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請問總統先生--Frost/ Nixon

对话尼克松/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惊世真言

7.7 / 112,657人    122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彼得摩根
演員: 法蘭克藍吉拉 麥可辛 山姆洛克威爾 凱文貝肯 馬修麥費狄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箏

2009-12-28 06:12:47

智慧的較量


同為政治題材,《對話尼克森》與《米爾克》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講述的是純政治事件,後者更偏向於講述人。而政治題材在很大程度上會讓觀眾覺得枯燥,如果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了解,那看起來更是雲裡霧裡不知所以然。

本片主要圍繞耳熟能詳的水門事件展開,但關於發生在它背後的種種蛛絲馬跡,相信對很多觀眾來說仍是陌生的,更別提那些談話中涉及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社會環境的內容和民眾輿論,即便我事先查閱了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但在觀看時還是會有諸多不甚明白的地方。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如果有一天中國也客觀拍一些關於文革或BaJiu的電影,不僅是外國觀眾,年輕一代的中國人可能都會有不少問號。但對於當時的親歷者來說,那都是無法抹去的歷史記憶。當然,現階段我們還不可能做上世紀七十年代西方社會就能做的事,比如直面領導人,尖銳地進行訪談,並且這種訪談不是CCTV式的。

1977年,在水門事件爆發三年後,下台的尼克森總統接受了英國脫口秀主持人大衛·福斯特的採訪,對其政治生涯中的風起雲湧和水門事件進行解釋和辯論。福斯特本是個娛樂節目主持人,而職業的敏銳觸覺讓他意識到這是個不可多得的機遇,但他的身份卻不被美國大眾看好,也沒有贊助商有信心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對於尼克森來說,尷尬的辭職一直是塊心病,他何嘗不想重塑自己的公眾形象?福斯特不甚強悍的外表給予他足夠自信,認為是自己恢復名譽的契機。當然福斯特的採訪團隊深知尼克森是個久經沙場的老道對手,他與他的智囊團一定會想盡辦法來迴避尖銳的問題,隱藏那些不想被世人所了解的真相,於是雙方暗自較量,通過大量的案頭準備工作來打這一場鏡頭前的口水仗。

事實的確如此,在採訪的前三天,尼克森十分狡猾,他用不經意的寒暄來擾亂福斯特的思緒,面對敏感問題時則立刻轉移話題,用長篇大論的回議來消耗採訪時間。福斯特一度處於十分被動的不利位置,幾乎讓人喪失信心。然而奇蹟卻在最後一個採訪日發生,當他將尼克森和他的團隊不曾預料的充分證據一一展示出來時,這位一直胸有成竹的前總統瞬間被擊垮,面容在瞬間蒼老虛弱了不少,終於無力地承認「一旦總統竊聽就意味著不是非法」、「我讓美國人民失望了」。影片在此刻達到最高潮,世界都記住了這個時刻,無論前三天的訪談多麼令人失望和沮喪,但只消這一刻就足夠福斯特收復所有失地,當美國所有機構和輿論都無法迫使尼克森認錯後,這位來自英國的脫口秀主持人卻做到了。

尼克森最後傷感地說:「我的政治生涯結束了。」的確,由於水門事件的惡劣影響,導致他在任期間其他積極舉措都顯得毫不起眼,無論他是否覺得公平,辭職下台的事實已經不能扭轉。他渴望給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令他最為痛楚的卻是今後一旦突發醜聞類事件,都會被引用為XX門。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所拍攝的電影,本片的意義不僅向我們重現了那段歷史,更讓我們明白那些發生在電視上的訪談背後可能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那些看似心平氣和的對話裡又隱藏著記者與被採訪者多麼複雜的智力較量;還有圍繞採訪中會經歷多少驚心動魄的過程。對我來說,這是本片帶給我最大特別的意義,也豐富了我的人生經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