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許佩佩

2010-01-22 09:31:08

但願不要無痛而終


也許此刻你在安睡,甜蜜的,安逸的。而我沉浸在一種情緒中無法自拔。記錄下這些文字,因為每一刻瞬間即逝。

幾乎我們每個人出生以後就沿著被安排好的路在行走。成長,承擔,直至衰老死亡。在這過程中,每個時期都有人們口中常常聽到的無奈和羈絆。有很多緣由讓人們安於成為一個被他人和社會認同的人。慢慢的,不同的聲音消失了,內心那個咆哮的靈魂熟睡了。

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已經看到我少年時期的某個預言的實現。那時三毛說:「中國二三十年後可能經歷一場比文化大革命還嚴重的災難,那就是一代人精神的空缺。」這種空缺,不是有傳統的教育體制存在,填充,它就可以變得豐富深遠。也許我不能絕對的說它正確與否,但也許是一個垃圾場。把一個個鮮明的個體培育成一群同樣的人。少年初啟的心靈過早的閉合了。

我們是多麼需要撕去那第一頁的序言,讀自己的書,聽自己心的聲音。
我們是多麼需要寫下自己的第一首詩,不管是否有人嘲笑。
我們是多麼需要站在講台上,俯視一切所謂的權威和傳統,朗誦出你遲遲不敢寫下的詩句,發現另一個自己。
也許我們都需要那一個藍色的山洞,一個個澎湃美妙的詩月夜,分享和感動著彼此。

梭羅說,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
這種絕望,便是失去了追尋夢想的勇氣和愛的能力。在安逸空洞的物質生活中,沒有痛苦地慢慢走向必然的終點。那是煎熬。不是渡過。而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
 
尼爾死後,那一片蒼茫空寂的雪地,猶如我們初生的大地,潔白,沒有腳印。面對這個大雪紛飛的冰冷世界,路該怎麼走,你要自己去選擇。不要因為一條路走的人少而失去前進的勇氣。
死,而後生。清醒地生,苦痛地生,有思考地生。死亡和割捨都是伴隨著痛苦的,一如尼爾自我選擇的終結和基丁被迫的悲劇式的離去。這種痛苦來源於你的內心還沒有完全麻木,你還可以被喚醒。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但願你我不要無痛而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