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低俗小说/黑色追緝令(台)/危险人物(港)

8.9 / 2,234,874人    154分鐘 | 178分鐘 (original cut)

導演: 昆丁塔倫提諾
編劇: 昆丁塔倫提諾 羅傑艾佛瑞
演員: 約翰屈伏塔 山繆傑克森 烏瑪舒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片

2010-01-18 03:09:59

廁所裡的一本《黑色追緝令》


好電影必須是一台好的舞台劇 。
  喜歡《黑色追緝令》是因為它一點也不低俗。從山繆傑克森像上帝一樣,大聲背誦聖經片段宣判開始,直至約翰屈伏塔和烏瑪瑟曼的one night stand(雖然結局的更加戲劇)。這是一個黑幫世界各色人物的精彩的一天。出現的人物基本上涵蓋了我們所熟悉的黑幫片的類型人物。黑幫老大馬沙,職業殺手文森特、皮爾斯,剛出道的小混混,退隱江湖的昆汀,覺得搶劫餐廳最安全的搶錢夫妻,甚至傭兵Wolf先生,甚至被黑幫拖下水的拳擊手布奇。
  我喜歡環狀結構。原因有二,以前看過一部小說《天獵》,是我見過的多條線索跳躍和循環結構的最早的小說,線索之亂,假設之多,以後見過的電影《crash》、《21克》、《通天塔》無出其右,讓人著迷。
  寫史的方式大概不外乎兩種,紀傳體和編年體,當然有些因為某些年份沒有記錄或者可以流水帳的就成了斷代史。閱讀性比較強的還是紀傳體,《史記》的知名度就比《左轉》大很多。《黑色追緝令》可以說是帶有紀傳性質的,可以理解成是黑道人物的24小時立體畫。
  自然的,觀賞性和表現張力就強很多。這也是昆汀成功的因素之一,不知道他本人的初衷是不是這樣子。
  我其實還是比較討厭去以最壞的打算去揣測別人的惡意的。在完成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否昆汀本人就想得很清楚要表達什麼東西,還是他本人的閱歷和腦子裡面突然蹦出來的想法連貫成了這部電影。因為昆汀是個不走尋常路的人,習慣他的敘述方式的人都知道,他比較喜歡玩意外,玩陰的。劇情平淡無奇的時候,大家都開始把心提到嗓子眼了,等待著戲劇性的急轉直下了。烏瑪*瑟曼的抽風、雲森的手槍走火,不勝枚舉。其實我更願意相信這些都是昆汀腦子裡面蹦出來的東西,這樣才不失其有天分的導演的光環。
  總的來說,最喜歡《黑色追緝令》戲劇性的一面,有舞台劇的直觀,有很多的閃光點。閃光點這種東西很好,很有舊照片的風格,很實用,有「知行合一」的意思。

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一個情節:米婭和文森特從夜店跳完「扭腰舞」贏得獎盃回來,意猶未盡,進門又相擁旋了一圈。隨即文森特藉口如廁,在洗手間鏡前提醒自己米婭是老大馬沙的老婆,決定這就告別。米婭獨坐客廳,無意從文森特大衣口袋找到一袋吸剩的海洛因,等文森特下定決心出來,米婭已經吸毒過量倒下了。
  男人很可愛的時候一定有某個女人在場。「文森特和馬沙的妻子」一節,嬌艷的米婭讓文森特身心搖擺,有賊心沒賊膽的尷尬讓他突然變得弱小,這種滑稽效果為影片抹上了一小片溫情。在之後「金錶」和「邦妮的處境」兩節,我就再沒怕過這個強悍的黑幫走卒,甚至當他死在布奇槍下我很心疼。
  至於拳擊手布奇,我不太喜歡。大概對布魯斯·威利斯審美疲勞了。怪只怪《第六感》中他對我震撼太強了。所以,我總希望第一眼不要太神奇。
  每一節都精彩,在於低俗。低俗是因為它反英雄反崇高,這一目標的實現則是命運鋪排的一場場戲謔和意外。沒有中心,沒有領袖,意外面前人人平等,老大不是老大,愛情不是愛情,放下屠刀也不是良心幡然,滿場老虎槓子蟲躲雞的雜耍戲。 
  還有,如果給片子再取個名,我覺得「殺手謹慎如廁」很好。你看,片中文森特居然三次進廁所,並且每次經廁所後出來的情節都能引起情節的陡然變化。所以,「殺手如廁」算是個醒目事件。頭一次致使殺性杳杳的同伴朱斯單獨遭遇搶匪,第二次險些死了米婭第三次終於讓自己轟然喪命。

不過這樣的片子他總有些讓人思考的地方。朱斯的「聖經」便一直使我著迷。還有整部電影敘事的風格——環狀結構。的確,環狀結構用在暴力上,那就是暴力暴力週而復始,而在時空的不斷更迭中,有人成佛,有人成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