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名媛教育--An Education

成长教育/少女失乐园(港)/名媛教育(台)

7.3 / 138,365人    100分鐘

導演: 瓏雪兒菲格
編劇: 尼克宏比
演員: 凱莉墨里根 艾爾菲摩里納 彼得賽斯嘉 多明尼克庫柏 羅莎蒙派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rlulu

2010-02-24 23:59:02

沒棗的粽子還是不是粽子?


我昨天吃了一個粽子,吃到最後發現只是一個江米糰子,別說千奇百怪的餡兒了,連一粒紅棗都沒有。今天一早就看了這個電影,跟又吃了一個沒棗的粽子一樣。
你說它不是粽子吧,形狀也對;你說它沒味兒吧,蘆葦葉也香得很正宗;你說吃它沒樂趣吧,也得費勁八拉扯得一手粘乎乎,樂趣絕不亞於那些帶棗的;可沒有棗到底還算不算粽子?! 我一直盼著看到一部真正的教育片——教育人學會面對自己和這個世界。可是事實上,我是看了90分鐘的江米。真沒棗兒。
那我們只好聊聊這些江米了——
■ 爹媽
什麼樣的爹媽造就什麼樣的孩子。珍妮的爹勢利財迷而又在獨掌家中大權,珍妮的媽早些年也文藝過來著,後被老公無情打壓。不必擔心這種家族模式下的孩子入了下流,但也絕成不了奇才。
珍妮代表著很大一群行屍走肉的孩子,當好學生的時候當得行屍走肉,嚮往物慾的時候也嚮往得行屍走肉。藝術卻不崇高,單純卻不純潔,勇敢卻不誠實。
當她聽到大衛說上過牛津欺騙了她的父母時,當她幾次聽到「海倫姑媽」時,當她了解了大衛的錢是怎麼來的之後,珍妮都選擇沉默。她無非是和她的父母一樣見錢忘義並且沒有是非觀念的小人。因而她哪有資格去指責父母?!上當受騙的人不只她一個,父母比她對大衛知道得更少,或者說是被騙的更多。如果她能及時跟父母討論,父母未必還會把女兒推向這樣一個男人,哪怕他再有錢。
是的,爹媽錯了,錯在急於鉤個金龜婿;而珍妮卻大錯了,大錯在竟然無視於自己人品問題,而以為自己無非是想找條生活的捷徑而已。還是那句老話,蒼蠅不叮沒縫的蛋。如果大衛是主犯,那她至少是個從犯,受害人也是她和她的爹媽。
■ 男人
他們在想得到什麼時都很有辦法,在想拋棄什麼時也都很有決心,並且知識面越廣的就越得心應手。真的,這隻取決於知識的廣度,而無關深度。藝術大部份時候都只被當成搭訕的幌子用。既然是幌子,要那麼深幹嗎?
不是有句話說男人有錢就變壞麼,其實有錢就變壞的男人,沒錢的時候也好不到哪兒去。錢不過是個催化劑或者導火索。能有多少男人是靠道德和人品征服丈母娘的,大部份還是得靠房子靠車,情有可原是因為沒有爹媽不希望女兒出嫁後衣食無憂,所以這套真的很管用。所以男人通常更願意女人提出更具體的物質要求,而不是精神的。因為那樣也更好實現一些。
大衛完美熟男的形象,在開車逃離的那一瞬間坍塌。如果說珍妮的父母自私,珍妮更自私一些,那大衛就是自私到令人髮指。和很多男人一樣,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還是看著別人家的鍋。這不僅僅是大叔和小蘿莉的問題,那些現在乳臭未乾的小年青十幾二十年後未必是什麼好鳥。既然天下烏鴉都一般黑了,不如挑個誠實善良又勤勞肯乾的烏鴉。
■ 欺騙
從珍妮身上我們能看得到,如果一個女人的一生必須經歷傷痛的話,還是早點好。傷好得快,之後做一切改變也都還來得及。但是在日後所有歲月中,必需要正視自己的過去。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過去,還想讓誰來尊重你的過去呢?!當珍妮再看到艾菲爾鐵塔時,再看到柏恩-瓊斯的藝術品時,甚至再想起17歲生日時,她會什麼也想不起來嗎?!如果不能真正淡然地面對,這些謊話只會在更深處埋下了種子。天知道它什麼時候發芽結果,天知道會為帶來什麼。我看到有人評論說這才是真正的成熟。好吧,如果真正的成熟就是欺騙的話。
她不能否認大衛拉高了她的LEVEL,不能否認她對藝術的很多真實體驗都來源於這段錯誤的愛戀。如果沒有這些,她還真未必就吸引得了她如今的枕邊人。她以後無論說多少謊來隱瞞這一段歷史,被欺騙的只有別人,永遠欺騙不了自己的心。
■ 結尾
這個結尾就像當我證實真的沒棗後就扔掉的那一部份粽子。
電影一開始給人們畫了個很誘人的問號,讓人們內心無限癢癢。隨著劇情一層層被剝落,好容易盼到最後一張紙,上面卻寫著兩個大字兒——「撓撓」。
錯了嗎?沒錯!管用嗎?管用。可解癢的祖孫傳密方要真就是這個,那還用得著費這麼大勁包180層紙外加絮叨一個半小時嗎?!
做錯事情不是不可以,卻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倒更希望看到的結尾是,珍妮因為她的錯誤再也沒法去大學學習,但她在掏糞工人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同時又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高了自我修養的同時,再獲得破格錄取的資格,然後她再放棄資格,用自己的錢再次去了巴黎,在鐵塔面前若有所思。哇哈哈這樣片子就有意思多了。真正有骨氣又有能力的人,不會只靠學校去領悟生命的真諦。

當然嘍,我看我們還可以再輕鬆點,直接把該劇當成植入故事情節的牛津大學廣告宣傳片兒。演員俊美程度、畫面、原聲,都頗可圈可點。
這麼說下來,原來粽子實在沒棗也不是不行,但江米就必需要是好江米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