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挑戰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

挑战星期天/再战星期天/星期天赛事

6.9 / 125,848人    162分鐘 | USA:156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Daniel Pyne 約翰洛根
演員: 艾爾帕西諾 卡麥蓉狄亞 丹尼斯奎德 詹姆斯伍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三日徘徊

2010-02-08 05:34:01

最好的體育片,沒有之一


依這部片子的人氣,我恐怕是指望不上有人能看到了,不過我還是要為它寫一篇影評,因為它真正完整地映照了我心中對於足球的理解,它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體育影片,沒有之一。
然而此片卻非常的不成功,即使它是由奧利弗斯通這樣的名導製作,阿爾帕西諾、吉米福克斯、卡梅隆迪亞茲、丹尼斯奎德、阿隆埃克哈特這樣的要名氣有名氣、要人氣有人氣的明星主演的,它依然很少有人問津。如果說除美國以外的國家實在對橄欖球不了解而對此片不感興趣的話,那我還真是不懂為什麼在奉橄欖球為第一運動的美國對此片的評價也不高?
有人說因為此片的俗套的勵志情節,這點我還真不敢苟同,這片是有勵志的情節,但要知道是體育片必然勵志,除非它打著體育的幌子說的是別的事。體育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更容易衡量成功標準的社會活動而已,參與其唯一的目的就是拿第一、打著「重在參與」的旗號只不過想騙更多的炮灰對手而已,以便在冠軍產生後,顯得不那麼低廉以及在照相宣傳時有更多的背景。拍體育片也必然將鏡頭對準那些拿第一的成功人士,或者那些想要第一的成功人士,因此無論拍任何題材的體育電影必然要和勵志掛鉤,想要將勵志與其剝離就如同想把邦女郎剝離出007電影一樣不切實際。
要我覺得這部片子最大的毛病就是受眾群太小,可以說只有極少一部份球迷可以欣賞此片,這種球迷應該說對於此項運動的熱愛已經遠遠超過對於某支隊或某個球員的熱愛。所以仍在追星的孩子們不會看,因為片子中的情節太現實,太殘酷,可能會讓他們質疑自己多年的夢想;而成熟的隊迷們也不會看,因為他們不能容忍將片中的隊伍與自己所喜愛的隊伍相對照,那會讓他們失去生活的寄託;不是體育迷的更不會看,這裡沒有親情友情愛情,只有一群現實中的人在球場上拚搏,在生活中掙扎;也只有那些已經想通了、看淡了、琢磨透了的人才會對其中殘酷的現實報以微笑,對勵志的情節感到鼓舞並仍不改對其熱愛的初衷。

還是把話題轉到電影上來。首先,斯通能把這個故事有條理的說出來並且不讓人感到不可信就可以說已經是成功了,為什麼,大家想想,體育片最常用的模式是什麼——人物傳記,這種能獲得大量事實依據,又能準確找到焦點和重點的體育勵志片可以說是導演們最愛的模式,很可能在放完影片後,望著「以此紀念某某某人」的字幕就能讓不少球迷潸然淚下;而且多數時候導演們還會選擇個人項目的人物來作題材,很少嘗試集體項目,原因很簡單,在集體項目中把主角過份突出會讓人感到不真實,而把主角放到集體中,有很容易讓人眼花繚亂分不清誰是誰。但這部關於橄欖球這種集體項目的電影,各位大牌的角色在劇中都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劇中的球隊其他隊員也並不是一個個臉譜化的人物,我相信大部份看過的人對其中至少兩三個人都有深刻的映像。所以在一個需要在兩個半小時之內將一支擁老闆、教練、記者、隊醫和將近半百球員的球隊群像完整的展現給觀眾,並且不會讓觀眾混淆每個人位置和身份的影片,已經是非常成功的了。
但斯通又何止只是將每個人形象演繹到只讓人不會混淆的地步呢:可以號稱史上第一會搶戲的演員艾爾帕西諾在這裡沒有再一次讓一群主角配角黯淡無光,除了他那個頑固不化、愛兵如子的教練形象和那段激情澎湃的賽前演說,我們還會記得福克斯球場上拼命三郎般的架勢,初出茅廬時那種小人得志般的嘴臉;還記得奎德扮演的穩重持沉、廉頗老矣的老隊長;還記得迪亞茲唯利是圖、不顧球員生命的冷血女老闆和埃克哈特惟命是從的老闆爪牙形象。甚至除了這些大牌主演,我們還會記得那個強悍可愛的「鯊魚」;虛浮自私的朱利安;沒有職業原則兼好色的隊醫;那個看著就想揍的信口雌黃唯恐天下不亂的記者;虛榮勢利,能將賽場上掌控全隊的老隊長罵得畏畏縮縮的隊長老婆。可以說在這部電影中每個出場的人物都會或多或少給你留下映像,只要提醒一下你就知道:「哦,是那個」。這都得歸功於導演在各個人物有限的交集鏡頭裡將雙方的衝突激發到最大,並相對應得最大程度反映了每個人物的性格。
在情節方面,作為體育電影自然片中肯定少不了比賽,拿到橄欖球這種題材,可謂正對斯通的胃口:激烈的身體接觸,火爆的現場,快速的節奏正好可以將他的拿手好戲——凌厲破碎的鏡頭發揮到極致。其實你如果有機會看橄欖球比賽轉播的話,可能你覺得特沒意思,因為遠鏡頭根本無法體現極短時間內場上局勢的變幻莫測,所以斯通在影片中極少藉助長鏡頭來反映比賽,而用大量的近景鏡頭、追蹤鏡頭、以及特寫鏡頭,並且用極快鏡頭轉換的速度,將橄欖球那火爆刺激的現場氛圍展現在觀眾面前。
如果細看這些鏡頭的話,可以發現裡面幾乎包含了一場橄欖球所有的內容,從球場到教練席、看臺、貴賓席、技術台、轉播席,雖然都是不連續的短時間鏡頭所串聯的,但並不會給人以混亂之感,整個過程行雲流,如同做過山車般大起大落,快速刺激。此外為了配合這些鏡頭,影片中還用了大量的配樂和擬音,而且與整個癲狂的鏡頭一樣,背景音樂也是不停地切換,甚至還有相互的重疊,這真的不得不佩服奧利弗斯通爐火純青的剪輯技巧,能將如此散亂的鏡頭處理的形散意不散,真不愧為大師。相對於通常我們看的那種打打停停,斷斷續續的轉播比賽,電影中的比賽真正給你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場質感。
最重要的是此片並不是僅僅拿來讓導演炫耀自己高超技巧的裝逼片,影片中對於整個商業體育的剖析可謂讓人觸目驚心,那些標榜為城市象徵的球隊,那些被孩子視為偶像, 人們視為英雄的球員,在這裡被剝去了那光鮮的外衣,露出了其金錢至上的本質:老闆為了賣更多的球票,干涉教練的排兵,不顧球員死活勾結隊醫竄改球員醫療報告;媒體為了收視率,牆頭草般對同一支球隊一會大棒一會胡蘿蔔,同時拼命挑起爭端、製造噱頭;球員則為了自己的贊助費、獎金矛盾不斷,甚至大打出手。當「鯊魚」賽場上失去知覺醒來後,唸唸不忘的仍是自己是否拿到了那一百萬的獎金時,螢幕前的我們是否還有對於體育拚搏精神的感知?

「我犯了中年男子都會犯的錯,我花天酒地亂花錢,嚇走愛我的人,最近,我甚至不敢看著鏡子中的自己。等你們變老,一切都會離你而去……這是生命的一部份。知道你開始失去才會明白,你會發現生命也是慢慢累積,就跟足球一樣。無論是生命還是足球,容許犯錯的空間都很小。
早了或晚了半步,都是失敗;慢了或快了半秒,都接不到球,尺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每場球的分分秒秒都會出現,我們球隊會合力攻下每分每寸,我們不顧一切,排除萬難,攻陷每一分寸,為那一分寸我們咬緊牙關。因為我們知道勝負的重要差別就在那每一分寸間,生死存亡的瞬間就在那每一分寸間!
任何戰役,只有願意拼死的人,才會贏得每一寸戰場,支持我活下去的原因是,因為我還願意為那寸戰場奮鬥——因為這是生命的真諦。」
只要是帕西諾的電影,自然少不了一段演說作為壓軸戲,而這段「球場上的每一寸」的賽前演說,在我看來可以算的是他最好的演說了。回想整部影片,恐怕數帕西諾這個教練角色最難了,上有老闆壓制,下有球員造反,還有一旁的媒體記者不斷煽風點火,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團糟。但是不是就意味著自己應該及早放棄或者隨波逐流呢?這段演說給出了答案——為了那身邊的每一寸拼到底,這不僅是球場法則,更是生命真諦!
整部影片可以說黑暗的地方遠遠多過於美好的一面,但最後能讓影片依然進入勵志片軌道的,也是這段演說。商業體育是有著很多很多難堪的事實,但是來到賽場上,當所有人為了那一寸而奮力拼搏時,一切便只有那最後的勝利才最為重要。而努力拼搏,團結合作,抓住機遇也正是生活的意義。
能將球場與生活,勝負與生命聯繫起來寫出如此震撼的語句,可見奧利弗斯通對於橄欖球這項運動的熱愛,這恐怕也是他為什麼會拍一部反其風格的商業片的緣故。但對於不按常理出牌的斯通來說,正正經經得拍一部商業勵志片實在是不能忍受的,所以他會大爆商業體育的黑幕。而最後以勵志俗套結尾,與其說是對於商業的妥協,不如說是他對於自己那份熱愛這項運動的心的妥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