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

勇敢的心/惊世未了缘(港)/梅尔吉勃逊之英雄本色(台)

8.3 / 1,091,751人    178分鐘

導演: 梅爾吉勃遜
編劇: 道爾華利斯
演員: 梅爾吉勃遜 蘇菲瑪索 凱撒琳麥柯雷曼 James Robinson (Ⅱ) Sean Lawlo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歌

2010-02-06 08:25:39

尚未夠格作史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尚未夠格作史詩——
          影評
之前胖哥在我這裡對《勇敢的心》做出了極高的評價,在這個連不上網的夜晚,我耐著性子在生物鐘達到睡點之前看完了本片。在長達接近三小時的觀影旅途接近尾聲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油然而生一種強烈的情感——這部IMDB評分高達8.4的電影是令人失望的,至少,是令我失望的。
對,是失望,而不是「心靈的震撼」,「人性的拷問」抑或「勇氣的激發」這類充滿溢美的馬屁。
從頭說起吧。
幾個似乎意在炫耀綺麗異國美景但實際毫無動人之處的鏡頭打醬油飄過。「歷史由處死英雄的人書寫」,旁白說。劇本應當深諳先入為主的重要性,試圖給電影奠定給被偽歷史污衊的英靈平反這樣的基調,彷彿深恐不明就裡的觀眾看到後來以為這是《沉默的羔羊》般講述一個殺人狂的故事的。 當然,安東尼•霍普金斯的漢尼拔博士同時是迷人的。
字幕顯示1280年。
接下來幾個鏡頭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偉大中華民族有著多麼燦爛的古代文明,足以領先彷彿仍在茹毛飲血過穴居生活的蘇格蘭土著居民們以十數實世紀計。即使是同英格蘭比,就影片所表現,這個差距也不會少於千年——哪怕是東周列國的諸侯們,王宮也不會是一座低矮而簡陋的小石窯。
然後,梅爾•吉布森大叔帶著他那張額頭皺紋滿佈的的出現在鏡頭前開始裝純裝處裝小年輕了。那是一張至少35+的老臉(事實上當時的梅爾吉布森大約為三十八九歲),而從其與美倫的年齡對比推斷,此時的美倫應該也至少進入了奔三的最後衝刺階段,很難想像這麼一個漂亮姑娘這把年紀了仍待字閨中。當然,如果你硬要說此時的華萊士是20齣頭的和諧青年,好吧,你淫了。(百度了一下,關於威廉•華萊士的出生年份並沒有準確統一的看法,大約是1270±4,而斯特林戰役發生在1296年)
不得不說影片對這兩口子的感情發展的處理有些倉促,也許是為了給本就耗時可觀的本片減減肥,我的感覺是回到家鄉的華萊士發現當年採了路邊小野花送給自己聊表慰安的漂亮妹妹現在成了似乎仍沒有對象的大齡剩女,於是為了拯救美女於水火果斷出手了結了其單身生涯。幾段纏綿是不多的亮點,我也慘遭溫柔的BGM小小打動了一把,卻也是唯一的一把。
對於貴族的初夜權,略有耳聞。雖說中國有太監這種滅絕人性的存在,但是歐洲那些棕髮碧眼的蠻夷爺們兒搞起制度創新來,也留了一手。要是這一夜的「祝福」遇到了一個作戰勇猛的執行者,不小心光榮中標,ZNM的新郎就悲劇了,從此又多了一個從來不給孩子好臉色的嚴父。至於那位有斷袖癖好的太子爺,鑒於歐洲尤其是各國皇室有此光榮傳統,那就理解萬歲「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吧。由此也可看出一夫一妻制的某些缺點:兒子為了一個姘頭對老子動刀子,苦無其他繼承人候補,一個巴掌扇過去,他仍照做儲君。這在子嗣繁盛並時不時因出現競爭上崗機會而血案頻發的中國古朝是不可想像的。
再然後男主角老婆永久讀秒,華萊士衝冠一怒為紅顏,揭竿而起變身超級賽亞人,哦不,是農民起義軍,在一堆土包間暴走。電影並沒有詳細說華萊士是怎麼從當初不願惹麻煩經此一役後成為所謂自由衛士的,當然可以自己補完之為,大概他認識到只要仍受英格蘭的奴役,這樣的悲劇就仍會繼續發生。個人感覺這裡應該通過對白稍作闡釋。
時間軸讀到一小時十二分,地點斯特林戰場。這是一場很噁心的戰役,而造成其噁心的重點,卻不是那些拍攝做集體露陰的行為藝術的遠鏡頭。
一切從噁心的戰前動員演說開始。結合之後的封爵儀式,在那張口閉口打著名為「自由」的大義名號下,我終於看出來,這其實是一部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的推銷西式民主與自由價值觀的電影。很難相信普通的農夫們可以理解所謂追求自由的「天賦人權」,並為保衛之血戰沙場。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號召起義者們去保衛他們的土地、牲口、老婆的初夜,中間夾雜幾句可以拉近與群眾距離的粗口,遠比虛無縹緲的「Freedom」更能激勵這些不大可能有太高思想覺悟的雜牌軍成員頭腦發熱血氣上湧奮勇往前。更何況,在封建社會的背景下,即使打跑了來自英格蘭的侵略者,就真能迎來自由?新的國王會產生,農民軍的功臣們加入貴族階級,從此有了新的利益考量,而底層人民仍受到階級統治,為生存而不得不依附貴族領主。最終的結果只是奴隸主新人換舊人,溫飽尚無下落,遑論自由?我無意貶低蘇格蘭人民的英勇抗爭,但不得不說的是,如果當年華萊士真以「自由」作為戰前動員的煽動點,這會是多麼蒼白、做作並且拙劣的一場演說。
戰鬥的場面是噁心的第二點。鮮血淋漓的鏡頭並不是構成雄壯戰爭史詩的必要條件,只是增添了向B級片靠攏的砝碼而已。整個場面顯得山寨而量小,大概在人口並不發達的古英倫,幾百扛鋤頭的農民就足以翻江倒海折騰好大一股動靜出來了;群眾演員們也聯手奉獻了拙劣的演出。
華萊士還是在與長腿愛德華的正面對決中敗下陣來,而他與王妃那段一夜情更是敗筆。從監獄的對話來看,王妃並不真正了解華萊士的理念和抱負,只是為華萊士的健碩身體和赫赫戰功傾倒,而華萊士在垂死之際仍思念亡妻,他也不是愛上王妃。華萊士究竟是基於怎樣的情感推到王妃呢?是因為她身上有前妻的影子所以意亂情迷?還是為了報答她的情報所以肉償恩情?或者更直接的為,看到漂亮人妻後下半身作祟?在夜晚的私會的整個過程中,鏡頭下的華萊士都表現得十足像一個風月老手,洞察了王妃這麼個守活寡的深宮怨婦對自己的傾慕之情後,言語間步步緊逼只為弄得王妃芳心大亂然後乘勝追擊一親芳澤。結合華萊士曾遊曆法國和羅馬這些花花之地的經歷來看,他具備擁有這種手腕的條件。
綜合來看,華萊士表現出多少影片開頭叔叔所教導的「用腦子」呢?如果那種誘敵深入、背後包抄以及長矛陣也算什麼上得了檯面的大計謀的話,老外們的古典軍事理論體系真是粗鄙到一種境界了。而他從始至終表現得最多的就是那種匹夫之勇,即使成為軍隊領導者之後也每戰必衝在最前。他會是一個好的先鋒,但終究無法成為優秀的統帥。大概他極力推崇羅伯特伯爵為蘇格蘭王,一方面是其身家顯赫,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治理與統領才能有些自知吧。
與華萊士相對應的,影片中我看好的卻是兩個反派,一是英格蘭王長腿愛德華,一是十七世羅伯特伯爵的父親。大概我們習慣了中國曆史里紛紜的詭計與殘忍,反倒對老外所渲染的這一點手段不感冒了。長腿愛德華的鎮定與冷酷,老羅伯特的謀劃與野心,無一不讓人見識到了成熟的政治家。而他們所謂的邪惡,從政治鬥爭的需要的角度來看或許是無可厚非的。
《勇敢的心》還達不到魔戒那種氣場磅礴的史詩水準。至於那些戲說歷史、給英雄增添香艷緋聞的成份,雖能看出一些端倪,但並無仔細考據,不做贅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