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吸血鬼 [1979]--Nosferatu [1979]

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魔鬼诺斯法雷图/吸血鬼

7.4 / 40,566人    107分鐘 | USA:96分鐘 (theatrical version)

導演: 韋納荷索
編劇: 韋納荷索 布萊恩史扥克
演員: 克勞金斯基 伊莎貝艾珍妮 布魯諾甘茲 Roland Topo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揚花點點

2010-03-05 00:55:20

Dracula三個版本的視聽風格


     自1897年愛爾蘭作家Bram Stoker的《Dracula》出版以來,多國都曾在不同年代將這部哥德作品改編成電影。注入了改編國家民族特色的Dracula亦屢獲新生,成為全人類、起碼是西方共享的經典惡魔,由其衍生出的吸血鬼題材電影更是難以繞過他的形象和古堡式巢穴。但忠實原著改編的電影內容萬變不離其宗,於是也只能在角色塑造、氣氛渲染等影像風格和視聽語言上下功夫。

 

     1922年,德國,茂瑙版,無聲,《諾斯費拉圖》(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恐怖片取勝於音畫同一所製造出的驚悚效果,缺失現場音效所強化的一驚一乍,驚嚇程度無疑少了幾分。而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才誕生,《諾斯費拉圖》僅有管弦配樂。同時,20世紀20年代正值德國表現主義大行其道的巔峰時期。德國導演茂瑙深受影響,把握黑白影像的強烈對比,佈景怪異,造成一定程度的視覺衝擊。

     不過,領略過盧卡斯那工業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的產物、再到CG技術、直至現已等閒的3D技術的當代觀眾回首幾乎百年前的恐怖電影時,除了研究其對電影語言和風格的探索的價值外,源於真實生活的電影背後的傳說無疑更具吸引力。

 

 

     1979年德國,赫爾措格版,《諾斯費拉圖:夜晚的幽靈》(Nosferatu: Phantom der Nacht )

     從片頭引入無言的乾屍開始,就帶點史雲梅耶這另類導演的詭異味道。隨著電影的發展,整部電影的感情色彩基調更像畢卡索「藍色時期」的畫作,尤其像那幅《人生》。藍色無處不在:Jonathan與Lucy分別在即,在海灘漫步,淒風苦雨的瘖啞藍;Dracula為Jonathan打開大門,後景室內濃烈的藍;Dracula夜間游弋在甬道,黑暗的身影后幽暗的藍;被石頭城堡擠成窄縫的微藍蒼穹……在顏色方面首先營造出難言的陰冷沉鬱之感。

     赫爾措格擅用極具紀錄片風格的長鏡頭拍攝德國荒無人煙的森林,石山,城堡殘垣,把電影渲染成日耳曼本土傳說般,透著冷靜的恐怖。固定的空鏡頭內風雲乍變,如伯爵幽幽的凝神,無語問蒼天。音效多使用自然音,獵獵風聲和不絕的狼嚎有種與現世抽離的悽厲;音樂則配以無伴奏女聲或男聲合唱,完全覆蓋了同期聲,以突出宗教和神秘主義氣氛。赫爾措格在構圖上繼承了德國表現主義風格,通過燈光將羸弱的Dracula的魔影投射在牆壁和民居的外牆上,放大至覆蓋了螢幕大部份,顯得夢魘般陰森。同時,道具細節也盡顯匠心,無處不詭異。

     該版最大的遺憾就是Dracula的尊容:標誌性的獠牙竟長在門牙位置。弄得伯爵像個齙牙的、受盡欺凌的羸弱小孩,喜感有餘貴族氣質卻蕩然無存,還不及1922年版聳著肩佝僂著背、冷不防閃出的Dracula冰冷。與之相反,阿佳妮的哥德妝頗為成功,一頭濃密黑髮的襯托下皮膚愈顯蒼白。

 

 

     1993年美國,弗朗西斯·科波拉版,《驚情四百年》(Dracula)

     輾轉到了美國的Dracula落入科波拉之手,總算沒有所託非人。慣於大場面中營造大氣勢的科波拉比起前輩的兩部作品,突出了悽美的愛情主題。開場就前所未有地鋪墊了Dracula淪為背叛上帝和光明,活在黑暗永受詛咒的生物的前世因。該片遵循線性結構敘事,情節緊湊,戲劇元素豐富,加之好萊塢式的華麗編排,從服裝到古堡等場景的復古設計,包裝出真正貴族的Dracula,並為他和Mina的無奈之戀抹上浪漫之色,使伯爵迷終於完整地在極大的視聽滿足中再次享受經典的哥德故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