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1-01 05:02:09

這個灰色的世界裡,我只喜歡你.


故事的開場便是一片灰色的建築。擁擠。緊仄。如同一大片絕望之淵的泥淖。然後stand out 兩個並立的名字,像忽然掙扎出的綠色,鐫刻於記憶的gray之上。
親切的糯糯的名:瑪莉 and Max ,
接著是1972年的Tidy Town 。舊寂的。被遺棄或者失落的舊物。在角落,瓦縫,甚至灰色的土地之上。大段的舊景。讓人雀躍不起來。
我不是很喜歡灰色。跳脫了一下思緒,我忽然從兩個M里不恰當地聯想Masochism。


然後鏡頭轉到雕花的門,旁邊的窗口探出一顆腦袋。
窄額頭,大臉蛋,豆子眼,還架一副大大的眼鏡。時刻憂愁的神情。嘴巴是嘟著團著的。和鄰居,一個恐同症的老人家打招呼。而那似乎是唯一一件讓宅居的她嘴巴揚起弧度的方式。
這是一個孤單的女孩子。因為額頭上的胎記,她一直被圈子擠兌,久之,連自己都厭棄了自己,甚至覺得生命是沒有朝氣的天黑天亮。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這個時候。我不喜歡她。我甚至小小地失望了一下。喜愛童話的人總是沒來由覺得美好的緣起應當是一張美麗溫和的臉孔。連帶著對童話有了最初美好的印象。就像美麗的白雪公主和英俊的王子,假若是置換成史瑞克和妖精公主,大抵是經典不起來的。喜歡外在不那麼美好的東西總是需要付出更多點的耐心。雖然《小王子》裡面也說過,真正重要的東西只有用心靈才看得到,但是我,和很多的理想主義們一樣覺得,美好的心靈擁有者定然有著清澈的眼睛,有著美好的樣子。這是一種沒有來由的先入為主。所以其時,對於這樣一個有著灰濛濛眼睛的姑娘。我大抵是童話不起來的。

然而和很多的小女孩一樣,瑪麗有著少女常有的白日夢:想要嫁給一位名叫灰伯爵的人, 然後住在城堡,養一隻狗。對於名字的喜歡也是少時的情結之一算是。我小的時候剛剛學會寫字的時候,認為最最出色的字是「花」字,於是天真地祈求媽媽換一個「花花」的名字給我。未果,於是一直吵鬧,哭著睡著。這或許是每一場成長里都或多或少有過的小小執拗吧。
可是瑪麗的現實一點也不童話。瑪麗獨生,瑪麗只有一隻寵物雞。瑪麗的爸爸總是不關心她,因為瑪麗是一個accident,而瑪麗的媽媽,是喜歡偷竊的慣犯。甚至於瑪麗在等待媽媽"borrow"一些信封的時候,匆忙在手中寫下的查詢到的地址姓名,便是所有潮來汐往的唯一線索。如此簡陋。


瑪麗於是趴在被子裡打著手電給不曾謀面的人一封信件。

                                          to : Max .


馬克思,住在紐約,44歲,獨居,憎惡感情,拙於表達感情。但是和瑪麗一樣熱衷巧克力和看動畫。小丑魚眨眼睛。瑪麗的信件讓他陷入了困惑不安。這個保守而孤獨的人面對新事物陷入了莫名的焦慮。這就如同明明知道外面的空氣是新鮮的,但是由於在黑暗的屋子裡居住了太久,於是連深深呼吸這新鮮的勇氣都一併失卻。


終於隨著他橘黃色小舌頭深深吸了一口氣,first step開始了。音樂歡快起來,奔湧不停歇的情感呼啦啦奔跑出來。
他們就像兩個彼此找到支撐的浮木,在茫茫的海面上相遇了。
他們聊生活,聊奇怪的問題,聊情感,聊.....每一次的訴說對於他們的生活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而他們卻沒有意識到。


馬克思在中了彩票實現了人生目標後依舊無法快樂。瑪麗在失去了信的日子裡依然鬱鬱寡歡。而馬克思那個時候才知道幸福感不等於物質的充盈。而是一種更深層更沉鬱的東西。那就是他一直都恐懼面對的情感。愛和被愛的勇氣。互相依託的友誼。於是他重新恢復了和瑪麗的聯繫。而瑪麗在他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開始有了自信。在大學裡研究思維混亂問題。和心愛的男人結婚。昂起驕傲的頭顱。目光在遠處。
她研究馬克思為病例,出版了大批書籍,並有了名氣。但是快樂卻不見了。馬克思覺得感情被愚弄,他們之間的感情變成瑪麗商業追求的攀爬手段,覺得感情被褻瀆,憤怒地不準備原諒瑪麗。而瑪麗自以為的喜悅感在收到馬克思的回執後,瞬間泯滅。
之後瑪麗的丈夫也離開了。她又是一個人了。原來名譽,商業的利益也無法讓她獲得內心的滿足感。追求的成了泡泡。她覺到生的虛無,在追尋里沒有了勇氣,於是準備尋死。


看到這段的時候我哭了。這個小女孩分明是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內心的灰燼讓她陷入了絕望之淵。如果美貌不能讓人幸福,如果名譽不能讓人幸福,那世界還有什麼?她一瞬間忽然很不明白很挫敗。我忽然很怕看到結局。
只因為是童話。愛戰勝了陰霾。克服恐同症的鄰居帶來信件的福音。馬克思原諒了瑪麗。
他說 我們都是凡人 有缺點 所以需要原諒。
這就如同對於這個世界一樣,雖然它有缺憾,但是我們要學會原諒。因為就像瑪麗和馬克思一樣,精神的支撐幫我們跳脫出灰色,擁有獨立的精神和完善豐富的心靈。
成長必須有所附麗。這附麗不憑藉外物,而是來自於內心。
我們剩下了什麼。就將成長為什麼樣的大人。
我希望我們帶著自我找尋到的自我,瑰麗地活著。不以外物,例如易逝的表象,虛空的浮利,來替代幸福。而是真正找到自己的內心,溫暖而嘹亮地行進於大地之上,像一顆顆的星辰,彼此問候,途過溫暖。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這樣的話語,在那個安詳逝去的老人安然的睡顏里,顯得尤其鮮諧,
動情。



如同馴養一樣。如同時間一樣。是最最私有的親愛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