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與影牽手

2010-01-26 18:32:22

當我還是個小女孩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一部完美的電影該是什麼樣子?充滿特技的畫面,浪漫的愛情,感人的情節,但這部充滿灰色意義的定格動畫顛覆了我的觀念,真的,實在被這部沒有多少台詞,以樸實無華甚至看起來有些「拙劣」的影像表現的動畫片所深深地打動了。

    二個人,一封封信,跨越半個地球,連接了一個自卑的小女孩的前半生和一個衰老自閉的美國老人的後半生,各自相互慰藉著,相互敘說著自己生活的不幸與快樂,相互尋找著那遙遠的溫暖,每個人都是孤獨的,現在社會生存的資料越來越豐富,可人與人的交流變的越來越艱難,一個人的人生也就這麼過去了,最後終究是平靜的死亡,也是平靜的哀傷。

    也許那是你,總是和身邊的人格格不入,覺得所生存的世界充滿悖論,對一切都感到焦慮。只有在對著無聲的動畫片、高深的書籍和幻想出來的朋友才覺得安寧。

    也許那是我,自覺醜陋、貧窮、孤獨。有著不知所謂淨幹傻事的父母,有著鬱鬱寡歡的童年,有著給自己帶來一切又毀去全部的愛情。我們都殘缺不全,所以要懂得原諒——原諒他人。

    每個人都是脆弱的,許多怪異或強橫的軀殼下常常收藏著一顆易碎的心。殘缺的我們當能理解同類,相互取暖。 還要原諒自己,原諒自己確實不是無所不能。錯誤固然令人沮喪,但堅持就有希望。 只要不停下自我救贖的腳步,一切都可能有轉機。在巨大的壓力下,許是一疊信,許是一個嬰兒,許是一個來自遠方的平凡而珍貴的禮物,觸動了某個開關,情感與理智終於合作起來產生完美的爆發點,將我們推出困境,推到一個安詳平和的、令人愉悅的處所。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未曾停止思索,你未曾泯滅過良善與愛。

    只是當兩個人的人生軌跡最終交接而螢幕上兩個不同世界的色彩最終調和時,影片留給我們的又是另外一場平靜的死亡,所幸忘年交的兩個主角頭上的紅纓和髮夾在這殘酷無奈的境遇之中依然閃著醒目的光彩,那或許就預示著人生的希望和意義吧。在影片那堪稱經典的旁白之下,人生的殘酷和無奈在黑白的畫面上被盡情戲謔之後,卻又如涓涓細流一般,變得意味雋永,發人深省。

    實在是太感動於這樣的片子,尤其是影片的結尾,今年的最佳應該有其的第一、

    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潔,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樣,但是沒有我的這麼多裂縫。

    不管你的人生怎麼樣,學著去接受他,沒有人是完美的,可是幾乎所有人都在花費大量時間努力成為somebody else。一個別的什麼人。一個標準的人。成為你自己!

    不知道這連接能不能用,影片中的que sera sera

    當我還是個小女孩,我問媽媽,「將來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會漂亮嗎?會富有嗎?」
她對我說:「世事不可強求,順其自然吧,我們不能預見未來。」

    當我長大並戀愛了,我問我的心上人,「我們將來會怎麼樣呢?生活每天都美好嗎?」
我的愛人對我說:「世事不可強求,順其自然吧。我們不能預見未來。」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問我,「將來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會英俊嗎?會富有嗎?」
    我輕聲地回答:「世事不可強求,順其自然吧。我們不能預見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