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兵小將--Little Big Soldier

大兵小将/LittleBigSoldier

6.9 / 15,591人    96分鐘

導演: 丁晟
演員: 成龍 王力宏 劉承俊 徐冬梅 新七小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0-01-27 01:25:37

家的國以和矗立


(Spoiler Alert! 以下內容有小部份的劇情洩漏,可能影響觀看)

《大兵小將》是個絕對思想正確的片子,天下一統,秦國橫掃天下的大勢難擋。更有小國能化干戈為玉帛,以和為貴,避免了生靈塗炭。這些無一處不契合當下的社會主題,稍有遺憾的可能是張藝謀在2002年就率先發表宣言了,毀譽參半。圍繞國與家這兩項東西,影片加入了帶有指涉意味的政治訴求。成龍的角色一手撐起家,上面兩個哥哥戰死,他謹記老父親的教誨在心頭,只求不打仗了好回家去種田。他身上的小農愚昧促使他不識時務,以為打完這一仗,俘獲了對方將領就不會有下一仗,好在這個希望藉助另一個人的行動得以實現。那個人就是王力宏的角色,他一心裝滿國,既是高高在上的王太子又是帶兵打仗的將軍。他不服輸,更看不起小人物,希望重振衛國雄風。結果呢,高高在上的將軍落到敵國逃兵手上,對方渺小到不值一提,時不時就刁難捉弄他這個俘虜。

僅從電影片名來分析,一大一小,編導的說事重心就不存在有天然平衡。大小上還指代老兵經驗豐富,將軍年輕氣盛。後來老兵幾次出手相救,總算打動了將軍,雙方達成一個日後約定。也許有人會從成龍自身去分析說,大兵之所以大是因為他關注度高,票房吸引力擺在那。比起被一把端掉的《新宿事件》,成龍在裡面失去了中國人的身份,慘死異鄉。藉助《大兵小將》,成龍找回了屬於自己的身份,哪怕他是一介草民,背後卻有了一個強大的國。《十月圍城》里,雙陳沒有國可以愛,他們用近乎主旋律的方式去呼喊一個救星的到來。當然,《大兵小將》遠沒有上面提及的兩部影片那麼慘烈,恰恰相反,故事始終在輕鬆幽默的氛圍中行進,直到結尾才流露出一些扼腕無奈。

成龍在《大兵小將》里恢復到以往打鬧喜劇的風格上,動作場面也是以充滿趣味跟技巧的小打鬥為主。這固然和角色約束有關,他不可能再有蓋世武功和上等身手,他只是一個裝死經驗豐富的逃兵,能從死人堆里撿回一條命。再者歲月不饒人,成龍還能爬樹打滾,可身上的改變已經無可挽回。印象深刻的幾段包括小屋打鬥,成龍和王力宏再次較勁起來,奪兵器、你推我擋,這些彷彿重現了往昔攝影棚內搭景拍戲的好時光,搞笑在於這居然只是個夢。中間成龍打不過王力宏,耍賴去碰人家傷口,一個按一個叫的戲法也很惡搞。打匪幫時候,成龍四處撿石頭、掰石塊去砸人,這些完全能見到舊日風采。

如果算上中箭的小機關和王寶強的本色客串,《大兵小將》確實有不少地方能閤家歡樂聚一堂,扮丑搞怪完全能帶動氣氛。可惜由於主題先行的指導思想,成龍和王力宏不可避免地談起了小人物,此番需要觀眾去自行意會的東西全部通過人物之口講出來,那就未免有說教和囉嗦之嫌,再到幾次出現無邊無際的油菜花地,無巢可歸的小鳥和神出鬼沒的弱女子,這些摻雜的東西都不同程度地打斷了影片打鬥和幽默的連貫性。

影片最有趣的段落發生在匪幫駐紮地,當時大兵小將兩人都當了奴隸,儒生遊民也混雜在其中,衛國小王子的人馬趕到,跟匪幫對峙。三方各有心思,最終演變成一場大混戰,彼此損失慘重。戰鬥至高潮,成龍騎大水牛破牆而入,挽救對方於危難,令人忍俊不禁。這個段落環環相扣,有張有弛,實乃調度有方。反之到了後面恩怨清算的山洞戲,幾個配角死得叫不明所以,就有點強作戲的感覺,未免處理得有失草率。

歌妓會罵打仗的活該,沒出現幾眼的迂腐儒生成了嘲諷對象。匪幫未開化,蠻勇鬥狠,結果還是懂得冤有頭債有主。這一副亂世景像無不在呼喊結尾的到來,以他們的能力都不能解救天下民眾。大兵沒有明白,他還是不想梁國的旗幟倒下。小將倒是明白了,歸位後他主動求和。真明白還是假不懂,這個電影裡沒有一個明白人,因為明白人躲在了幕後。

一個安穩的家,背後需要一個強大和平的國。直觀來說,如果把家國與和平等關鍵詞先放在一邊,《大兵小將》賣點突出,哪怕僅以動作喜劇來考慮,比之此前的《麥田》等片更見自然、劇情流暢,小丑型人物不會有做作嫌疑,逗樂觀眾不在話下。然而幾個電影不約而同地發出反戰信號,倒是成了一種集體思維和奇特現象,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這類故事到底在替誰著想,小人物或者是另一方……【新浪】

PS.標題摘自成龍獻唱的《國家》歌詞,其實我也不知道它什麼意思,只是覺得貼切,看完後也許你也會這麼覺得

「一玉口中國 一瓦頂成家
都說國很大 其實一個家

一心裝滿國 一手撐起家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在世界的國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強的國 才有富的家

國的家住在心裡 家的國以和矗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