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月圍城--Bodyguards And Assassins

十月围城/

6.8 / 6,936人    139分鐘

導演: 陳德森
編劇: 秦天南
演員: 甄子丹 黎明 謝霆鋒 梁家輝 胡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榕十三

2009-12-24 00:47:27

中國人觀影現象之《十月圍城》


http://www.douban.com/review/2883530/?start=100


在大多數人看來,電影只是一種娛樂方式,他們買盜版碟,愛看《肖申克的救贖》,知道呂克貝松,覺得寧浩不錯,痴迷《暮光之城》,非常喜歡強尼德普,認為尼古拉斯凱奇出演的都是好片子,印象最深的恐怖片是《咒怨》,經常去電影院看電影。
與此同時,還有少部份有更高追求的人,他們認為電影還是一種藝術形式,他們買D9的盜版碟,愛看紅白藍三部曲,知道希區柯克奧森威爾斯斯坦利庫布里克和塔爾科夫斯基,覺得賈樟柯不錯,痴迷《杯酒人生》,非常喜歡阿爾帕西諾,認為尼古拉斯凱奇在演越來越多的爛片,最喜歡的恐怖片是《閃靈》,經常去電影院看電影。

我只是舉個糙例子,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比對,我們就能知道對於同一部電影這兩幫人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通常,前者被後者稱為腦殘/低級趣味/俗,後者被前者稱為裝B。然而,這個禮拜出現了奇蹟——這兩幫人面對《十月圍城》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他們一同對這部電影做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十月圍城》這部電影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做對了三點:第一、用心拍了電影;第二、選對了上映檔期;第三、戳中了中國人的G點。

中國電影市場在畸形中成長,2009年的國產片票房過億已經屬於家常便飯。儘管票房可喜,但是折合收入水平來算,中國的電影票價格是北美的3-5倍。也就是說在中國看一場電影,你支付金錢大大降低了你的恩格爾指數(食品支出總額佔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卻沒有提高你的生活質量。高票房只能說明中國電影院線賣的是天價票,而並不能說明中國電影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民化的娛樂項目。電影市場的泡沫經濟促使更多的投機人士參與到電影行業中來,中國電影的商業和商業氛圍手段越做越好,電影的質量卻沒有達到一個能與之相互對應的高度。
因此,在經歷了《花木蘭》、《風雲II》、《刺陵》和《三槍拍案驚奇》2009爛片四雄的連番洗禮之後,《十月圍城》及格的故事情節、不錯的群戲、尚可的節奏感、刻意渲染的深刻情懷,逼人淚下的悲劇效果,成了一枚重磅炸彈,擊中了大家的胸口,令不少人拍手叫好。

我認為這部電影還算不錯,但是被某些人捧到「十年最佳」也未免太扯淡了。
某種程度上來看,這是一部賣弄死亡的電影,這些慘死的販夫走卒篤信了自己的朋友、主人、老師,做了自己認為值得去死的事情,他們首先被全方位立體地展示了自己美好的個性,在觀眾對他們產生深刻感情之後,再設局把他們緩慢而痛苦的死亡過程相繼陳列,無一倖免——這正是營造悲劇效果的手段,設下一個小時的任務是必要的嗎?這些或許可以被避免的犧牲被片尾幾行字幕直指成就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辛亥革命的成功依靠的是千千萬萬人的鮮血,而這是一部以刺激觀者生理眼淚為主要目的的虛構電影,影片對死亡過程施以濃墨重彩,劉公子的攔截和死亡給這部電影增添了強烈的漫畫感,提醒了大家這確實是一部商業片,削弱了真正的主題。把那些美好生命用指關節狠狠揉碎的何嘗是民族大義和愛國熱情,只是編劇罷了。

我能理解有些人認為正是這種犧牲成就了偉大,這種流血成就了美好,因為我們的課本中一直是這麼寫的,然而別忘了我們的課本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成王敗寇,統治階級意志乃國家意志,選對了陣營你就是烈士,站錯了隊你就是被一劈兩半只有一個鏡頭的死屍甲。請不要漠視生命,我個人不太接受在歷史題材的戲劇作品中刻意渲染完全虛構的正面人物的死亡。

中國人(中國人包括我自己)一向很愛看這種民族情緒高漲的片子,並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很相信自己的眼淚,認為令自己流淚的必須是好片。某些影評人也很辛苦,每場電影都要趕,在爛片四雄之後為本片的高尚深深所感動,感謝他們的辛苦勞作,成功把我哄進了電影院。

這是一部不錯的民族主義商業片,示範作文,但我個人認為本片劇情略牽強,商業包裝的愛國主義,結尾氣力不足。你可能流淚也可能激動了,但是過段時間請仔細回想一下電影本身,多少分數大家都明白的。

-----------------------------------------
我看電影有我自己的立場和感受,我這篇東西純粹是為我自己而寫,抒發我自己的感受,沒有任何經濟目的,如果有些人覺得我的文章有干擾你觀感或者干擾群眾輿論的作用那你們也太抬舉我了。

請注意我從未說過這是一部爛片;另外攻擊我個人的言論不會改變我對本電影的看法。

另:文章略增幾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