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2 09:56:03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芷寧寫於2007年12月19日)
每一個創作者都會在一些作品中或多或少地融入自己生活的影子,不論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在看「好萊塢才子」伊桑·霍克根據他創作於1996年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最炎熱的州》時,因其深刻而細膩地描繪出了於單親家庭長大的男主人公威廉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不由得令人想起伊桑·霍克本人的成長經歷。
霍克1970年初冬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父母在他剛邁出稚嫩的雙腳學走路的時候就分離了,母親將他撫養長大,長大後的霍克成為了一名演員,一如片中的威廉(馬克·韋伯飾演)。稍有不同的是,片中威廉的父母在他8歲時仳離,而這段無助、失落、茫然的經歷和感受,令威廉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行為做派多少有點敏感偏激,且容易不自信又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在遭遇了情感創傷後,他焦燥易怒,以各種方式發洩著不穩定的情緒和不滿,彷彿全世界都虧欠了他。可不論他怎麼折騰分手女友莎拉(凱特琳娜·桑迪諾·莫雷諾飾演),還是折磨自己,他總能從隱約到清晰地意識到內心深處有一處地方是空缺的,於是,他不得不回到出生地、那個被稱為最炎熱的州——德克薩斯,去尋找一些東西,去找補一些東西,去向多年不曾謀面的父親討教並質問……
同時,莎拉也是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還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她很不滿意莎拉輟學當歌手的行為,殊不知莎拉的輟學和一段很深的傷害有關——大學時的男友大衛毫不在乎莎拉的感受,在莎拉租房的臥室裡公然偷情,這嚴重打擊了莎拉的自信心,而小時候父親的出走不歸,令莎拉自感對人生毫無把握……所有這些心理因素致使莎拉在遇到威廉時,不敢相信愛情的來臨。
後來,即便兩人相愛了,他們也不斷地陷入迷惑、擔憂、懷疑、甚至是恐慌中,無法判斷是該繼續還是該終結這段熾熱的愛,更不敢奢望擁有家庭和孩子。兩人曾於墨西哥遊玩一週,然而這個充滿濃濃愛意的假期非但沒有令兩人找到迷惑恐慌的出口,反而成了害怕承受不好結果的誘因。當威廉興沖沖地提前從劇組返回,手捧鮮花想給莎拉一個驚喜時,莎拉的情緒卻不高,她提出了分手——與其將來分離,不如現在就說再見。
威廉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暴躁咆哮而後又道歉送禮物,可莎拉主意已定,無助的威廉在莎拉的樓下呼噢,之後又砸東西、沒完沒了地打電話、甚至哭泣……他流著淚向老媽傑茜表示,他相信其他成年男人不會這樣向自己的媽袒露心中的痛苦。
當威廉來到故鄉,看到早已再婚且有一堆兒女的父親(伊桑·霍克飾演)時,他坦誠自己的心被一個女孩傷著了,特來討教。而面前這個面色疲憊的男人已不再是當初和傑茜一見鍾情、於車后座上製造出威廉的帥氣牛仔了,他被養家餬口和時光磨得差不多了,看到長大成人的威廉,他有些感觸,但他給不了威廉想要的速成答案,即便他的回答也極具歲月的洗鍊。
終於,威廉開始清理傷口了,再次去酒吧聽莎拉的歌並禮貌告別時,他平靜多了,雖然他還是脆弱的敏感的,內心深處缺失的那部份東西也無法從過去找回,但他還是得面對生活,以便逐漸用其他經歷的東西來填補這個空落缺失感,一如老媽傑茜在忍受了他喋喋不休抱怨後的告誡,沒有人是隨心所欲的,遇到任何問題,你都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憤怒咒罵地面對,一個是積極樂觀地面對……
在威廉出生前,德州的天空蔚藍陽光燦爛,他的父母年輕而無憂,他長大回歸後,這裡的天空如故,只是家早已分崩離析,而這個「最炎熱的州」卻使他感到一陣寒意,那源於他的心,不健全的成長環境讓他總在某些事件上缺乏底氣。在見到父親之前,每次泡妞,他都想像著當初父親是如何用一個笑話打動母親的,而在見到父親後,他那飄忽無重心的人生似乎雙腳踏地了。
影片所營造的意境於沉鬱中不失舒展,於綿長中點綴著律動,彷彿一首心情詩歌,又似悠遠流淌的溪流,有緩有急,在如此適合述說故事的氛圍中,主人公所有的心情都被觸動、被翻攪、被剖析。伊桑·霍克出演的父親一角十分出彩,雖然戲份不多,但卻以隻言片語和麵部表情告訴了觀眾許多的個人經歷和心情回落。同時他筆下、鏡頭下,情感缺失的大男孩被刻畫地絲絲入扣,表現威廉回溯德州的畫面,霍克只將鏡頭對準了移動的車窗外德州獨特的山丘,令觀眾於光影的交匯中,感知了威廉的酸楚無助心境。
伊桑·霍克無疑是敏感而有才華的,本人曾經稱他為三「You」演員,既優雅、憂鬱且優質:優雅,他渾身散發著不可捉摸的古典氣質,又在不經意時流露出自然天成的書卷氣;憂鬱,他看起來敏感脆弱,眉宇間似乎總凝結著一絲淡淡的輕愁,眼神更是郁如深潭,就連羞澀的微笑也牽動出許多憂,即便出演有型不羈的搖滾樂手時,也能給出淡然憂鬱氣質化的感覺;優質,他多才多藝,會說流利的法語和德語,會彈鋼琴,會拉小提琴,會吹小號,當然,在演戲之外,他還會寫小說、當導演……
曾經伊桑·霍克和《追殺比爾》烏瑪·瑟曼的珠聯璧合,令很多人艷羨,然而,他們分別與簡·珀佐和昆汀·塔倫提諾傳出的緋聞終結了這段為時6年的婚姻,似乎,離開瑟曼的霍克在光影的世界裡獲得更多的靈感,而且再次向人們表示,他才子的稱呼並非浪得虛名。
( 每一個創作者都會在一些作品中或多或少地融入自己生活的影子,不論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在看「好萊塢才子」伊桑·霍克根據他創作於1996年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最炎熱的州》時,因其深刻而細膩地描繪出了於單親家庭長大的男主人公威廉的性格特點和內心世界,不由得令人想起伊桑·霍克本人的成長經歷。
霍克1970年初冬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父母在他剛邁出稚嫩的雙腳學走路的時候就分離了,母親將他撫養長大,長大後的霍克成為了一名演員,一如片中的威廉(馬克·韋伯飾演)。稍有不同的是,片中威廉的父母在他8歲時仳離,而這段無助、失落、茫然的經歷和感受,令威廉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行為做派多少有點敏感偏激,且容易不自信又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在遭遇了情感創傷後,他焦燥易怒,以各種方式發洩著不穩定的情緒和不滿,彷彿全世界都虧欠了他。可不論他怎麼折騰分手女友莎拉(凱特琳娜·桑迪諾·莫雷諾飾演),還是折磨自己,他總能從隱約到清晰地意識到內心深處有一處地方是空缺的,於是,他不得不回到出生地、那個被稱為最炎熱的州——德克薩斯,去尋找一些東西,去找補一些東西,去向多年不曾謀面的父親討教並質問……
同時,莎拉也是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還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她很不滿意莎拉輟學當歌手的行為,殊不知莎拉的輟學和一段很深的傷害有關——大學時的男友大衛毫不在乎莎拉的感受,在莎拉租房的臥室裡公然偷情,這嚴重打擊了莎拉的自信心,而小時候父親的出走不歸,令莎拉自感對人生毫無把握……所有這些心理因素致使莎拉在遇到威廉時,不敢相信愛情的來臨。
後來,即便兩人相愛了,他們也不斷地陷入迷惑、擔憂、懷疑、甚至是恐慌中,無法判斷是該繼續還是該終結這段熾熱的愛,更不敢奢望擁有家庭和孩子。兩人曾於墨西哥遊玩一週,然而這個充滿濃濃愛意的假期非但沒有令兩人找到迷惑恐慌的出口,反而成了害怕承受不好結果的誘因。當威廉興沖沖地提前從劇組返回,手捧鮮花想給莎拉一個驚喜時,莎拉的情緒卻不高,她提出了分手——與其將來分離,不如現在就說再見。
威廉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暴躁咆哮而後又道歉送禮物,可莎拉主意已定,無助的威廉在莎拉的樓下呼噢,之後又砸東西、沒完沒了地打電話、甚至哭泣……他流著淚向老媽傑茜表示,他相信其他成年男人不會這樣向自己的媽袒露心中的痛苦。
當威廉來到故鄉,看到早已再婚且有一堆兒女的父親(伊桑·霍克飾演)時,他坦誠自己的心被一個女孩傷著了,特來討教。而面前這個面色疲憊的男人已不再是當初和傑茜一見鍾情、於車后座上製造出威廉的帥氣牛仔了,他被養家餬口和時光磨得差不多了,看到長大成人的威廉,他有些感觸,但他給不了威廉想要的速成答案,即便他的回答也極具歲月的洗鍊。
終於,威廉開始清理傷口了,再次去酒吧聽莎拉的歌並禮貌告別時,他平靜多了,雖然他還是脆弱的敏感的,內心深處缺失的那部份東西也無法從過去找回,但他還是得面對生活,以便逐漸用其他經歷的東西來填補這個空落缺失感,一如老媽傑茜在忍受了他喋喋不休抱怨後的告誡,沒有人是隨心所欲的,遇到任何問題,你都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憤怒咒罵地面對,一個是積極樂觀地面對……
在威廉出生前,德州的天空蔚藍陽光燦爛,他的父母年輕而無憂,他長大回歸後,這裡的天空如故,只是家早已分崩離析,而這個「最炎熱的州」卻使他感到一陣寒意,那源於他的心,不健全的成長環境讓他總在某些事件上缺乏底氣。在見到父親之前,每次泡妞,他都想像著當初父親是如何用一個笑話打動母親的,而在見到父親後,他那飄忽無重心的人生似乎雙腳踏地了。
影片所營造的意境於沉鬱中不失舒展,於綿長中點綴著律動,彷彿一首心情詩歌,又似悠遠流淌的溪流,有緩有急,在如此適合述說故事的氛圍中,主人公所有的心情都被觸動、被翻攪、被剖析。伊桑·霍克出演的父親一角十分出彩,雖然戲份不多,但卻以隻言片語和麵部表情告訴了觀眾許多的個人經歷和心情回落。同時他筆下、鏡頭下,情感缺失的大男孩被刻畫地絲絲入扣,表現威廉回溯德州的畫面,霍克只將鏡頭對準了移動的車窗外德州獨特的山丘,令觀眾於光影的交匯中,感知了威廉的酸楚無助心境。
伊桑·霍克無疑是敏感而有才華的,本人曾經稱他為三「You」演員,既優雅、憂鬱且優質:優雅,他渾身散發著不可捉摸的古典氣質,又在不經意時流露出自然天成的書卷氣;憂鬱,他看起來敏感脆弱,眉宇間似乎總凝結著一絲淡淡的輕愁,眼神更是郁如深潭,就連羞澀的微笑也牽動出許多憂,即便出演有型不羈的搖滾樂手時,也能給出淡然憂鬱氣質化的感覺;優質,他多才多藝,會說流利的法語和德語,會彈鋼琴,會拉小提琴,會吹小號,當然,在演戲之外,他還會寫小說、當導演……
曾經伊桑·霍克和《追殺比爾》烏瑪·瑟曼的珠聯璧合,令很多人艷羨,然而,他們分別與簡·珀佐和昆汀·塔倫提諾傳出的緋聞終結了這段為時6年的婚姻,似乎,離開瑟曼的霍克在光影的世界裡獲得更多的靈感,而且再次向人們表示,他才子的稱呼並非浪得虛名。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5789758_d.html)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