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宋燕

2010-03-01 01:32:17

每個人都有病


馬克思有被叫做Asperger的與人交往障礙的病,瑪麗經常被人嘲笑不知道該怎麼辦,她的鄰居患上了「恐外症」不敢出門,她媽媽酗酒,爸爸除了工作只喜歡做鳥標本,她結婚了,丈夫戴民後來爬了斷背山……
每個人的四週都是一片鴻溝,需要一道橋來拉他出來。
馬克思是瑪麗的那道橋,他慰藉了沒有朋友的、總受人嘲笑的、沒有自信心的瑪麗的心,還教給她如何應對這個世界,因此,他成了瑪麗的心靈支柱,當他厭憎瑪麗時,瑪麗的天塌了;戴民的筆友是戴民的那道橋,他幫助戴民溫和地待在這個世界上,當瑪麗陷人人生低谷開始酗酒之後,戴民投向他的筆友去找那片安寧的天空,為此甚至改變了性傾向。這道橋是這麼的重要,以致於我們可以用前途命運去換。
人的脆弱真是可見一斑,這麼多人無法自己獨立地站在這個世界上,與世界相處。人類征服了野獸、山川、洪水、自然災害,卻在同類面前無能為力。
大家都病了,得的是文明的病。我們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沒有什麼,要在他人的眼光中評價中找到這些。人人都在努力讓自己符合標準,花樣百出的標準——你要美、你要瘦、你要風情萬種、你要無懈可擊……做不到時就會恨自己,折磨自己。你以為那些在報紙雜誌上給人做標竿的人沒病嗎?他們拼命地顯示自己成功的人生、優雅的生活方式、豐富的業餘愛好……不過是為了讓別人說一句「你做對了」來撐住自己的信心,這和瑪麗需要馬克思的肯定與支撐沒什麼不同。
在最後馬克思給瑪麗那封表達原諒的信里,馬克思的原諒雖然與瑪麗犯的錯邏輯上不很直接因果,雖然來得有些突兀,但它的確是整部影片想表達的主題:「我曾經想成為每個人唯獨除了自己」。我們恨自己,恨自己的無能,恨自己沒有處處符合要求而成為完美的那個標竿,我們想成為別人,以為那是對我們的拯救。殊不知人人都有病,成為了別人,不過是成為了另一個病人,噩夢猶在。因為我們患的,是迷失的病,是社會的病。
馬克思有Asperger,但其實,他是後來正常了的那個人。在他試圖融入社會失敗後,他選擇了無視社會,過自己的人生。他中獎了,有錢了,卻沒有因此以為自己變光彩、變正常,他只取自己需要的,其他的都送給了別人。小時候,他以為變成別人就會解決他的問題,44歲之後的他不再這樣想了,他接受了自己,雖然孤獨卻坦然地過了餘生——也許,這是瑪麗在他身上起的作用,畢竟有一個人需要他了,畢竟他對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同類有能力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還是需要一道橋,也找到了這道橋,那就是瑪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