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名媛教育--An Education

成长教育/少女失乐园(港)/名媛教育(台)

7.2 / 138,794人    100分鐘

導演: 瓏雪兒菲格
編劇: 尼克宏比
演員: 凱莉墨里根 艾爾菲摩里納 彼得賽斯嘉 多明尼克庫柏 羅莎蒙派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ightdreamer

2010-01-25 09:07:20

【影評】成長教育:希望還是慾望


      本片導演講了一個學生和老男人的故事。講這種故事,要嘛獵奇要嘛批判,而且作為反傳統的戀愛模式,為了抑制潛在的反社會因子,這類故事一般都以悲劇結束。問題在於:要怎麼悲,才悲得合情合理,悲得殺一儆百?《成長教育》無疑從質疑學術狀態的立場開始,講述了一場關於夢想和慾望的故事。

學生夢

    在本片的設定上,學生的身份承載了第一種夢想狀態:擺脫學術才能成就夢想。
    本片從一開始就在展現學校生活:頂書本的學生,跳呼啦圈的學生,發獃的學生。他們並不質疑自己的狀態,只是麻木不仁地消極對抗。鏡頭2分鐘後從一群呆滯學生聚焦到某一個女學生時,導演立即給了她一個定位:智力出眾深得老師喜愛。換言之,這個女學生有極大的潛力成為學術菁英和學術代言人。從這樣的定位,我們能看到導演的野心:把一個故事放在一個錯誤的人身上,情緒的揮發也能在特定的時候達到極致。此時這個女學生對於生活是茫然的,她雖然持有考上牛津的目標,但這種目標只符合父母的期待,並不是通過自由選擇得來。所以此時的她,還與鏡頭語言一樣曖昧,無法辨清屬於自己的真相。
    而隨著劇情的發展,導演改變了鏡頭所要展現的氣氛,這使得本片在鏡頭語言的使用上,顯得主觀而極富情感。Jenny在遇上了一個在社會上打拼多年的老男人David,於是逐漸脫離學術狀態。導演為了突出她急於逃離學術的心態,也在刻畫片中的學術生活時,添加了疑似自我否定的鏡頭,讓觀眾也會誤以為學校是夢想的墳墓。有一場衝突戲特別能說明問題:Jenny從法國回來後,試圖延續她在法國所獲得的對於奢侈生活的快感,於是送給她的老師Stubbs一瓶香奈兒香水。Stubbs由於懼怕不勞而獲所隱藏的憂患,或是作為菁英文化的代表,對奢侈物品的排斥感,便拒絕了。這引發了兩人的衝突:Jenny將學術和家務生活等同,認為學術只是另一種桎梏夢想的手段。而Stubbs卻認為夢想與學術無關,只與內容有關。在這場衝突中,Jenny咄咄逼人,而Stubbs卻顯出弱勢。當她說自己從cambridge畢業時,話裡隱隱透出了怯懦和愧疚感。無論這種感覺是因為Jenny的強勢造成的,還是Stubbs對於現實抱有謙卑態度,這都讓人隱隱憂慮:是否Jenny的夢想才是真正的夢想,而作為菁英文化的代表,他們的生活反而是一潭死水。
    Jenny對於學術理念的背叛愈演愈烈,直至她將希望全部寄託在了David身上。她的希望是,讀書,聽音樂會,或是參加華麗的晚宴。這些看似淺薄的希望卻因突破了Jenny本身的生存狀態而變得像火一樣熾熱,讓Jenny篤信,只有這些才是生存的意義。

父母夢

   本片設定的第二種夢想者是Jenny的父母:他們並不認為學術會逼死夢想,反而被導演賦予了更庸俗的視角。對於他們而言,學術只是一種生存手段,因此具有極大的替換性。在Jenny攀上了David之後,Jenny的父母並不管David的年齡也不管Jenny去牛津的計劃是否落空,而只看重他的富貴生活。甚至於在最後Jenny告知他們她去過了David的原配妻室,Jenny的父親也只想著去討回公道,試圖挽回她喪失的好運氣。

追夢人

   關於學術的主題,並不是導演想探討的。他把暴發戶式的突發事件安放在Jenny的身上,只等這位小姑娘和她的父母踩雷。說到底故事關乎慾望。David這位憑空出現的所謂富人,事實上成為一種暗喻和隱射。與其說是一場追逐富貴的遊戲,不如說是在一次契機之後人們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一次甜頭,而是徒增的慾望。Jenny的慾望在David出現後,迅速膨脹,以致於她將學術的狀態做對比,衡量之後得出,David的生活才是夢想的所在。而Jenny父母的慾望在David出現後也轉向並浮現出真實面目,無所謂學術,只有理想生活才是最終路。
   導演對於結尾的設定實際上是對這種契機以及慾望的諷刺。雖然這種諷刺因為故事本身投機取巧終有悔的設定減輕,但我相信,導演真正想諷刺的,是人們在面對生活的選擇時,對待選擇所萌發的不切實際抑或是投機取巧的幻想。而導演對於學術狀態的界定,在影片的結尾,反而成為了救世主。樸素低欲的生存方式喚醒了Jenny:如果真的心懷希望,就該享受實實在在的幸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