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鄭子語

2010-01-06 19:19:41

泥漿色的筆友傳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七點半之後,四個小朋友霸佔我的電腦看動畫片,我走進裡屋坐在床邊翻一位法國天文學家的歷史書。昨天看完第四章,從床上跳下來,打開一本雜誌的空白處用黑色原子筆揮舞:音樂、書信、電郵、起源、孤獨、自閉、氣味、成長、泥漿色、超友情。前天看的《瑪麗和馬克思》,還以一種低畫面和高抽象的形式在腦中留存。

音樂柔軟悠揚,絲絨一般。故事行雲流水,談話一樣。黏土動畫親切可愛,笨拙卻栩栩如生(艾略特的團隊製作之用心,讓人不得不佩服,單是為男主角馬克思做那台打字機就花了兩個禮拜)。動畫片中所有的手寫文字,都出自導演之手。

這個故事以馬克思之死結束,字幕提示時間是1988年,講的完全是一個被我們親眼目睹的傳說。現在通信業如此發達,不說手寫書信已成人間稀奇,就是幾年前風行的伊妹兒,目前也快成了一個被時代拋棄的時代產物。我們能用電子郵件替代手寫郵件嗎?源於文字的面對面的交流,碩果僅存的只有QQ、推特。

第一封信是瑪麗寫給馬克思,當時八歲的她好奇人是從哪裡來的。爸媽告訴她是從啤酒瓶底下變出來的,澳洲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如此。她從通訊錄上撕下一張紙條,選擇了N多馬克思中的一個,那個生活在美國,患有自閉症的猶太人。美國的小孩子從哪裡來的?故事就這樣開始。

小時候,我們也急於弄清楚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出處。我父母的答案是:「你是從雞籠里撿來的。」當時我很傷心,雞籠那麼髒,我怎麼會從那裡來?夥伴們找到的答案大同小異,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之間的壁壘,緣於一種天然的羞恥感。或者說,那樣也是文明的。

馬克思既是在給瑪麗寫信,同時也是打開自己的世界。他與紐約或者說這個世界保持著高度警惕,以致他的生活充滿痛苦。他活在一種過於秩序化的程式中,他是一個多元方程式的解。我注意到,瑪麗出現時,畫面是灰色,而放到馬克思時,畫面變成了黑色。整部動畫片用了罕見的泥漿色,紅色、綠色、黃色、藍色、紫色少之又少。

20年的書信來往,讓瑪麗在畸形的家庭環境中順利成長。事情的改變從瑪麗結婚開始,馬克思得知消息,情緒變得異常激動,他不再回信。這麼多年的交流,他們之間的感情並不是友情所能說明白。顯然也不是愛情,它就是一種被需要的情感。它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情感要素,對於孤獨的人,交流就是情感,講述就是釋放,回應就是饋贈,活著就是勇氣。與此同時,瑪麗因為沒有收到馬克思的信而大為沮喪,可愛的丈夫離開了她而去和他的筆友在一起。幾近崩潰的她,在一年之後去了一趟紐約。也就是在那個清早,馬克思離開了這個世界。

震撼的畫面就是,馬克思把這20年來瑪麗寫給他的信全部熨平貼到了牆壁上,牆壁上貼滿了信。這是瑪麗成長的痕跡。一瓶收集眼淚的瓶子,一張八歲時的自畫像,都讓人感動。

她聞到他身上有甘草和舊書的味道。這個細節沁人心脾。

我想起了自己的筆友故事。高一時在報紙上發表了文章,當時文末後會留下作者所在的學校,很快就收到了其他學校學生的來信。來信多是交流愛好,講述學習生活,互相打氣加油,沒有出格的內容。當時寫信是校園風氣,很多同學開始在雜誌上找異性交朋友,有的還索要到了對方的靚照,下課時小規模地炫耀,問大家可以打幾分。老師在班會課上集中發信,有信的同學笑著上台去領,像收到了貴重禮物一般。我的信很多,班主任幾次找我談話,意思提醒我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寫信。我收到過一封奇怪的信,一位修公路的,我想按地址回信,但是左看右看,怎麼沒落下自己的名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