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gwai

2010-01-11 07:40:16

Nietszche, Stanley Kubrick, Odyssey and the lightning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968年上映
公認人類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帶出的資訊已遠超人類對未知的探索與過去的反思
建基於尼采之學說
包括超人說,精神三變,永恆輪迥等等
對於未看過尼采任何作品的人來說 這部片子絕對難以消化
兩個半小時的電影 說話只有大約二十分鐘
帶來的反思空間卻極為大
唯編劇太豐富而且獨立性極強 根本不可能一次性完整吸收
最起碼DAVE在太空漂流的15分鐘
那擦身而過的星雲所代表的深厚含義已值得大家更深入的探討


第一部 : THE DAWN OF MAN
蠻荒之地上一群猿人過著最原始的生活
他們的生活直至一塊奇特的黑色石板的降臨而有所轉變
接觸石板後 猿人獨得使用工具 並開始吃肉

第二部 : A TRIP TO THE MOON
一下著名的蒙太奇畫面
猿人的世界已轉移到太空
月球上 立著第二塊的黑色石板

上前拍照留念的一夥人耳邊響起噪音 被逼折返及放棄
但黑色石板卻搖指木星的方向

第三部 : JUPITER MISSION
被送往木星的太空人被智能電腦HAL屠殺
主人奴隸道德說與電腦科技的深層反思

第四部 : JUPITER AND BEYOND THE INFINITE
星軌上 第三塊石板出現
倖存船員走進了時空的隧道
死前的他面前出現第四塊石板
背景響起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精神三變的終結
踏上永恆輪迥


感想及個人分析:
看完電影,不得不驚訝於STANLEY KUBRICK等人的預言性之強
1968年,甚至連阿姆斯壯亦未踏足月球,
這部片子已對太空科技有所涉獵,
並出現超級電腦,聲控裝置,視像電話等具劃時代意念的設計

黑石板由永恆輪迥狀態下的無形智慧體賦予人類
想深一層,黑石板代表的正是一個新文明,
那黑石板的降落正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提及,
那下降的超人,降落的閃電

然而,第一部作為精神三變歷程的開端,
其重要性似乎都被忽略了
打碎骨頭 這不是單純"工具的應用"
這是精神三變的第二階段
"我當"的獅子擊退身上閃耀著"你應"的巨龍
粉碎那腐敗的舊價值,才能有新價值的誕生

爭佔領土時 其中一隻猿人用骨頭打死另一夥的首領
因為那隻猿人已不再是猿人 這所謂血腥的行為是正義的
這是文明對無知的洗禮


第二部,月球上的黑石碑本應引領那群人 到達下一階段
但他們與黑石拍照留念
耳邊即時傳來巨響 迫使他們離去
"我愛世人",查拉圖斯特拉對山中的老智者如是說
查拉圖斯特拉願意犧牲,願意下降,
為的只是想要卑微人類的上升,他就是那觸不到的閃電
為此,他的下降代表著他的上升
但那群人只求上升,超人的降臨不會使他們上升,
他們面前的只有墮落


第三部,主人奴隸道德說及對電腦的反思
當第一部,猿人擊斃那卑賤的,未進步的猿人時,他沒有付上半點責任
然而當HAL殺害其他船員時,他的道德價值觀又是否已有所歪曲?
姑勿論HAL是否真為對IBM有某種含意
但當ALAN TURING提出的人工智慧學說在1997年獲得印證:
IBM的深藍II擊敗西洋棋大師時,
人類製造的工具,是否已不單純是工具?


第四部,漂浮於星河的DAVE,
那星軌上,第三塊石板出現,
DAVE走進時空隧道
到最後,來到那些無實體的智慧體為其預備的房間
DAVE的靈魂已超越肉身
並看見愈漸衰老的自己
到最後,躺在床上的DAVE面前垂下第四塊石板,
DAVE伸指觸摸,畫面一變,新生的嬰兒笑著,看著我們藍色的星球
愉悅的嬰孩,結束精神三變的旅程

 

猿人,人,超人
即使我們從猿人演化成人
我們的核心價值依然不能到達那超人所在高處
我們唯一能做的 只有等待那一道閃電的降臨

或許在未知的世界,
那道閃電已準備好,只是在等候著柴枝與薪柴的來臨?

又或許在我們悲哀的過去,
其實同樣藏著那黑石的石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