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劉一涵

2009-12-07 20:42:08

紀念我那位10幾年的筆友


昨天晚上看的,開始覺得這片子好悶,基本是看到最後的時候才來了感覺。讓我不禁想起了我的一位筆友,我們已經認識10幾年了。他是獅子男,很熱情,周圍朋友也挺多,我是一個處女女,比較封閉自己的內心。共同點是,兩人文筆都還可以,聊起來都是收不住那類型。

宅男奼女的生活一點都不讓人嚮往,過久了那種生活,人會慢慢自閉。而我從小到大都有點那樣的傾向,初中開始交筆友。跟同時代的很多人一樣,從網路發展到書信。偶然在網上遇到一個叫「寶寶」的男孩子,覺得男孩子叫這名字著實很好笑。沒聊幾句,我便要下線,他要我留下地址說想寫信給我。從小到大,我都是個對人很少戒心的人,所幸,我還並沒遇到過什麼壞人。

就這樣,我很意外的收到了他的第一封信,非常厚。真的忘了信的內容,但我記得當時讀完信的評價,"這人簡直跟個寫小說的似的"。後來便一直通信,無所不談,到我有男朋友之前,他是知道我事情最多的人。後來也開始通電話,一點都沒有陌生的感覺,跟在平時書信里一樣打趣。當然,中間也有中斷的時候,高中2年級開始,我便斷了一切和他的聯繫,理由是要學習。

後來高中畢業後,他居然通過我的同班同學又聯繫到了我,這個世界真是很巧。到了大學又通過兩次信,後來基本就是直接電話、簡訊、網路,通訊很方便了。

我真的不記得認識的這10幾年,大家都交流了些什麼事情。只是記得彼此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找對方傾訴。大學的時候談彼此在感情中遇到的問題,畢業後因為各自的工作和感情的因素,聯繫日漸減少,聊天的時候也只是談談工作,或者對生活的感想。很現實了,比如他要買房子還貸的壓力,工作的壓抑等等。

也曾經見過面,說來也是很巧。他的好朋友復讀後考入了我所在的大學,是我去接他進的學校,現在的關係也挺好。後來他來杭州,正好見了我們倆,因為曾經在照片、視訊里見過,所以見到真人的時候一點都不興奮。彼此太熟悉了,就跟認識了一輩子那麼久。當著他的面,我沒有女人的矜持和溫柔,他也從來都說,基本上已經不拿我當女人看,兄弟!

我們倆都把來往的書信保存著,有時候偶然翻看或者想起,覺得恍如隔世。書信記錄的時光永遠會比電子郵件更長久和永恆吧,我只是覺得一切都很巧,都是緣份吧,上天賜給我這個孤獨的孩子的一份禮物。

我一直都鄙視通過筆友或者網友尋找男、女朋友的人,一開始就動機不純,結果會好到哪裡?我覺得,筆友,只是一種生活的交換,無關年齡、性別等因素。我信命,很多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

祝願我倆各自生活順利,同時感謝彼此的坦誠和信任,不然也不會一直走到現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