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星球大战第三集:西斯的复仇/星球大战前传III:黑帝君临(港)

7.6 / 846,367人    140分鐘

導演: 喬治盧卡斯
編劇: 喬治盧卡斯
演員: 伊旺麥奎格 海登克里斯坦森 娜塔莉波曼 伊恩麥卡達米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姜峰

2010-02-10 04:32:32

《星戰》系列為何在中國受冷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05年5月,電影《星球大戰》六部曲的最後一部《西斯的復仇》於全球上映,這距離該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已有28年之久。與世界各地為數眾多的「星戰迷」們紛紛享受這最後的狂歡所不同的是,中國觀眾對這部被西方人視為經典的科幻大片表現出了一如既往的平靜,或者說,中國觀眾從來就沒有對《星戰》系列電影著迷過。
    這令發行公司很納悶,為什麼在西方國家每逢《星戰》系列新劇上映時都會引發國內的員工請假率上升近20%,而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卻始終沒有形成龐大、固定的觀眾群和「星戰迷」?為什麼《星戰》系列這種誕生於1977年並歷經多少影人的精心雕琢才鑄就而成的電影史詩,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和認知程度竟不如影壇新貴《哈里波特》系列和《魔戒》系列呢? 為什麼當《星戰》系列對西方的文化影響早已遠遠超越一部電影所涵蓋的範疇,甚至被美國總統雷根用來命名戰略飛彈防禦計劃的時候,在中國市場卻仍被打著「好萊塢大片」的標籤與其它普通商業製作為伍呢?
    如果從時間上來看,可以這樣解釋:奠定《星戰》系列在影史上地位的前三部影片主要拍攝於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於國家並未引進,所以中國觀眾錯過了《星戰》系列橫空出世的黃金期。如果從影視藝術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找到《星戰》系列電影的許多瑕疵,比如故事情節相對單薄,人物形像有欠細膩,前三部的電影特效現在看來已經過時,後三部的特技雖華麗但是在當今電影產業已算不得新鮮。但這些都無法解釋《星戰》系列在西方所產生的巨大而持續的文化影響力——為什麼《星球大戰》六部曲已經成為西方人心目中關於夢想與冒險的神話,但在大多數中國觀眾眼裡卻還只是一場由電影特效堆積起來的熱鬧而不知所謂的魔術把戲呢?
    看來要想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從中西文化差異的角度來解讀。其實,以太空為題材的科幻影片在中國市場一直屬於偏冷門的狀態,這與中國觀眾的文化接受直接相關。在筆者看來,《星戰》系列電影在天馬行空的藝術想像背後體現的是西方人對未來進行太空探索與冒險的渴求,是海洋文明所孕育出的西方文化對在外太空展開新一輪「地理大發現」的本能衝動。而中國傳統文化是深受大陸文明或者說農業文明影響的,國人在基因里似乎缺乏一種冒險精神,正如《漢書》里所說的「安土重遷,黎民之性」。性格上呈現內向性的國人對擴張、探險、殖民等概念向來是不感冒的,於是也就無怪乎中國觀眾對外太空冒險之類的電影題材提不起興趣了。
    中國在歷史上很早就萌生了農業文明,農業產業的特性就要求人在一塊土地上穩定地、有規律地進行重復生產,而且農業勞作相對於遊牧、漁獵而言更加安全,收入也更穩固,恰恰中國又有面積廣闊的土地可供耕作,這就造就了中國幾千年農業文明的輝煌,也形成了中國人在民族文花上的內斂、平和、安土重遷、講究循規蹈矩和與世無爭。此外,在政治上中國很早就在東亞大陸實現了統一,「大一統」的觀念深人人心,所以每逢分裂時期,政治家們都將再次實現中國大陸版圖的統一作為終極目標,而很少想過向海外擴張,那些試圖向大陸以外地區用兵的往往都是歷史上所謂的窮兵黷武的暴君。再加上中國地理環境的影響,東邊是大洋和孤島,西邊是荒沙和山脈,南邊是濕熱的密林,北邊是荒涼的高原,這都限制了中國人向周邊地區的進一步發展。所以以上經濟、政治、地理、文化的諸多因素使得中國文化具有典型的大陸文明和農業文化的特徵,使得中國人安於大陸的富庶安定,而缺乏向佔地球三分之二的海洋進軍的雄心和眼界。相較中原地區而言,廣東、福建等臨海身份的居民就具有相對較強的冒險精神和重商意識,今日遍及海外的華僑中也多出於閩粵。儘管在鄭和時代中國就具備了征服海洋的技術條件,但歷史的天平還是傾向了西方,它們創造了人類近代百年海洋文明的輝煌。歷史給了中國機會,但中國卻很遺憾沒能改寫歷史。
    反觀西方世界。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就提出了「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這一海權論的最早論調。無論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希臘還是近代的發端英國,由於季風性濕潤氣候,使其土地很不適於農業耕作,再加上歐洲許多國家國土面積本來就狹小,且不少國家就建立在島嶼上,航海與河運條件極其便利,因此在歐洲很早就出現了海上貿易與海洋文明,並由此形成了西方人在民族性格上的外向、開放、好戰和探索精神。同時,基督教所宣揚和鼓吹的殉道和冒險精神以宗教的名義進一步增強了西方人在血液里渴望擴張的野心,歷史上伴隨著西方殖民者腳步的往往是一批勇敢而狂熱的傳教士隊伍。1620年,搭載著102名清教徒的五月花號從英國起航,成為了外來移民駛往北美的第一艘船隻,也見證了未來一個國家的誕生。在這個國家的西部大開發中,又是一群一無所有的牛仔沖在跑馬圈地的最前線,演繹著一個個充滿了自由、冒險的西部故事。談到這裡筆者不禁想起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筆者曾擔任對外漢語教師,授課對像是美國一所大學的本科生,猶記得一位老師向我們傳授教學經驗時說到美國人極其喜歡「adventure」(冒險)這個詞,於是我跟學生談起中國之行時常用「China Adventure」的表述,事實證明學生們一聽到這種說法就會變得異常興奮。
    物換星移,隨著上世紀中葉太空時代的到來,西方人對於海洋的夢想與探索也隨之延伸到了無邊無際的宇宙星空。《星球大戰》中許多外太空星球的稱呼前都有一個定語——colony(殖民地);而片中那形態各異的宇宙飛船恰似大航海時代麥哲倫、達伽馬所駕駛的一艘艘承載著勇氣與野心的海船;劇中主人公「千年鷹號」宇航船船長索羅的性格和經歷就是好萊塢西部片中典型的美國牛仔形像在科幻題材中的復活;貫穿整個《星戰》系列的一條主線就是盧克所領導的銀河系共和國抵抗組織最終戰勝了西斯大帝的獨裁帝國,這與西方主流意識形態是切合的,也符合好萊塢電影向世界輸出西方主流文化價值觀的一貫準則,無非是換了個華麗的外殼而已。所以,《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代表著一種探險、擴張的文化,它對於太空的探索、冒險與夢想折射出了西方文化外向、開放、尚武的特質,而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欠缺的。而這也側面解釋了為什麼像《魔戒》這樣以抵抗異族侵略、保衛中土大陸為主題的頗有「大一統」思想意味的電影能夠受到中國觀眾的普遍接受了。
    從《星戰》系列電影在中國市場的際遇,我們就可以讀出許多隱秘的民族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謂一語成讖,中國人的民族性格似乎就早已註定了中國近代百年的屈辱命運,而這種性格會不會影響我們民族的未來前程,現在不好說。隨著「神六」飛船的上天,中國在技術器物層面已經走在了太空時代的前沿,為了避免鄭和時代的悲劇重演,從思想和文化層面來看,國人是否已做好迎接太空時代的準備了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