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2 / 41,056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ierre

2010-01-01 05:37:44

小津距離與重複


在這部影片面前,我或許太願意放任自己的被動與渺小,放任失去表達能力的純粹的感受性,淚水鼻涕連綿不絕。回不過神來。但還是要克制。試著做出一些標記。稍息片刻,畢竟小津是作為一種信念而存在,對某種奇蹟般榮耀的信念,絕對的激勵。
第一種距離,是小津和我的距離,小津影像和我的「視覺」的距離。由若干年前已經記不清的一部小津電影、後來文德斯的《尋找小津》、德勒茲的小津和今天的《東京物語》這些零星的地標所標示的距離。或者說距離的雜多。第二種,影像中靜物和人物的距離,由於二者之間在視覺上造成的混淆,距離是作為重復出現,靜物對人的重複(扇子對持扇人的重複)或者人對靜物的重複(老人對杯盞、送走京子的紀子的裙形對某種容器的倒立著的重複),無處不在的是榻榻米空間中人物-靜物的交織。第三種,作為克爾凱郭爾式內涵之推廣意義上的重複,可以是個體的思-言-行的重複(媽媽的死和遠之重複,敬三的諺語重複,日本人手語和言語的重複與距離),也可以是個體對另一個體的重複(爸爸把媽媽的懷錶送給紀子,爸爸言及「認真」和「誠懇」,莘一對於爸爸支吾聲的重複)。距離總是在重複中顯現。第四種,居住的距離。關於這種(包含了死)的距離,母親總說「住得太遠了」,而志夏責怪敬三「住得最近」卻來晚了。第五種,聲音的距離。主題音樂和火車、輪船聲音的距離。第六種,小津靜觀的距離。靜觀:一種生命。重複-靜觀的風格協同性表現於布列松、戈達爾、小津、伍迪艾倫(簡言之射手座導演之極致)的影像。重複對於電影敘事的嚴肅意義。提前告知在很多時候勝過劇情化與懸疑設置,靜觀的可能性。


初稿2009.12.31

2016.8.21補充:

*布列松應該是天秤……
*距離-重複之第七種:參見頭條某欄目作的小視訊,將三個從小津多部電影中選取的具有互文性或者重複性的畫面同框;第八種:正如溝口健二對小津電影工作的簡潔而有力的評論:以現實主義的風格來表現日常現實(moi:卻恰恰以這種看似最為機械重復和「表象主義」的方式激發出情感和觀念的強度),這是更不容易的,而這裡也包蘊了「重複與差異」的最大奧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