢透頂,無藥可救。這明明是個特別的孩子,但除了尼庫姆巴老師之外,無人察覺。

此外,在觀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閱讀障礙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因為對於正常的孩子說,這樣的困難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電影中,尼庫姆巴老師給了一個簡單的比方:閱讀障礙,就如同要讓完全不會日語的你去讀一大堆平假名片假名加漢字一樣。在那種情況下,文字並不是某種能轉化成語言的符號,而是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圖案。

對於伊桑來說,文字就是這樣的「圖案」。

在《閱讀障礙與閱讀困難——給教師的解釋》(【加】J.P.Das 著)一書中,作者認為,兒童的閱讀發展有四個階段:

1.符號階段。即兒童將隨手塗鴉和畫線,當做是自己已知單詞的替代品,而不承認社會文化規定好的字詞符號。

2.圖畫階段:兒童開始認識單詞,但只是將單詞看成一幅畫,一種不能分解為字母的「組合圖案」。

3.字母順序階段:意識到了每一個字母,且它們代表不同的讀音。

4.拼字法階段:知道了字母的結合方式,從而能夠自動化地讀出單詞甚至不熟悉的新單詞。

對比我們可以推斷,伊桑的閱讀還停留在第二階段(於是符號變成了具體形象,各自跳舞),而在通往第三階段的過程中,遭遇了嚴重的障礙。

造成這種障礙的原因,如文章開頭所說,或許正是因為伊桑在腦機制方面異於常人,造成了他在某些認知加工過程中存在的滯後於不足。在《閱》一書中,作者引入了智力的PASS理論來解釋閱讀困難。這一理論將智力看作一個整體的認知加工模型,即:計劃(Planing),注意-覺醒(Attention-Arousal),同時(Simultaneous)加工和繼時(Successive)加工。而在早期的閱讀過程中,繼時加工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涉及到辨認單詞中的系列順序、合併音節等等,與語音編碼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繫。而同時加工則與閱讀理解、連接意義單元和將它們整合為更高水平的意義單元等聯繫更緊密。

通過測驗發現,正真閱讀障礙的兒童,一般是在繼時加工這一環節出現問題。除了閱讀,他們還有其他方面關於繼時加工的困難,即難以完成某種需要依照特定順序來進行的任務,例如電影中的伊桑,難以做好「打領帶」「繫鞋帶」這種簡單的活動。

(以上屬個人歸納推斷,若有不妥之處還請賜教)

然而,我們必須強調的是,這種生理上的差異所導致的只是發展速度的「滯後」,而絕非不可逆轉的「缺陷」,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孩子學習與發展過程的中的潛能。孩子並不是簡單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個體,而是充滿情感、無限可能又十分脆弱的個體,有許多因素會對孩子的發展造成影響。在此,我們不得不對目前的教育進行反思。

影片中的印度——這一發展中的國家,是否在人口、經濟發展、社會競爭等方面與中國有相似之處呢?儘管這個故事將男孩的家庭背景設置為優渥的中產家庭,可是,看到每日忙於自己工作、又對子女未來競爭、就業等十分關注的父親,還是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而懼怕學校、低分的試卷、老師冷酷的面龐,恐怕又勾起了我們的另一些回憶。誠然,每個學校總會有像伊桑的哥哥那樣,對這一切得心應手、十分憂秀的學生,但是,就像電影的另一個名字「every child is special」,因為大多數孩子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就必須抹殺另一些特別的孩子的存在嗎?

不得不承認,現行教育模式是為大多數孩子設計的。這表現在教學內容、教育方式與教課速度上。儘管由於全民普及教育與社會化的程度,家長必須將孩子送到學校,接受這種集體的教學方式,只是,對於那些在生理上存在著差異的孩子,這無疑是一場噩夢。因為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有整體的、既定的步調,對於步調不適應者,沒有人願意等待你一個。停留在畫圖階段的伊桑,下一階段如同一個稍高的臺階,大家都能輕鬆地走上去,他卻不能夠。其實他只是差一點點,只是需要花費多一點時間。然而,大家已經走到了下一階段,沒有人發現他的停留,更沒有人能夠幫他一把。可惜的是,這個年紀的孩子,儘管思維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卻早已懂得自卑感羞愧感等種種感受。他不說出來,或者,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與他人的差異,而是將其歸因於(如父母和老師的評價)自己的「不夠勤奮」。同學們早已漸行漸遠,他一個人被丟下,孤單地、卻還要佯裝與他們在一起的樣子。

與生理上的差異相比,這樣的孤獨才是最可怕的。於是我們看到,那個曾經能看到絢爛多姿世界的男孩,漸漸地封閉了內心,消失了熱度,世界黯淡一片,再無色彩,再無光明,再無希望。一顆尚未綻完全放光輝的星星,似乎就要就此隕落。也就是在這個時侯,出現了一位救世主一般的老師,將伊桑從黑暗中牽引出來。我只是遺憾,為什麼每次都是這樣一位老師來拯救孩子,儘管這樣的故事常常賺盡我們的眼淚,就像《放牛班的春天》一樣。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伊桑,又有多少這樣天使般的老師能夠去一一拯救呢?

我一直認為,在孩子成長髮展的道路上,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儘管學校與教師也十分重要,但是,由於主要的任務是一般知識的傳授和麵對集體學生的教學,學校與教師真的很難做到將每個孩子看作special,真正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而對於每一對父母來說,自己的孩子才是真正意義上獨一無二。然而遺憾的是,在這些故事中,父母往往成為無意識的「迫害者」和「幫兇」(很大程度上這的確是事實)。就像在這個故事中,權威而武斷的父親,硬是給孩子貼上了「態度惡劣」的標籤;而伊桑的媽媽,儘管像許多母親一樣,溫柔慈愛與善良,卻對伊桑的情況一籌莫展,只能在深夜裡一邊看著兒子從小到大的影像記錄,一邊默默流淚。

為什麼他們沒能夠看到,或者沒能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方面與他人的存在生理上的差異而不是「不夠努力」;他在藝術上有著卓越天分與敏銳的觀察力而不是貪玩不務正業。他在某些動手活動中存在的困難是由於認知能力沒有得到較好的訓練而不是愚蠢笨拙;他一次又一次努力卻一次又一次失敗甚至習得性無助,父親卻簡單粗暴地將其送到一座「管理嚴格」的學校,而看不到他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依戀……也許我們不能要求每一位父母都成為教育家,但是至少,為什麼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卻不能夠有最基本的理解;父母們習慣於關注每日的報紙,世界在發生什麼,卻不甚關心孩子的心靈。我想,也許他們中的很多人,根本都忽略的Every child is special這一事實,只是像大多數人教導孩子一樣教導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看作與大多數孩子一樣的孩子,這真是令人遺憾的。

其實尼庫姆巴所做的事情並不復雜,不過是慢一些、耐心地、循序地教導;是小心地絕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製造種種機會,培養他的自信;是對失敗的理解、寬容與客觀歸因,是及時肯定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鼓勵繼續前進;是無條件的關注,關切與關愛……以上這些,本來也該是父母的職責,也是他們能夠做到的。我想,這一切,應該引起所有父母和將要成為父母的人的思考。我不希望下一次又看到類似的場景:自己「頑劣」的孩子經過老師神奇地雕琢打磨,被帶到自己面前,於是一聲驚嘆:這真是我的孩子嗎?簡直不敢相信!——彷彿他們看到的,是一份驚喜的、鮮活的禮物。

--------------------------------------

不像影評的影評


老師說,寫一篇觀後感,但要與教育心理學相關,不需要太文藝。

不需要太文藝……唔。

想了很多,寫下來很少。就電影本身,的確有很多地方還能夠展開評述,像是表現手法,色彩,音樂,印度電影特有的歌舞風格,小男孩的演技,以及主題,和它背後隱藏的沉重。

大家的確都是很認真的看完它,課堂上悄悄地流眼淚。

黑暗中的一盞燈,這樣的溫暖彷彿更能夠打動人心。雖然結局有過於Happy ending之嫌——為什麼一下子,世界就變得陽關燦爛,所有老師同學也都換上了一幅真誠和善的面孔?但心底,真希望所有的伊桑都得以遇見這樣的陽光。

真喜歡最後的那兩幅畫兒呀。

還有三個不大起眼的情節:

一是伊桑的爸爸兩次因感動和羞愧的混雜心情而手足無措,四下尋找。底下的我們面面相覷,他在找——難道真要找個地洞鑽進去嗎?

二是尼庫姆巴老師的挎包,上面赫然寫著……「為人民服務」!呵呵,笑意。

三是,尼庫姆巴提到歷史上曾有讀寫障礙的名人時,說出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字。真的很驚訝,同時,感到了某種敬意。


最後感謝老師給我們放了這樣一部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