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北京雙子

2009-12-07 00:49:26

《瑪麗和馬克思》觀影:PS.、PPS.、PPPS.、PPPPS.……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打分]90分
[推薦指數]4星
[觀影地點] 美嘉歡樂影城三里屯店
[觀影日期] :2009年12月4日
[影評] PS.、PPS.、PPPS.、PPPPS.……

很高興在2009年的歲末,又看到了一部打動心靈的好電影。《瑪麗和馬克思》雖然是一部動畫片,但它其實是拍給成年人看的。感人催淚的細節很多,另人深思的細節也很多。只看了一遍,暫時還無法理出頭緒。我會去買碟,再好好的哭一次。


影片僅用了灰、棕、紅三種色彩,紅色很少,被用在了瑪麗的發卡、媽媽的大嘴、馬克思的絨球和人們被激怒時的舌頭上。黏土塑造的人物和場景很質樸,刻意做的不夠美麗。用大量的旁白推進故事情節,雙方的信件都很感人,但小孩子們,甚至是青年人都絕對無法理解文字背後的故事。


瑪麗的父親從事著一份機械的工作:重複的按一個按鈕,下班後一個人躲起來做標本,從不與妻子和女兒交流。瑪麗的母親一直放縱自己酗酒,有時還喜歡偷東西。馬克思兼具了瑪麗父母的缺點,他也曾經從事過一份按按鈕的工作,工作之餘收集路上的菸頭; Max不酗酒,但喜歡吃巧克力,一生中都在參加「減肥班」但依然不斷地放縱的吃。


馬克思小的時候也是成長在一個沉悶的家庭中,他媽媽那張落寞的臉讓我印象深刻。瑪麗和馬克思,他們的童年都是在被忽視中渡過的。孩子的快樂跟財富關係很小,他們需要的只是關愛、讚美和鼓勵。小孩子沒有天真爛漫的笑容,老師、同學也自然很難喜愛上他們。由於自卑而交不到朋友,因為怕受傷害而關閉自己的心扉。成年後十分孤僻的人,大多數是源於童年的不快樂。


也許他們本來就是一個人,因為不小心被分成了兩半,所以彼此都那麼孤獨。從瑪麗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的童年,從馬克思身上,也可以推算出成大後瑪麗。


幸好,他們在通信當中獲得了慰藉,成為彼此唯一的朋友。20年終於見面,卻是永別。馬克思帶著微笑離開世界,而瑪麗的小寶寶也會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一般來講,喜歡看電影的人,大多比喜歡打麻將的人內向一些。喜歡從電影中感悟人生,喜愛將電影中的人物比照自己。幸好,還沒有到孤獨、抑鬱的程度,至少還想寫一寫觀影感受,與大家分享,找到與自己興趣相投的朋友,體味那種有「同類」的快樂。如果有人看到了,回貼了,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那麼,你就是我的max。


PS、PPS、PPPS、PPPPS……想寫的東西太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