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B

2010-01-14 07:22:52

生如寄也


不完整,孤獨,生命主旋律。

不管你是誰,有什麼樣的皮囊,開什麼樣的車,住什麼樣的房子,去過什麼樣的地方,又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總會有一刻,會有一種很無助的空虛感孤寂感會撲向你抓住你質問你:

你為什麼來這裡?你又到底要到哪裡去?

精卵結合的剎那,那麼一點靈光,被吸了進去,攪拌成碎片,隱匿於混沌。我們呱呱墜地,我們開始看,開始聽,「世界」開始逐漸在我們的腦里成形。

天是藍的,花是紅的,樹是綠的。真的嗎?
其實世界沒有顏色。所謂的顏色只不過是光波震動引起我們腦子中某些神經元的共振,於是產生了某種「顏色」;

泉水是潺潺的,鳥叫是清脆的,雷聲是震撼的。 真的嗎?
其實世界也沒有聲音。所謂的聲音也不過是各種物體本身震動,引起了腦子中的某些細胞共振,於是產生了某種「聲音」;

當你能摘下人類的這副眼鏡,眼前耳邊的萬千世界,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種模樣。我們的聽觸味視覺,創造了所謂的世界。我們又深深地陷入了這個人造萬丈紅塵,陷入了無盡的喜怒樂哀。相由心生。

工作,朋友,戀人,財富,名譽和生命,都會進來,再出去。

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種種溫暖,總都還來不及細細體味,就又要不得不學會去鬆開手掌,讓他們一一從指縫間滑去。直到有一天,不無例外,我們也都要看著我們老去的生命,一樣緩緩的滑去……

為什麼工作?為了生存?為了發揮自己獨有的天性?抑或是為了某種主義而戰?為什麼陷入愛河?為了繁衍後代?為了發洩慾望?還是為了精神上找到一個居所?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為了積累一種體驗?是為了明白某種道理?是為了把生命裝滿故事?抑或根本就是一種警示或者一種業驗?

孔子說:「生如寄也」。老天給每人一副皮囊,如同一所房間,又給每個房間一個租期。我們的那點「元神」也就無法選擇地,被放進了一個個形狀迥異的房間裡。房子有窗戶,我們可以看到獨有的風景;房子有門,一些人一些事,可以就此進出;房子有空地,可以用來堆放我們或多或少的財產,和或平淡或轟烈的故事。

好不容易我們覺得有種完整感了,可惜對不起租期也到了。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要拋下一切;想走,還是不想走,都要離開所有。

然後去哪裡,沒人知道,如同你從哪裡來一樣。

情緒低潮,看這樣的電影。越發覺得空虛,無助,和累……





* 完全和電影無關的自言自語。敬請忽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