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AWAI

2009-12-16 17:11:44

那些童年傷痛


一個九歲的小男孩,因為妹妹出生而失寵.在此之後,他的家庭發生了一連串的不幸,事態逐漸朝人們不希望的方向發展,連天性樂觀的爸爸也無法扭轉厄運.

這部電影的絕妙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告訴你真相,只是營造氣氛讓你的想像走入陰暗處,讓你懷疑母親的疑神疑鬼,嬰兒的哭泣不止,學校裡的動物集體中毒,狗狗的卒死,奶奶從高處墜落,都是約書亞在背後搞鬼.可是,在故事逐漸進入尾聲的時候,我不禁對這種懷疑產生了懷疑,難道是導演故意把我引向歧途?他不過是在呈現一種大人的既定的思維.沒有證據證明約書亞是一切麻煩的製造者.他的媽媽在生他時也情緒失衡過,醫生說嬰兒啼哭是正常的,而他的爸爸並沒有看到他把奶奶推下臺階.約書亞只是面色平淡的反覆說著,"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如果這也構得上犯罪的話,不如說我們這些大人內心更見不得光.

在我十歲的時候,對靈異現象特別著迷.曾經一度認為自己家裡有鬼魂存在,經常半夜醒來聽到詭異的腳步聲.我把自己的困擾告訴媽媽,媽媽雖然並不相信家裡真的有鬼,但是很兇地衝著我周圍的空氣大罵道,"滾出去!從我孩子身邊滾出去!如果你再來嚇唬她,我對你不客氣!"然後緊緊地把我抱在懷裡.這種護犢的舉動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此之後,我漸漸地走出了自己內心的幻覺.

片中有一段約書亞參加學校裡的音樂表演.當我看到他在的旋律中有意地加入不和諧音,我一下子就想到彈的YOSHIKI.接著,約書亞在舞台上昏倒了,就像YOSHIKI經常乾的.這個片段對我的觸動很大.一直以來我都覺得YOSHIKI 在舞台上昏倒的舉動非常矯情,但是現在我在想,也許這來自於他童年的真實經歷.YOSHIKI的父親是在家自殺身亡的,那時他和約束亞一樣大.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別敏感,比青春期的少年更加脆弱,需要家人的保護.在這種年齡遭遇家庭變故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將是終生的.所以,在長大之後,殘缺感始終貫穿著 YOSHIKI的音樂創作.

按中國人的標準來看,約書亞的生活沒有任何不幸可言.新生兒降臨吸引親人的注意力是很正常的,他的爸爸,舅舅,奶奶都沒有對他不管不顧.所以,當心理專家告訴約書亞的爸爸,你兒子遭受了嚴重的虐待,他爸爸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讓這孩子感到滿意?

其實,單純把責任歸結於孩子的父母對他關愛不夠是不公正的,他們做的已經比很多父母好.但是,正如有些人是天生的肉體疤痕體質,也有人是天生的精神疤痕體質.約書亞繼承了他母親脆弱敏感的神經,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成為精神困擾.生活在這樣的母親身邊,血液中埋藏著來自母親的危險基因,卻得不到母親的關注和愛撫,他的內心不可挽回地崩壞了.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要求一個自顧不暇的母親去關心孩子的一舉一動也是強人所難.所以,約書亞內心的崩壞在所難免.

我媽媽是個非常關心孩子身心感受的好母親,我敢說她是我見過的所有母親里做的最好的.但是我仍然不得不承認,自己最深的精神創傷來自家庭,即便我的家庭在別人看來是美滿和諧的,即便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我的父母都是善良且有教養的人.作為一個精神疤痕體質者的現身說法,別人的努力誠然可以給這群人帶來慰藉,但歸根結底是徒勞的.因為你不可能永遠保護他,因為你不知道該怎樣保護他.他只能自己保護自己,自己尋求治癒.

最後,我想說的是,容易受傷害的人並不代表著不幸.能夠比遲鈍麻木者擁有更豐富的心靈歷程,本身就是種幸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