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盜電台--The Boat That Rocked

海盗电台/出位乐人谷(港)/海盗电波

7.3 / 117,176人    135分鐘 | USA:117分鐘

導演: 理查寇蒂斯
編劇: 理查寇蒂斯
演員: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比爾奈伊 潔瑪雅特頓 肯尼斯布萊納 艾瑪湯普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穆肅

2010-01-04 07:32:04

自由如海盜




首先做一個對比:
假如中國拍攝一部與上世紀50、60年代與電台有關的電影,那一定會是戰爭片,如果再為它限定一個「捍衛電台」的主題,我們很容易看到如下畫面:地下黨員在暗無天日的密室裡鎮定自如的發報,哪管門外有豺狼成群,我自巋然不動如山嶽;或者,英勇的戰地電台通信兵,用手擰,用牙咬,重新接通斷了的線路,然後在流盡最後一滴鮮血前衝著電台發出進攻的信號:「為了新中國,衝呀!」或者「為了新中國,向我開炮!」
《海盜電台》也狹路相逢遭遇「捍衛電台」這樣的主題,所不同的是,毀滅方與抵抗者的關係轉化成了警察與搖滾電台DJ,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故事:一個獨立的「海盜電台」因24小時地夜以繼日地播放搖滾樂而難容於古板、保守的政府,經過一番對抗,海盜電台所在的船沉入深海,但搖滾精神不死。在劇情的最後一刻,堅持放完最後一首音樂的DJ戴夫的魅力堪比任何一個心懷偉大使命的地下黨發報員:當曾經的搖滾樂、黑膠唱片、麥克風都隨海盜船沉入海底時,戴夫做好了和搖滾烏托邦一同毀滅的打算。
但最終電影的喜劇基調拯救了他,讓他在船沉之際鑽出水面,這幾乎是一種寓言:海盜電台雖然沉沒,但搖滾精神不死。
晚生如我,也時常對上世紀60年代席捲全球的革命氣質而心馳神往,當時除了日本青年在二戰核武器的蘑菇雲陰影下含辛茹苦幹實業之外,全世界的青年一代都處於腎上激素分泌過剩的狀態,都在幹著革命或反革命的事情。在中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茶,這一風潮也在法國產生了蝴蝶效應,切•格瓦拉正在拉美的叢林裡打游擊,美國嬉皮士一邊反戰,一邊狂抽大麻,也就是在當時被政府視為「忤逆」的搖滾樂,卻無意為人類的文化史留下了一批宗師級的搖滾巨星,比如鮑勃•迪倫、披頭士、滾石、平克•弗洛伊德……
英美在文化血緣上的近關係,在性解放和搖滾樂上幾乎保持同步頻率,這也在《海盜電台》裡有所呈現,傳奇DJ加文跑到美國吸了一段時間大麻回到海盜電台,仍然得以延續他那荒淫生活:數十個妙齡美女赤身裸體以示對他的頂禮膜拜,當然,他只是上帝之子,他所代言的「上帝」是那個時代瘋狂的搖滾樂。
描寫60年代英國搖滾風潮的電影枚不勝舉。比如獨立電影人懷特黑德為多位搖滾和流行樂音樂人和樂隊拍的括片,其中比較經典的《今晚一起在倫敦做愛》。
在這部電影中,國際大都市的倫敦,以明艷的魅力取代了巴黎的位置,成為時尚中心,也迎來了它的反叛時刻——原本是黑話的搖滾(Rock)成為流行詞,並漸漸被灌輸了性和驚訝的含義,「音樂想要搖滾我」,暗藏在搖滾中的激情和無政府主義引爆了一代人自由精神的爆發。
英國有位學者安妮•奧尼爾曾寫過一篇文章《和諧與不和諧》專門論述「搖滾、電影和搖擺倫敦」的關係,她說「在螢幕上,搖滾與社會,與人際衝突以及人們對現實的失望聯繫起來,傳輸了生命力、不和諧和暴力的感覺」。
雖然她關注的對像是當時的搖滾樂及搖滾電影,但也可以視為《海盜電台》關鍵氣質的潛台詞。不過,除了這種「渲泄」功能之外,《海盜電台》還有濃縮著一種強烈的懷舊情緒。導演理察•柯蒂斯,曾經拍過《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諾丁山》、《BJ單身日記》等一大批喜劇愛情片,而此次拍《海盜電台》的一大動力,如他所說:「我很愛這些音樂和DJ們,我要向他們表示我的敬意」,電影中精心搜集的37首那個時代的搖滾名曲,俱可視為他向回憶致敬的信物。
搖滾樂在1960年代達到它的巔峰時刻後,很快在電視機、網路等新媒體後來居上的輝煌不再,但卻將一種虔誠地信仰植入很多音樂迷靈魂深處。事實上不獨有柯蒂斯,另一個聽著搖滾長大的英倫才子蓋•里奇,和柯蒂斯一樣,作為英倫文化的繼承者,也滿懷深情地拍了一部向那個自由如海盜的搖滾時代致敬的電影《搖滾黑幫》。
巧合的是,《海盜電台》和《搖滾黑幫》裡的主角們,都不約而同滿懷激情地發出了一句帶有悼念與緬懷性質的呼叫:Rock'n'rol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