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亞雷斯

2010-01-26 02:40:40

關於「信念」的另類思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無論給予何種讚譽都不為過的完美作品!

來自全球各地的影迷都在為兩個因為各自原因而被主流社會拋離的邊緣人的命運唏噓不已,也為作品本身散發的藝術魅力激動不已。

從創作的角度分析,作品的選材不算新鮮,無非是司空見慣了的心靈探索題材,主人公無法融入社會,似乎也不會有什麼扣人心弦的情節可言。巧妙之處在於,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為一九七六年至九八年,正是歐美已開發國家進入後工業時代之後直至網際網路真正意義上改變世界之前的一段時期,從而將分處於地球兩端,命運偶然牽連且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多年的動人劇情令人信服的演繹出來。

這部動畫片之所以能深深的打動觀眾,原因恐怕在於,雖然主角屬於與我們日常生活有相當距離的邊緣群體,但他們所感受到的無助、徬徨甚至絕望,卻是每一個普通人都曾經歷過的,導演利用精湛的藝術表現手法,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細緻入微的刻畫出來,使觀眾不由自主的融入劇情之中,產生強烈的代入感。

影片有一個強烈的結尾——Max在瑪莉到來之前的清晨,擁抱著來自遙遠異國,支撐起自己後半生的珍貴禮物安詳辭世,此生終於了無遺憾,在呼應了之前巧妙埋設的線索的同時,也將劇情張力徹底釋放,再堅強的淚腺也會瞬間潰決吧。

PS:影片開始時說明了取材於真實故事,導演亞當·埃利奧特在訪談中提到他的確有一個紐約筆友,影片的沉重主題正是來自於他本人童年的孤獨經歷,瑪麗額頭上的胎記象徵了他那段時期揮之不去的憂鬱心情。埃利奧特今年三十八歲,與瑪麗相仿。

PPS: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信念,無論正面還是負面,都來自於對外部世界的反饋,所不斷累積形成,難以主動意識到的心靈系統。信念類似地圖,地圖只是疆土的描繪,而非真正的疆土。所以,正如地圖可以修正一樣,信念也可改變。改變可能來自自身,也可來自於外部。所以瑪麗終究能夠拯救自己,而遭遇嚴重心理疾患的馬克思,常規的心理輔導與治療無甚效果,社會也難以容納,他們的上帝在哪裡呢?瑪麗和馬克思,兩個再普通不過的名字,導演的用意頗深。

PPPS:我雖然是個無神論者,還是願為所有孤寂的靈魂真心祈禱:

願神祐每一顆無依的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