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陸甲

2010-01-19 09:11:25

戰爭之下沒有強者——我看《拆彈部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人們瘋看《阿凡達》的時候,我翻出了2008年的《拆彈部隊》。理由有三:一是因為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奪盡了人們的眼球之後挺進「金球獎」,在這個號稱奧斯卡風向標的獎項里同《拆彈部隊》不期而遇,《拆彈部隊》有實力給卡梅隆造成麻煩嗎?二是因為《拆彈部隊》的導演是卡梅隆的前妻凱薩琳•畢格羅,這個曾經執導過《K-19:寡婦製造者》,擅長拍攝男人戲戰爭戲的女導演,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三是《拆彈部隊》獲得了美國製片人協會和影評人協會的高度好評,到底是什麼樣的片子能如此打動專業領域的老爺們?
影片的英文名是,中文意思指的是拆彈士兵們身上那層厚厚的防護服。翻譯者直接給譯成了《拆彈部隊》,我感覺不妥,感覺好像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片,其實它不同於傳統好萊塢片,更像一個獨立電影。不如直接翻譯成《拆彈服》,給人很多遐想的同時,也不會給影片打上標籤。
B連的拆彈小組由三個人組成,一次任務中他們犧牲了拆彈隊長,於是影片主角詹姆斯加入了進來。詹姆斯是個奇怪的人,他絲毫不畏懼自己的死亡,他根本不遵守作業程序,總是單槍匹馬的去拆除炸彈,甚至為了行動方便,不惜一次次的冒著危險脫掉拆彈服。但偏偏是這個不畏懼自我死亡的人,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卻被他人的死亡所觸動著,包括美軍戰友和伊拉克人,這些人的死給他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著他的心理和行為。影片中詹姆斯與其說是個堅強的士兵不如說他是個迷茫的參與者,面對看不到的敵人,打一場不知道該和誰打的戰爭,這一切都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但骨子裡美國人特有的英雄主義情結又讓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眼前的一切好起來,因為在這個似乎虛幻的戰場上,戰友們的傷亡卻是實實在在的。於是在影片的結尾,回到祖國的他選擇重返伊拉克,因為「那裡更需要拆彈人員來避免戰友的生命受到威脅」。但是,這一切是否有真的意義?
影片用紀實拍攝的手法,晃來晃去的肩扛攝影機鏡頭帶著我們來到了真正的伊拉克戰場,周圍到處是膽顫心驚的美軍士兵和螞蟻一樣的伊拉克人。身處戰爭之中,大家都是弱者: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兵隨時有可能坐上「土飛機」;伊拉克武裝分子也輕易地倒斃在美軍的50機關槍下;平民們更是不用說,雙方的任何一個小小衝突,就足以碾碎他們。
導演用一種獨立電影才有的散漫的敘述手法,通過詹姆斯的眼睛,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的片段,並沒有緊湊的敘事和迭起的高潮,但卻真實的讓我窒息。我認為,生活其實並沒有什麼故事主線,只是一個個事件的疊加和累積罷了,人們活在世上,也就是不斷的遭遇事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誠如我們的生活片段串起來記錄了我們的人生軌跡一樣,影片中這一個個的事件和遭遇,書寫著詹姆斯的伊拉克之旅。在這些片段中,導演似乎冷眼旁觀的態度,卻難以掩藏她那顆反戰的心,我們不妨一起來剖析這些場景。
片段一:前任拆彈者之死
其實從龍套演員的選擇上,可以看到導演凱薩琳•畢格羅的廣泛人脈和獨到用心。影片一開始,由大名鼎鼎的蓋•皮爾斯所飾演的拆彈專家出場了,這個主演了《時間機器》、《記憶碎片》的名演員幾乎把我欺騙了,看到這樣級別的明星以標準的英雄造型來拆彈,你不可能不誤解這部電影就是一部以蓋•皮爾斯為核心的好萊塢英雄片,大英雄肯定百戰不死,最後拯救了戰友拯救了人民拯救了國家拯救了世界然後抱得美人歸。然而,這樣的常識這次卻誤導了我們,幫助導演調皮了一把,幾分鐘後,拆彈失敗,蓋•皮爾斯掛了。原來他的角色是主角詹姆斯的前任,因為他掛了,所以詹姆斯出現了。蓋•皮爾斯的功能就是給觀眾展示了正確的拆彈程序,通過正規程序的示範,為後面詹姆斯出場後嚴重違規的行為留下了參照。
蓋•皮爾斯的死其實就是導演本人的開場白,她首先破除掉人們慣常的觀影心理,嚴正的聲明,面對戰爭,誰都是弱者,世上沒有不死的蘭博,包括蓋•皮爾斯這樣「按道理」應該不死的明星。
片段二:獎金獵人之死
詹姆斯的拆彈小隊在一次任務之後,遇上了四個伊拉克打扮的英國人,他們的工作是按照樸克通緝令來抓人。我不太清楚他們是什麼身份,特種部隊?因為他們裝備有能打下直升機的大狙;獎金獵人?因為他們對賞金非常重視。不管他們是誰,姑且叫他們獎金獵人吧,因為如果是特種部隊的話,不會菜到遭遇伊拉克武裝分子後居然需要拆彈部隊的兄弟幫忙射擊。
有意思的是,獎金獵人的頭目這個角色,居然是主演《辛德勒名單》的拉爾夫•范恩斯來飾演。獵人頭目的造型是牛逼透頂的,拋開彪悍的裝扮不講,單是手中那把巴雷特,就能酷死一大片,按照常規的好萊塢思維,這又是一個怎麼打也不死能夠橫掃所有戰爭片的蘭博誕生了。可是,幾分鐘後,范恩斯大帝就被伊拉克人一槍狙中心臟,壯烈的完成了客串歷程。
當范恩斯滾下山坡的時候,導演一臉壞笑的望著我們這幫遭遇接二連三打擊的觀眾說,戰爭,無強者。
片段三:上校醫官之死
一天,詹姆斯所屬部隊裡的上校醫官同志,在辦公桌後呆膩了,於是他找到正要出勤的詹姆斯小組,要求一起去體驗生活。結果很不幸,一枚土質炸彈要了上校的命。還是那句話,面對戰爭,官銜不是強者的標誌。上校炸死後,一個士兵衝過去,痛苦的喊著,「我剛才還在教他怎麼用電台……」人命說沒就沒了,哪怕你們上一分鐘還在一起吹牛打賭侃大山。戰爭,就是這樣。
片段四:「貝克漢姆」之死
詹姆斯常在軍營附近買DVD,於是和一個名叫貝克漢姆的賣DVD的孩子熟識了,他對孩子有好感,跟他打賭,同他踢球,向他購買光碟。但是,當他有天突襲一個炸彈製造窩點的時候,意外的在那裡發現了「貝克漢姆」的屍體,屍體被武裝分子做成了屍體炸彈,肚子裡塞滿了炸藥。
回軍營的路上,詹姆斯痛苦萬分,但同車的軍士勸他,說他看到的並不一定是「貝克漢姆」,理由是「伊拉克人長得都一樣,誰能分得清?」
多少天后,當貝克漢姆再次出現在軍營門口的時候,詹姆斯迷茫了。他以為他比別的美國人更了解伊拉克人,能和伊拉克人交上朋友,其實到頭來他跟其他美國人沒有什麼兩樣,他們連伊拉克人誰是誰都分不清,哪怕是同他朝夕相處的伊拉克人。
美國人看伊拉克人,伊拉克人看美國人,西方人看東方人,東方人看西方人,其實大家眼裡,對方種族的人都是一個樣,難以分得清楚。我們在憤怒歐美人看著中國人問是不是日本人的時候,自己不也是衝著英國人喊老美嗎?這恐怕是文明隔閡的一種吧,戰爭何時結束?恐怕首先要消滅這種隔閡;隔閡何時消失?恐怕是遙遙無期,因為我們連對方人與人長得有什麼分別都懶得弄清楚,我們還有閒心去考慮別人想些什麼嗎?有句話總結得好,「美國人不知道伊拉克人想要什麼,伊拉克人也不屑於讓美國人知道他們想要什麼。」
戰爭之下,孩子是首當其衝的弱者,雖然貝克漢姆還活著,但躺在那裡充做屍體炸彈的孩子是真實的,誰能保證,下一個不是貝克漢姆呢?
片段五:「人體炸彈」之死
詹姆斯在離開伊拉克之前出的最後一個任務。一個伊拉克大叔主動向美軍巡邏隊求助,說身上被綁上了炸彈,但他不想做「人體炸彈」,央求美軍拯救他。這是一個定時炸彈,留給詹姆斯的時間只有兩分鐘,詹姆斯爭分奪秒的拆彈,將整個影片推向高潮。但是,情節再次偏離了觀眾的經驗,大家期待的最後一秒剪斷紅藍線救下伊拉克平民然後軍民大聯歡的局面沒有出現,時間到了,伊拉克大叔被炸成粉末。詹姆斯在逃離過程中被氣浪掀翻在地,他仰面躺著,無意間卻看到了天上的風箏,那般鮮艷,那般自由。
導演無數次用殘酷的結局粉碎了喝好萊塢奶長大的觀眾,這就是事實,事實不是拍電影,面對慘澹的事實,我們都是弱者。
片段六、片段七:
詹姆斯撤離時,伊拉克的孩子們跟著悍馬吉普狂扔石頭。
詹姆斯無法適應回國後的生活,重返了伊拉克戰場。
這兩個片段的交相呼應讓我感到絕望,戰爭已經成了不可破解的魔咒,不但讓人無法抗拒,更讓人無法逃離。在伊拉克的後代心中,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在以後的歲月裡隨時發芽開花結果。而美國大兵已經深陷戰爭而無法適應正常的和平生活,彷彿戰爭成了他們存在的唯一意義。雙方都是犧牲者,沒有強弱之分,都被一個叫「戰爭」的魔咒驅使著,即使走得再遠,終難逃被碾碎的宿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