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駱駝駱駝不要哭--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

哭泣的骆驼/TheStoryoftheWeepingCamel

7.4 / 6,417人    87分鐘 (25 fps) | 91分鐘 (24 fps) | Hong Kong:93分鐘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琵亞芭蘇倫戴娃 路易吉法洛尼
編劇: 琵亞芭蘇倫戴娃 路易吉法洛尼
演員: Janchiv Ayurzana Chimed Ohin Amgaabazar Gon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第零

2010-01-05 03:12:15

天地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蒙古大草原,一個更靠自然的地方。自然在那兒就是與天接壤的土地、狂舞的風沙、自由自在的牧群。

美麗的小白駱駝因為在出生時給它的媽媽帶去痛苦而遭拋棄。
古老的神奇在此時再次顯靈——如法術般的馬頭琴奏起,母駱駝不再倔強,小駱駝終於舔上了母親的乳汁。一切是那麼出乎「人」的意料,卻又在「自然」的情理之中。

關於紀錄片本身
沒有額外的採訪,沒有額外的旁白,沒有額外的背景音樂。這種被稱為「零角度介入」的拍攝手法,像是冷靜的旁觀者,卻不經意挖掘到了最觸動靈魂的東西。

孩子與母親
主人家裡有兩個孩子,一個小男孩兒,一個小女孩,忙碌的父母也是將孩子綁在了柱子上,防止他到處亂走,就像小駱駝一樣。與其說這是一種束縛,更不如說是一種牽掛。當風沙來臨,小女孩得到了母親的擁抱,而小駱駝卻一次又一次的被母親拒絕,獨自面對。
紀錄片向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展示母親像孩子餵食的天職,不斷強化母親的天性,來告訴我們這天性那隻母駱駝也有,只是被苦難暫時埋沒了,需要被喚醒。
有什麼要比同為母親的歌聲更適合的呢?

相信自然
曾幾何時,人已經不再相信自然的力量,篤信於自己創造出來「有憑有據」的科技,將那些可能美好的東西歸咎於某種同樣是人造的理論,並以此為榮。我們開始不相信那些感情化的東西。就像我們不相信駱駝的眼淚,著手尋找「理性的解釋」,妄圖剝離它的情感權利。
但幸好,那群與自然仍然親近的人們,並沒有忘記她給與人們最原始的震撼,堅信著她,同時將自己奉獻於她、與之呼應。

電視機
祖輩的神話故事講完了。孩子見識了那個極富變化的盒子,盒子裡是外面的世界,充滿誘惑。
「只會盯著螢幕了。」是的,有太多時間,我們被吸引,從而脫離了自身,背棄了原本。被不停地帶向「更高」的地方,而遠離「大地」,漸漸忘記自己最初的感激。
當然,既然自然賦予了人類智慧,就沒有理由反對進步。偶爾的回首或許讓我們不會偏離自己的初衷。「這個星球上不只有我們一個生物。」
最後,接收器被安上,電視還是進了那個能抵禦狂沙但不能抵禦「文明」的蒙古包。生活會有所改變、人會有所改變、不變的是天與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