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隔離島--Shutter Island

禁闭岛/不赦岛(港)/隔离岛(台)

8.2 / 1,458,588人    138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Laeta Kalogridis 丹尼斯勒翰
演員: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馬克魯法洛 班金斯利 艾蜜莉莫蒂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10-03-02 15:52:55

1954:過往如鬼魅


二戰結束後四年,本在亞洲地區穩操勝券的美國錯誤的估計了蔣介石政府的腐敗程度,華夏九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夕轉為赤色;1950-1953年的韓戰又讓美佬狠狠吃了游擊戰的虧,在共和黨議員麥卡錫的渲染下,美國全國聞赤色變,「共黨(commi)」一詞成了最好的人身攻擊手段,赤色恐怖在1954年達到了高潮。

就在這一年,聯邦法警泰迪(Leonardo DiCaprio)和初次謀面的同伴查克(Mark Ruffalo)坐輪渡來到了波士頓附近的一座孤島,調查島上州立精神病犯監獄的一樁離奇失蹤案。失蹤的犯人叫蕾切爾,因親手浸溺自己的三名兒女而入獄,卻趁夜在銅牆鐵壁戒備森嚴的囚室中神秘失蹤了。泰迪在蕾切爾床下的地板上發現了張寫著「4定律/誰是67?」的紙條,但監獄的主治精神病醫師約翰·考利(Ben Kinsley)卻聲稱自己一無所知,在泰迪看來,這位考利大夫根本就是個名義上配合調查,暗中卻處處阻撓的嫌疑犯。是時恰逢颱風襲島,風雨交加中,泰迪向查克交了底:他此次上島,名為調查人犯失蹤,實際上卻意在兩樁公案:一是查找因縱火而燒死泰迪老婆德洛麗絲(Michelle 威廉斯)的公寓管理員,二是查明島上監獄利用精神病犯人進行人體實驗的真相,作為當年自己沒能在二戰中及時拯救罹難猶太難民的心靈補償。

1954年,泰迪懷疑美國政府用精神病犯人秘密進行科學實驗並非偶然。作為五十年代美國最強音的麥卡錫主義,對內最顯著的特色是對人權的肆意踐踏,對外則直接導致了美國內閣亞洲政策的僵化,間接將美國引入了六十至七十年代越戰的泥沼。恐懼,是美國五十年代回憶最強烈的整體氣氛:忠誠止於背叛,信任亡於欺騙。而那座風雨飄搖陰森可怖的禁閉島簡直就是整個時代的陰鬱化身,你說泰迪調查真相也好,說他是無謂掙扎也罷,這都是美國曆史上一段抬不起頭來的灰色歲月,上島容易,下島何其艱難!

懸案的解密過程當然是吸引人的重點,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老馬丁營造出的那種哥德式陰森抑鬱的氣氛。畫面整體暗灰,從泰迪和查克上島開始,就是鴿灰的天,瓦灰的海,銀灰的風衣,還有嗡嗡作響敲擊人心房的低沉管樂。監獄內逼仄的囚室,陰暗的燈光,潮濕的地面,人物詭異的眼神,諱莫如深的對話,都讓人不由自主的心驚肉跳。影片中又多風雨交加的場景,黑森森的礁石和慘白的海浪泡沫,簡直壓迫得人要發瘋!

片中所提到的對暴力傾向嚴重難於控制的精神病人進行腦葉摘除手術(lobotomy)也絕非聳人聽聞。我有一位好友的叔叔就曾接受過這種治療,據朋友描述,因為手術切斷了腦白質的連接神經,她的叔叔在相當程度上喪失了情緒波動的能力,人變得無喜亦無憂,行屍走肉。

影片的結尾是個看似開放式的雙關語,形如楔子,讓人對泰迪「野獸般活下去,還是像好人般死去」的問題困惑不清,反覆思忖;但《禁閉島》並非《潘神的迷宮》那樣採取兩線並行相互交織的開放結尾故事,一切的線索跟提示環環相扣,指向的只有一種真相。對泰迪來說,過往如鬼魅,真相是他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輕;而對美國五十年代的歷史來說,真相就是禁閉島本身,就是獄警那番暴力崇拜弱肉強食的自白,是純真的破產,理想的幻滅,是一個更加陰霾恐怖,迷霧重重的六十年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