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時光旅行問答集--FAQ About Time Travel

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时光旅行问答集

7 / 35,123人    83分鐘

導演: Gareth Carrivick
編劇: Jamie Mathieson
演員: 克里斯奧多德 Marc Wootton 狄恩.藍儂.凱利 安娜法瑞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桃花島傻姑

2009-12-24 03:56:47

扯扯熱門話題


愛因斯坦提出牛氣衝天的狹義相對論時,時間旅行在理論上成立了。但是,以此為題材拍成的電影,直到今天,都尚歸類在科幻題材。「科幻」這個詞本身就帶著悖論色彩——「科學」和「幻想」的矛盾,所以「時間旅行」一直帶著「外祖母悖論」的色彩。就像那個坊間流傳甚廣的「最鬱悶的故事」,故事中出現的所有人全是一個人的穿越,對此,豆瓣上的評論才絕:導演沒錢,只請得起一個演員!
恕我線性思維的侷限,以致我看這些有關時間旅行的電影,頗為糾結。最早看【時光倒流七十年】的時候,年青男主角收到老年女主角的一個懷錶,之後陰差陽錯回到七十年前,又把那個懷錶送給年青女主角。我暈菜:那該死的懷錶到底哪兒來的?這種類似雞生蛋的問題,一直就是穿越電影的死穴。直到看【無限復活】,裡面一位神婆似的人物,提出一種解釋,讓我最早有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關於時間旅行的熱門話題】是一部英國電影。它把「外祖母悖論」玩到了一個極致,整個情節完全突破常規線性結構,甚至超越了一般時空穿越的套路。或者也可以說,它把時空穿越的套路玩到了通透,通透到天窗洞開。這場鋪設於平行宇宙的大派對中,英國人徹底把好萊塢的傳統敘事捅破,並用不動聲色的調侃,狠涮了一把老美——這是英國人一貫驕傲的酸葡萄心理。很帶勁!回頭看昆汀和奧特爾曼的作品,不過是將線性敘事分解,作碎片拼接。而【關於時間旅行的熱門話題】則是將空間和時間分解,作跨越式的交叉平行。片中,我們完全解放了思維的維度,跟進一頭霧水的跳躍式情節,酒一樣的後勁慢慢推上來,最後懸念的氣球卻嘭地爆炸了,自此我的神就一直沒回來,直到字幕之後的再一次忽悠,頓悟:這個話題本沒有結論,把科幻當喜劇就是導演「卡」的提示。
今天聽行業一個前輩講電視電影配樂,舉例:【複製貝多芬】。看電影片段時,一時間也沒回過神。當聽到最熟悉的歡樂頌片段時,雞皮疙瘩起來了,源自一種攝魂攝魄的震撼,也是應時應景的催化結果。想起大學的美學課上講,音樂只有時間概念,雕塑只有空間概念(達文西在他筆記里專門諷刺過雕塑的空間侷限性)。但是,聽到貝翁的鴻篇巨製,尤其交響樂配以合唱團的彌撒音質,突然覺得聲音空靈了。都說彌撒是唱給上帝聽的,所以尤為莊重。我倒是覺得,教堂的穹頂設計也是造就聲音空靈莊重的客觀條件,它使音樂在空間上得以迴旋重疊,因此得到朝聖者們信仰血脈的共振,雞皮疙瘩應運而生。所以我一直很喜歡和聲,哪怕最不能進殿堂的流行樂,在和聲的包裝下,也更能催生共鳴,比如后街的《Shape of my heart》。
說到雕塑凝固在空間裡的侷限,我就想起比雕塑還侷限的二維產物——畫。但是,總有打破侷限的神來之筆。比如莫內的《蒙特戈依大街》,是我覺得比睡蓮組圖更震撼的作品。畫中突破二維所營造的縱深感,甚至激起了聲響上的想像,誘發了我從視覺到聽覺的通感共鳴,從此愛上莫內。
從愛因斯坦到莫內,從線性思維到平行宇宙,膜拜啊,大師們!我的五體已不夠用,我血脈的激盪生成雞皮疙瘩抖落一地,我肩胛骨之間的酥麻感直抵後腦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