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緞

2009-12-06 16:19:26

有些經典,不再回來——關於《魔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這裡看到了一篇很不錯的影評。因為剛看完了《飛屋環遊記》,眼睛還濕潤著(大爺的,哪位仁兄跟我講說裡面的那個老爺爺翹了,還一個勁的說挺可憐的,害我以為是那位男主角爺爺,於是,我從頭至尾看他的眼神都是悲憫的。放了結局才知道是另外一個探險家老人over了。。。),接著又看豆瓣的影評,進《王者歸來》之後撞到了這一篇,終於還是立不住了。。

 

我對魔戒的狂熱程度遠不如這位同學,或者說剛開始狂熱的原因也不是因為魔戒本身,而是因為精靈王子Legolas。

第一部上映的時候去電影院裡看,那時是初一,似乎並沒有完全看懂整個故事,但是當時那種恢弘的特技效果給我的震撼,到現在都記得。只是看完之後與別人討論起來,似乎大多數身邊的同齡人都把他歸為爛片一類,都說看不懂,只有我在那裡堅持說這部電影的出色之處(其實我也沒看懂,純粹是被它驚了。。),於是讓我很是懷疑自己是不是眼力勁差了點,抬高了這部電影。

呃,這讓我想到了暑假的哈6,其實哈6對我來說已經拍的很不錯了,導演的拿捏程度超出了我的預料,對小說情節的取捨還是比較合理的,為了避免流水帳,還加進去很多沒有的情節,以方便創造懸念與視覺特技,使片子在另一個角度上更飽滿一點。可是後來卻知道許多人中途離場,而且出了電影院門,很多人都說,放的莫名其妙。很是心痛啊,畢竟從哈3開始,Rowling就說過哈利波特已經變成成人童話了,於是這樣的故事拍成電影,必定將以情節為上。可是很多人依舊以看哈1,哈2的心態去期待哈6,畢竟當時哈1,2大紅,哈3慘澹,哈4再次捧紅。(當然,從電影的角度來講,經典還是哈1吧,裡面的魔法世界對俺們小孩子的誘惑力可不是一般的。)紅的都是特技多、畫面衝擊力強的幾部,而這次哈6造勢過大,於是再次期待去看華麗麗的特技的人,就失望地看到一個節奏過快甚至不知所云的故事。(啊,我又想到了哈3,去電影院看哈3的時候,我也是看的不知所云啊,直到後來因為很好奇大家為什麼對小天狼星這麼熱愛,去買了哈3的小說,於是自己在那裡哭的稀里嘩啦的,小天狼星的那句「相信我。即使我死了,也不會出賣莉莉和詹姆」讓我淚撒了整頁紙。。)

好吧,我跑題了。

因為那時的資源匱乏,《魔戒》慢慢淡出我的腦海,只有在腦海里留下了在無底洞邊灰袍甘道夫和炎魔決鬥的場面,以及金髮的精靈。其實那時還不知道什麼叫追星,只是相比較其他人物,對他更有好感罷了。再後來,《加勒比海盜》上映,當時的廣告裡就寫著「《魔戒》精靈王子擔當男主角」,而我們一群人裡,就我一個人還記得《魔戒》,還有裡面某個會射箭的精靈(這算好事麼,還是我太花痴了。。--///)。這導致了我是當時最積極去看這部電影的人。。。只可惜,看完加勒比海盜,雖然對will的好感增加,但是結果卻是,我完全被煙燻妝的Jack Sparrow給吸引了。。。

直到初二,五一前夕,魔戒三上映,全校觀看。

三個多小時長度的標準版。接近最後的白城之戰,legolas與金靂比賽打敗半獸人的個數,legolas在巨大的類猛獁象(?)背上跳躍,瑞文戴爾的相聚,阿拉貢的加冕儀式,從他登場後,整個電影院都充斥著女生們的尖叫。

我後知後覺了,直到電影結束,才開始回憶起裡面的情節。於是接下來的那個假期,開始瘋狂的搜索有關於魔戒和legolas的一切。

現在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依舊記得當時的情形。legolas的扮演者,Orlando Bloom,是我喜歡的第一個娛樂偶像,緊接著才是後來的某某某,某某某。雖然現在早就不看偶像派了,但是那時,瘋狂的看著他的資料,知道了這個1977年1月13日出生於肯特郡艾特伯雷摩羯座身高180暱稱叫orli的人(再說一句,這廝怎麼現在都還沒結婚啊。。)。接著搜索各種elf的起源,什麼叢林精靈,沼澤精靈,精靈語,希伯來語,legolas屬於greenleaf。當年犯花痴的我還給Orlando寫了封信,讓我爸修改(不知他當時作何感想,不過即使他5s我,估計我也會把那封語法從頭錯到尾的信寄出去的),在裡面還附上了一個大紅的中國結。結局是比較喜感的,寄出後大約過了半年,我爸才告訴我,寄到國外的信是要用專用的航空信封的。這封信,估計在我們國境內的某個郵局的角落積灰塵了吧。

直到後來,對於orli的喜歡淡去,當時對於魔戒的強烈感覺,終於轉變成了對影片本身的膜拜。魔戒三部曲都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視覺獎,而第三部王者歸來,橫掃當年奧斯卡,獲得了04年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化妝,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最佳配樂,最佳歌曲11項大獎,和《鐵達尼號》並列成為了奧斯卡史上獲獎最多的影片。

然後便是下載資源,反覆的觀看。

《魔戒》系列是我看的次數排行第二的影片。(第一是《The Rock》,高三的時候每個雙休日都會溫習一遍。。喜歡不需要理由啊,特別是裡面的配樂,絕對是難以忘懷的經典~反覆看的還有個原因,倒不是由於Cage和Sean Connery兩個超級大牌,而是因為第三男主角漢默上校,Ed Harries。永遠都無法忘記惡魔島澡堂的那場槍戰,和這個對自己國家又愛又恨的人。最後他的那句「我到底做了些什麼啊」讓我心痛啊。。只可惜如此實力派的演員就是不受小金人青睞,誒。。好吧我又帥氣的離題了。。)沒成為第一、是因為加長完整版加起來有11個小時,實在是力不從心。前段時間終於下到了高清的無水印版,存在電腦里,作為永久收藏(雖然大了點,有近10個G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把一些喜歡的人物名字,無論是電影裡的,電視裡的,小說裡的,寫在某個本子上。僅僅是寫上罷了。於是到現在,那一頁紙,滿滿的都寫著那些存活在我心裡的人。柯南道爾曾經說過「小說人物並非是虛無的。世界上有那麼一間屋子,包括福爾摩斯在內的人物,都在那間屋子裡存在著,生活著」一類的話。而我,總是相信那些人是存在的。並非實質的存在,也不用像某些人那樣,用幾次元空間的理論來說服自己:他們存在於另一個空間,而與我們享用著同樣的時間。就好像《法老王的詛咒》裡的一句話,只要你信仰,胡狼頭神和貓神就存在。這並不是唯心與否的問題,雖然事物客觀到無法讓我們懷疑他的存在,但是人類有別於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地方,就是我們擁有一個會思考會產生深層次感情的大腦。因為相信,所以才會在乎他們的存在。假如《魔戒》對我來說就是一部影片的名字,那麼,如此客觀的存在,與我就沒什麼關係可言了。沒有情感的話,或許我們永遠都只是存在於時空的平行線。

這樣對他們存在與否的期望,更像一種精神寄託吧。只要他們教會過你什麼,帶給過你什麼,而我們內心充滿感激,充滿對他們的不捨,那麼這種聯繫,就足夠維繫他們以某些特殊的方式生存下去了。

而《魔戒》給我們的,並非什麼勵志或者感恩,也絕不侷限於對人類感情的刻畫。可是他帶給我們的感動與震撼,貫穿頭尾,還有影片內外。能讓人對其產生感情的影視作品有很多表現方法,可以細水流長地講述一個故事,也可以像魔戒那樣,直接用如此讓人無法拒絕的效果去刺激我們的視覺神經。就好像金字塔長城一類,不用告訴你感動,不用告訴你糾葛,只要屹立在那裡,它的本身就讓我們好奇它的存在,以及他存在背後的那些故事。這就是其中一種經典。我是個沒看過原著的人,不知道Tolkien在50多年前寫出的這部小說系列裡,會是怎樣的一番驚心動魄和氣勢恢宏。但是小說的壯偉之處,從電影裡便可見一斑。語言與畫面有時候帶給人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無疑魔戒的小說是成功的,它幾乎成為了魔幻小說的代名詞。那麼對於這樣的經典之作,Peter 傑克森的任務就是儘量保持原著風味,然後從不同中吸取語言的精華,藉以現代膠片和高超的特技效果反映到螢幕上。

前幾天看了《2012》後,感慨現在的特技真是精進神速。但是在看著加州地區轟塌,海水裹挾著航空母艦撞向白宮,豪華遊輪被巨浪吞沒,來自印度洋的海嘯淹過喜馬拉雅山脈,我很驚奇腦子居然沒有我預料中的那樣發出強烈的共鳴。

似乎已經麻木了。

許久之後才想明白,這種自然災害與對等的人類的城市、山川、建築的撞擊,遠不及《魔戒》中,中古世紀建築、地下洞窟、雪山、和細節化人類個體的對比的衝擊效果來得強烈。摩瑞亞礦坑中無法一眼望盡的前方與頂端,炎魔與灰袍巫師站在橋上決鬥,白袍甘道夫騎著影疾奔向崖壁前的剛鐸之城,咕嚕帶著佛羅多和山姆進入戒靈的巢穴,巨大的空間,渺小的種族,還有恰到好處的配樂渲染,那樣給人的震撼,才是最強烈的。

於是這個片子,就成了無數震撼效果的綜合。真的,難以去想像這是多麼浩大艱難的工程。特技,情節,化妝,選景,銜接,配樂,道具,能夠奪得11項大獎,本就證明了它的完美。而對我來說,魔戒拍攝的困難程度一定甚於《鐵達尼號》數倍。或許沉沒輪船的愛情故事需要的是靈感,畢竟它沒有具體依託,只要找到了一個點,故事便可展開,一層層的外套便可已經由導演的再創造,加至這個故事上。所以投入了足夠的精力,進行了無數次完善後,鐵達尼號是飽滿的,也是完美的。

但是魔戒不同。在影片之前,如此宏偉的藍圖與框架,已由tolkein構建,所以PJ同學只能是中土世界的展現者,而非創造者。不得不說有時候,全盤否定另開爐灶比對原有事物進一步強化來的更為快捷容易。PJ絕對是Tolkein的忠實擁護者,而非為了金錢,否則如此吃力不討好、而且得冒巨大風險投資的影片,絕對不會被拍攝出來。我至今還不知道他具體花了幾年定下來要將魔戒系列拍成影片,又花了幾年零幾個月付諸於行動。不論時間長短,這個過程本身,就像是小說裡的魔戒遠征隊一樣,爬山涉水,披星戴月。也許不會碰到大蜘蛛,不會有戒靈的追逐,不用擔心雙塔上法力強大的白袍薩魯曼會派出上萬的半獸人,但是當你看完那漫長的10多個小時之後,想像著這些近乎完美的畫面背後的付出與艱辛,然後自己也與他們同生存共呼吸,感受著每個人的淚水與歡樂,感受著阿爾雯抉擇後的堅強,感受著法拉米爾對父親的崇拜與絕望,感受著伊歐雯內心的熱情,感受著惡靈們維護誓言後隨風而散的釋懷,而自己,似乎寧願沉浸於其中,不願出來。面對著終將結束的時代,真的會有想哭的衝動。

我們都崇拜那些有了夢想,並且能夠不顧阻隔,如同虔誠的信徒般將自己的夢想轉化成現實的人。而Peter 傑克森就是其中一個。他用膠片裝載自己的一個夢想,連同自己的崇拜向逝去的大師致敬;而我們,在螢屏前看完中土世界一個時代的興盛衰落,在內心,默默地向他致敬。

 

好吧。。寫的和下面這篇一樣長了。。其實今天是打算寫飛屋環遊記的影評的!!!結果看了下面這篇,直接寫了魔戒的。。。腦子裡關於《UP》的還有多少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