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盜電台--The Boat That Rocked

海盗电台/出位乐人谷(港)/海盗电波

7.3 / 117,176人    135分鐘 | USA:117分鐘

導演: 理查寇蒂斯
編劇: 理查寇蒂斯
演員: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比爾奈伊 潔瑪雅特頓 肯尼斯布萊納 艾瑪湯普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raphim

2009-12-04 23:08:17

此花不在你心外 ——1960年代的碎片


這彷彿是一段無法息聲的歷史。
2009年的年末。40年後的某一天,在圖書館讀到《「我們重來一遍就是了」》(《讀庫》0905)一文,讀到約翰.列儂標舉的愛和和平。那個時代的色彩斑駁,讓我感覺到眩暈,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它與眾多語彙繾綣不清:民主、自由、文藝、運動、浪漫、理想、墮落、毒品、性……
儘管,我知道為某一人群、某一時代粗暴地打上標籤是愚蠢的做法。可是一段歷史,它一定有自己的獨特氣質。
我無法準確地概括出六零年代的特質。可是,我至少可以知道,1960年代,世界範圍內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在網上搜索,我看到這些描述:
冷戰在加劇;
柏林圍牆修築、古巴飛彈危機;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五月革命;
越戰爆發、反越戰大遊行、黑人民權運動、垮掉的一代、嬉皮士;
「文化大革命」在轟烈進行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全國山河一片紅」;
在南美,切.格瓦拉渴望用游擊戰方式繼續推進拉美的革命鬥爭,叢林戰爭和解放運動縱橫。
是的,這是一個激戰不斷的時代。但是,還有:
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高為《我有一個夢想》奔走。直至,次年4月,他在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後,一刻子彈穿過他的喉嚨。
1967年夏天,舊金山聞名的「愛之夏」活動,吸引了7.5萬人參加。這些年輕的嬉皮士們快樂放蕩,天真衝動,聽著the Beatles,高呼「愛與和平」的口號,無所事事,露宿街頭。他們的頭髮裡帶花、向行人分花,他們被稱作「花童」。
1967年,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個名叫麥克•梅特利的16歲的中學生離家出走,週遊全國,希望尋找友誼和手足之情。後來他回到了家鄉萊頓城,與7名輟學的大中學生建立起最初的群居村「萊頓公社」。他們生活簡單,男女分居,從木屋旁的小溪里汲水,用木材燒飯,主要食品是馬鈴薯、玉米和大豆。1971年,美國發展出3000個群居村。
1969年8月15日,50萬嬉皮士雲集紐約州的貝瑟爾市,參加為期3天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等等,還沒完,還有:
60年代,從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士,同時從布魯斯音樂演化出搖滾樂。
安迪.沃霍爾成為波普藝術的領袖人物,那幅反覆堆陳頭像的《瑪麗蓮•夢露》成為經典。
1961年,杜魯門.卡波特《蒂凡尼的早餐》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片中奧黛麗.赫本深植入心的完美形象,將影片推上了影史經典的位置。
……
該怎樣形容這個時代?我想起那朵「怒吼的菊花」,熱烈、放肆,飽含生命的力量。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以前對王陽明的這句話一直不甚瞭然,此刻,忽然通透明了。
狂飆與浪漫相繼的60年代漸漸息聲。你我都以為她已逝去。有一天,你卻忽然明白,40年前的斑駁圖景早已沉入社會肌理,民主、自由、文藝、理想,無一不影響這當下世界。
如同,體內流淌的血液,你從未察覺。可它,一直溫柔汩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