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英雄教育--Before the Fall

希特勒的男孩/英雄教育/纳粹军校

7.4 / 12,722人    117分鐘 | Czech Republic:110分鐘 (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110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

導演: 丹尼斯甘塞爾
編劇: 丹尼斯甘塞爾
演員: 馬可斯尼麥特 湯姆希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琉璃螢火蟲

2009-12-22 03:01:27

導演意欲何為?


如果是三年前,我會給這部電影打五星,然而現在,三星已是到頂(平心而論,兩星半最合適,可惜豆瓣不允許半星)。
說什麼止戰三部曲,這部納波拉與蘇菲索爾的最後時光、帝國的毀滅相提並論實在是辱沒了後兩部。

電影開頭納波拉學生第一次出現,就張揚著冷酷、傲慢、跋扈的做派,隨著電影慢慢展開,所謂的菁英學校呈現出骯髒不堪的形貌——肥胖愚笨的食品商兒子可以靠走後門入學;學生拿自己妹妹的裸照交易金錢;學生間的等級壓迫令人齒冷心寒;欺軟怕硬遇難扔下學生自己逃跑、之後還照樣在學生面前耀武揚威的教師..............相比之下電影剛開始時佛里德里希和他的朋友們以及拳擊俱樂部中的教練,他們的純良質樸相互關愛可謂分外動人。而儘管清貧辛勞,卻反對納粹不讓兒子進納波拉的佛里德里希之父,比起兒子死了也只是一句太弱了的阿爾伯特那納粹地區領袖的父親可謂天壤之別.......

我不知道導演拍這部電影究竟想表達什麼,我只知道當初我看完這部電影后的感覺是普通德國民眾是好的,邪惡的納粹,邪惡的是納波拉這座納粹開辦的菁英學校,在這座學校里學生無法保有良知,想要保有良知要嘛像阿爾伯特一樣自殺,要嘛像佛里德里希一樣離開。

我曾經一直這樣以為,甚至最初看夜間空戰頭號王牌施瑙費爾的小傳時對其中那句『為人友善』嗤之以鼻,只因為他是納波拉出身(小施我對不起你)。直到我接觸了納波拉的材料,巨大的反差曾讓我一時間不知道該相信哪邊,是相信電影還是相信史料,隨著看過的東西增多,我對電影的信心也一點點動搖——若是德國人的書,還可以說作者是新納粹,立場不對扭曲事實偏袒納波拉,若是英國人的書該怎麼說?作為納粹德國的敵人,英國人也會偏袒納粹?若是比利時人的書又該如何說?作為二戰時被納粹德國侵略佔領的國家,比利時人難道會給納波拉洗白?

喜歡帝國的毀滅,是因為導演的態度,既不會偏袒美化也不扭曲醜化,不試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觀者,僅僅只是描述發生過的事,而是與非、對與錯,由觀者品味評判。納波拉的導演不敢恭維之處,在於他的刻意醜化。若按真格的,佛里德里希壓根不可能進入納波拉。納波拉(Napola) 是Nationalpolitische Lehranstalt(民族政治教育學院)的簡稱,有時也被叫做NPEA(Nationaplolitische Erziehungsanstalt——民族政治政治教育機構——的縮寫。)

所謂的雅利安血統只是進納波拉的前提,納波拉學校里所有的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是經過納粹黨審查的純血統,然後是年紀未滿十八歲,被所在中學推薦——中學的推薦是進入納波拉的必備條件,已經退學的佛里德里希不可能有參加納波拉入學考試的資格,這不是納波拉老師可以幫忙的事,因為有資格參加納波拉入學考試的學生必須具備三點:學業成績優秀、體格出眾、品行沒有污點。換成通俗點的話說就是德智體兼備,沒有學校給出的這三方面合格證明,連考場邊都摸不著。入學考試極其艱難,每年僅有約四十人可以通過嚴格篩選進入那波拉,可不是電影中那般顯示下體格、運動能力就能過關,納粹開辦納波拉的初衷不是找運動員,而是收集德國青少年中的菁英集中培養。納波拉並不是未來納粹領袖的搖籃,那是奧登斯堡的活,奧登斯堡是政黨性大學,開辦目的培養將來的納粹黨領袖,而納波拉則以培養軍隊領導者為目的。然而納波拉並不是軍官學校,儘管原本被預定為軍官學校,因此雖然沒有被建成軍校但軍隊傳統依然有幾分延續在這裡,納波拉的學生們穿制服,組織紀律奉行軍事化路線,學生內部論資排輩有軍隊類型的多種等級存在,學生們被叫做『Jungmannen』(起源於古老的條頓語,向學生們暗示他們是胸懷大志的騎士)。納波拉學生們要接受的是高標準的教育,不是電影中那樣讀讀德國文學,學學人種論進化論就算,而是各學科的知識,他們每天上午要花四個小時在學術上面,下午才是體育鍛鍊,包括體操、田徑、越野活動等等,範圍之廣匪夷所思,舉例來說,納波拉學校里有各種奧林匹克競賽用船隻,學生們甚至要學會熟練使用各種競賽船隻。納波拉也與海外的教育機構互訪,連英國的公立中學也在內,當然戰爭爆發後與英國學校的互訪已經停止。納波拉的教育中有勞動實習的部份,學生們要去德國的農場、煤礦、鍛造工廠實地勞動來體會勞動者的辛勞。我原先以為是做作樣子,後來發現不是,是實打實的勞動,施瑙費爾就曾在魯爾的礦山結結實實挖了一個月的煤。
除了高標準的教育外,學生們還要花費大量精力學習如何領導軍隊以及軍官所應有的品質——電影裡那個老師是不可能出現在現實裡的,且不說他這種人能培養出什麼樣的軍官,德國軍隊是否會要他培養出的軍官,單說他這貪生怕死的勁兒,可不是納粹能容忍的。

至於電影中走後門進入的學生...........納波拉的招生標準中不考慮學生父母的社會地位,甚至連父母是否反納粹也不是問題,要的是學生本身夠出色。當然父親地位很高權勢很大——比如電影裡的阿爾伯特之父,有可能走後門把兒子塞進納波拉(納粹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的長子魯道夫•馮•里賓特洛甫就是納波拉畢業,不好說他是不是老爹走後門才進的納波拉,不過他後來的表現證明白己不是靠老爹撐腰),然而一個食品商的愚笨兒子靠老爹是賣食品給學校就能進入未免太扯,就算進入也撐不過去會被淘汰——納波拉以給高智商少年定製教育而聞名。

類似電影中校方安排學生獵殺手無寸鐵的俄國男孩的情況,在我閱讀過的書籍中沒有提到過,事實上納波拉真正讓人詬病的是學校裡的國家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可僅僅只有納波拉如此嗎?不是的,當時德國所有的教育機構都如此,不單單是納波拉。佛里德里希和阿爾伯特以前上的小學、中學,全都如此,那個時代所有的德國孩子都是作為希特勒的青少年被教育,男孩們年滿十歲就被強制加入希特勒青年團,滿十八歲就去服帝國勞動役(其中包含大量的準軍事訓練和建築戰壕之類的勞動),他們所接受的大多數教育不是來自家庭而是來自政府,他們不屬於家庭而屬於國家,國家的青少年們受制於從無間斷的強制力。被選出的青少年菁英要更進一步的接受意識形態教育並不奇怪吧,不僅是納粹,無論哪個獨裁國家都會如此作為。

可若說納波拉是單純的洗腦機構,看起來效果似乎沒有那麼理想。英國作家曾對納波拉的教育下過如此評價:『為高智商、身體健康、富有想像力和抱負的少年們量身定製,對德國男孩們來說入選納波拉是一個夢,進入納波拉的幸運兒中多數後來加入德國軍隊。』
施瑙費爾是納波拉畢業,1938年進入巴克南納波拉後轉入波茨坦納波拉(最早的三座納波拉學校之一),他是學校裡的尖子特優生,且他進入的部隊是空軍,希特勒曾說過『我的陸軍是反動的,我的海軍是信奉基督教的,只有我的空軍才是國家社會主義的』。就看看施瑙費爾這個接受了納波拉全套教育的空軍軍官如何吧。

按照電影裡的標準看,他絕對沒法從納波拉畢業——首先他不夠狠辣冷血,擊落第六架轟炸機後,他在檢查戰果時被敵機機組人員的屍體震撼,從此以後都是儘量瞄準轟炸機機翼射擊以便飛機解體較慢,給轟炸機乘務員更多時間跳傘逃生,然而這樣做的後果是他要承受被敵機尾部機槍擊中的風險。其次他政治立場不夠明確,從來沒有提過政治和種族主義,甚至跟他接觸過的人異口同聲證明他在民族立場方面相當開明(真失敗.......)。最後他謙遜友善樂於助人到讓人髮指——把功勞歸於部下;為幫助後進寧可自己喪失擴大戰果的機會;說話從不嚴詞厲色,就算是部下犯錯他有理由大發脾氣也難得說句難聽話;對待任何人都親切慷慨,雖然獲得高位勳章、軍銜快速提升依然保持質樸謙虛的本色,因此在下級中、在同事之間大受歡迎,人樂為之用。甚至戰後他一邊忙著重振家族生意一邊還不忘幫助舊時同伴,經常把生活困難的前同事拉進自己公司。

曾擔任過施瑙費爾副官的喬治•費恩格勒如此言道:「我所知道的人中,沒有一個人能如海因茨·施瑙費爾那般才華橫溢、那般讓人敬慕。他具有極高的智慧,是一個光輝榜樣。他的意志非常堅強,總是在工作中起領導作用。我們這些飛行員總是很驚奇,當我們什麼都沒看見的時候他已經擊落了一到兩架轟炸機了。他是個極卓越的領導者,願與部下一起出生入死。人人都毫無例外的讚美他,我從不曾聽到任何關於他的批評言論。然而同時他又極無私、極謙遜。」
第六夜間戰鬥機聯隊第一大隊隊長(相當於陸軍的營長)彼得•斯伯頓評價施瑙費爾是『一個如同里希特霍芬一樣的傳奇,一位英勇的騎士、一位理想的德國軍官』

作為在西線作戰的飛行員,施瑙費爾對付的是盟軍部隊,說得精確點就是英美空軍。美國空軍上校雷蒙德•托立佛在其名作《Fighter Aces of the Luftwaffe》中稱施瑙費爾為「一個偉大的英雄」,並對施瑙費爾的人格下以『可貴』二字為評語。
戰時作為英國轟炸機部隊的導航員,彼得•欣奇克里夫曾被德國夜間戰鬥機部隊擊落差點喪命,他在戰後為施瑙費爾立傳,在文中以正直之極、對個人道德標準要求極高這樣的文字描述施瑙費爾,甚至在寫到施瑙費爾死亡時用了這麼一句哀嘆「德國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飛行員和英雄。」

如果以施瑙費爾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來衡量納波拉的教育,是不是該說納波拉教育得不錯?
我絕不會這麼說,畢竟施瑙費爾這樣被敵我雙方都如此讚美的不多,或許施瑙費爾只是個特例,然而他畢竟證明了納波拉出來的人並不是無血無淚的屠戮機器,菁英學校裡的納粹意識形態教育並沒有壓倒他在家庭中接受到的待人待物開明友善的教育。

彼得•斯伯頓的中學同學進了納波拉,斯伯頓也曾接觸過很多納波拉出身的軍官,在當時想儘快成為一名軍官,進入納波拉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斯伯頓的看法是納波拉畢業的人總得來說較為冷漠一點且功業意識更強,但這些人依然有心有感情。

納粹德國外交部長的大公子魯道夫•馮•里賓特洛甫,父親是紐倫堡審判中的十大戰犯之一,他自己是納波拉畢業又進了武裝黨衛軍,是否夠典型?然而他本人的風評卻相當不錯。

說了這麼多,真正想說的只有一句:導演意欲何為?

對納波拉教育的刻意醜化是為了什麼?對平民(佛里德里希的父親、還有拳擊俱樂部的教練——佛里德里希要進納波拉時他的表情明顯黯淡下去)的刻意拔高又是為了什麼?
自然,納波拉畢業的人中肯定有犯過戰爭罪的存在,戰時的德國民眾里也肯定有佛里德里希父親這樣的人存在,可比率分別是多少?而電影如此極端的對比給觀眾的感受是什麼?平民有良知,反納粹,就算進入納波拉也不是什麼為元首服務而只是想改變生活困境;納波拉的教育抹殺良知,因為納波拉是納粹開辦的菁英學校(聯繫電影開頭時善良淳樸的佛里德里希和夥伴們,無形中洗白了當時一般中小學的教育形式,好像那些學校里就沒有納粹教育一樣),錯誤的是納粹不是人民。

當年看這部電影時的感慨和震撼,現在多成嗤笑。導演費勁心思表達出來的東西,在真正的納波拉學生的肺腑之言面前顯得膚淺。

庫爾特•邁爾(跟武裝黨衛軍那位將軍只是同名同姓而已),1921年生,是施瑙費爾的同學,二戰時是德國空軍轟炸機部隊的軍官(波茨坦納波拉的學生是給德國空軍培養的),他在接受欣奇克利夫採訪時如此說道:
「一般德國民眾都不想聽關於那個時代的任何事,雖然當時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支持國家社會主義。對猶太人進行了可怕的殘酷壓迫和血腥屠殺是『納粹』——不是國家社會主義者——以德國的名義。在戰爭爆發前的歲月裡,任何事都很好,所有東西都很美,任何事物都很吸引人,全部的一切都讓人驕傲,從不曾聽到鎮壓和屠殺。當戰爭結束,盟軍獲得勝利,所有的事物都轉到對立面,人民被教育成只要與阿道夫•希特勒那個時代有關的所有東西都邪惡可恥。當我還是一個年輕人時我作為軍官曾在近距離見過這個人,你不會相信這個『天才』後來的『撒旦』放射出的超凡魅力,身處其中你很難不為他感動,1938到1939年之間歐洲所有的外交官和教宗的羅馬教廷大使都對他恭敬奉承,這絲毫不令人驚訝。所以海因茨•施瑙費爾也是一個熱心的國家社會主義支持者,誠實來說事實上所有出生在1920到1928年間的年輕人都是如此,他們作為希特勒青年而被教育,並被灌輸NSDAP的思想。被精選出來送進納波拉的學生要接受更深程度的類似教育不是一件讓人吃驚的事,我們享受與眾不同的顯著教育,同時接受類似蘇格蘭塞倫學校的艱苦紀律。我們這些德國人知道集中營的存在,但是我們不知道集中營裡發生過什麼,所以背信的是『納粹』。我們不知道政府的陰暗面。但是我們應當明白發生了什麼,我們不要盲目地遵循領導人的花腔。希特勒,沒人可以控告他不將秘密告訴他的人民,因為他的每一次講話裡都說到要清除猶太人種族。為什麼我們沒有在那個時候反對他?」
「戰後揭露了奧斯基辛等集中營對猶太人的可怕屠殺——首先是盟軍展示給我們的照片——所有的德國人都被深深震動了,意識形態上直到那時依然支持國家社會主義的人也受到了衝擊,然後,德國開始了懺悔。我作為那個時代曾信仰國家社會主義的人,毫不猶豫地承認我如今以納粹用德國名義犯下的罪行為恥。
海因茨·施瑙費爾定然會有與我一樣的感覺,因為我們兩人有相似生活軌跡和思維認識。你問我我自己的想法和我在戰時對國家社會主義的態度?我將給你一個毫不含糊的明確答覆:直到戰爭最後一刻我都是國家社會主義的忠誠支持者。海因茨也一樣。我可以想像戰爭結束後當海因茨得悉納粹犯下的罪惡時他受到怎樣的衝擊,他絕對會自問是否服務了錯誤的主人。就像我和現在依然活著的納波拉學生一樣。他會經常想到這些,納粹犯下的罪行會使他非常抑鬱,但是直到戰爭結束那一刻他都相信元首,就如同好幾百萬德國人那樣!」

————————————————————
PS:簡要介紹下第三帝國時期納粹為德國青少年菁英開辦專門學校的歷史背景,以及學校分類。

1933年希特勒上台執政後決定改造教育制度,宣揚國家民族主義思想,根除魏瑪時代的頹廢文化。納粹教師聯盟的領導人漢斯•舍姆宣稱:「誰控制了青少年,誰就控制了將來」。
除了在各級學校實行納粹教育外,納粹黨人也看到尋找德國青少年菁英將之集中教育成國家社會主義者以及未來國家領導人的必要性。納粹專門為青少年菁英設立了三種學校,那就是奧登斯堡(Ordensburgen) 、阿道夫•希特勒學校(Adolf Hitler Schulen)以及納波拉(Napola)
 奧登斯堡取自中世紀條頓騎士的城堡之名,可以看成政黨性大學,目的是精選出優秀學生作為將來的納粹黨領袖。阿道夫•希特勒學校則是直接從希特勒青年團選取補充軍校學員進行大量軍事化訓練,這些孩子一般都在十到十四歲之間,當他們年滿十八歲後,成績優良的學生有進入大學的資格,也可以進入奧登斯堡。納波拉的性質則介於二者之間。第一批納波拉學校有三所,開辦於1933年,分別位於波茨坦、普隆和柯斯林,到戰爭結束時德國各地大約有20到30所納波拉學校。納波拉每年都有一個星期選取新學員,為期七天的考試周里學生們要接受的入學考試極其嚴苛。學生父母的社會地位不被考慮,當然如果他們有政治上的可靠性更好,男孩們必須是純粹的雅利安血統,這是基本要求。一個德國男孩如果是純血統,未滿十八歲,在學校里學業成績優秀、品行沒有污點並且體格出眾,他就有資格被學校推薦接受納波拉入學考試。然而入學考試是極艱難的,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能通過考試進入納波拉。有趣的是,德國人羨慕英國的公學制度,構建納波拉時,是以或者至少部份是以英國公學為標準。納波拉學生被稱為Jungmann。這個詞和Ordensburg同義,起源於古老的條頓歷史,反映出納粹黨全力強調德國傳統。。Jungmann指的是將成為騎士的青年。
納波拉的師生都必須是通過黨審核的純血統,但是否是納粹黨員不是成為納波拉老師的必要條件。
納波拉學生上午時光花費在學術上,下午是他們的室外活動時間,他們進行體操、游泳、田徑以及越野活動和障礙跑訓練等準軍事化訓練,當然這些運動都是高標準的。納波拉學生們在戶外活動時穿著燈芯絨馬褲,長筒靴,橄欖綠軍上裝,上裝上裝飾有肩章(肩章是區別學生是哪所納波拉的標誌之一,舉個例子,巴克南納波拉的肩章上是紅底白槓,波茨坦則只有紅底),並佩戴飾有帝國之鷹的橄欖綠軍便帽。參加典禮或跟希特勒青年團一起活動時他們穿的是希特勒青年團的黑色制服。而在正式場合(比如舞蹈練習、參加舞會、出席首映禮),他們穿的統一制服是由側面裝飾著黃金穗的黑色長褲、棕色上裝、白色亞麻襯衫、黑色領結、白手套組成。此外還有一件棕綠色斗篷,下雨時披在制服外。冬季則是兩件厚大衣,一件是希特勒青年團風格,另一件與納波拉學生戶外活動時的制服相配。

與本文有關的一些歷史照片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483741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