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水圍的夜與霧--Night and Fog

天水围的夜与雾/NightandFog

7.1 / 409人    Hong Kong:122分鐘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張經緯
演員: 任達華 張靜初 羅慧娟 覃恩美 嚴秋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mber

2010-03-05 15:14:07

不會停止的「殺妻」之道


此評論涉嫌三觀不正
心智未成年者慎入

        一直以來我都對「殺妻」這種行為抱有十足的興趣。與「殺妻」不同的是,大多數選擇殺害丈夫的妻子往往是為了反抗被施與的暴力或精神折磨,在重壓之下不堪忍受而選擇殺戮。但我們在殺妻的種種案件中卻發現,殺人的丈夫在家庭關係中是處於絕對的主動地位,而被殺的妻子依然是從屬、弱勢的那一方。簡而言之,「殺夫」是反抗暴力,而「殺妻」則是徹底地執行暴力。
        這裡就要說到眾所周知的兩個著名的「殺妻」案例:顧城和辛普森殺妻案。
        顧城和辛普森,一個是中國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一個是前美國著名橄欖球星,一中一西,一文一武,彷彿八竿子達不到一塊的兩個人,卻有著諸多的共同點:
1 極度以自我為中心
        顧城,這個不不消多說,大家都知道此人其實完全可算作一名合格的精神病患者。為了尋找他臆想中的烏托邦,他攜妻移居紐西蘭激流島,這個決定下得無比突然,他沒有跟任何人商量,包括他「攜走」的這位妻子。當然我們不能指責他這種強制性的「夫唱婦隨」,因為他是一個純潔的懷抱理想的「藝術家」,而這個藝術家當年在追求他的妻子謝燁就已經顯示出了他十足的強迫精神。同時他還自戀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妻子必須對他絕對服從並全神貫注地痴迷他照顧他,哪怕是他們的兒子也不能分走她半分注意力——實際上他根本無法忍受他夢想的烏托邦中有另一個男性存在,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我是一個王子,心是我的王國」,如此坦誠地公告天下在他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他是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形象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的——面對這樣泰然且昭昭的自戀,你拿他有什麼辦法?
        辛普森的自我中心的表現欲比之顧詩人,絲毫不逞多讓。在他還是橄欖運動員的時候,他就十分享受那種時刻被關注的感覺。鎂光燈與眾人的敬仰崇拜讚嘆聲完全充斥了他的生活,也構築起了他的精神世界。他自認為自己是天生的明星,在退役後仍然頻繁出沒在電視、雜誌、螢幕中。為了將他自己這種天生做明星的天賦發揮到淋漓盡致,他把表演作秀和帶到了法庭上,無論是被控謀殺還是被控持槍搶劫的法庭現場,他都沒有忘記自己的真正職責:他不僅僅是疑犯,他更是眾人矚目的焦點。甚至在殺妻案過去了十幾年以後,他還出了一本十分真實的自傳體小說來譁眾取寵博人眼球。
        此外,兩人的以自我為中心還體現在他們對妻子的佔有慾上。兩起殺妻案都是發生他們發現妻子與其他男人有染之後,瘋狂的佔有慾摧毀了這兩個男人僅存不多的理智,導致了慘劇的最終發生。但最諷刺的是,他們要求自己的妻子對自己忠貞,但自己卻又琵琶別抱,顧城甚至將他的情人英兒接到島上與他和妻子同住,並要求妻子和情人也互相愛慕。這樣扭曲而自私自利的「單方的貞潔」也是這兩個男人的一場徹頭徹尾的自戀式喜劇。
2 巨大的心理落差
        一個成天幻想著自己是天地主宰並極力想要鑄造出一個理想的沒有任何缺陷的夢幻島嶼的詩人,在面對情人與人私奔、妻子產下了他的兒子、鄰居家的狗咬死了他養的雞這一連串的重大變故後,終於感覺到烏托邦離自己是越來越遙遠了。在他原本的規劃中,這個完美的夢幻島應該只有他一個統治者,他既是憂鬱而尊貴的「小王子」,也是那被嬌慣在溫室中的「玫瑰」,他的妻子、情人包括他飼養的牲畜都是臣民。與此同時,他的妻子也應該充當他母親的角色,要把他當成尚在襁褓中的嬰兒一樣無微不至地照料他。但這一切美夢紛紛被打破,他的領土上出現了男人出現了狗,這些他無法操控的暴徒奪走了屬於他的東西,他不再是唯一的獨裁者,這無異讓他從天堂跌入了地獄,他的整個精神世界幾乎都要塌陷了。
        而辛普森的死穴,在於流行的腳步實在行走得太快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他作為一個年華逝去的已經過氣的中年男人,自然已不再享有七十年代他的巔峰時期那麼多的曝光率與被關注度。這對一個視閃光燈為生命的男人來說,是一個多大的打擊?他不再是球場上英姿勃發的明星球員,也不再是眾多美國少女心目中的夢中情人,這是多麼難以忍受的一件事?可惜辛普森不懂古詩,不然也要自怨自艾地吟上一句:「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3 暴力傾向
        也許在眾人心目中,顧城這樣一個以「王子」自比的清高的手不能提的詩人,要舉起那把殺人的斧子,是經過了漫長的心理掙扎的。但是,顧大詩人的暴力傾向是早早就顯露出來了:在沒有定居在激流島之前,他就強迫謝燁流掉了腹中的胎兒,後來謝燁再度懷孕並將孩子生下來之後,他又強迫謝燁將自己的親生子送給當地土著去養;每當他心情煩躁或是發現妻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兒子身上時,他就忍不住要對幼子拳打腳踢一番;為了報復那條咬死他的雞的狗,他在農場周圍下毒;因鄰居抗議他的養雞場污染環境,法院裁定必須關閉養雞場,顧城便持刀將所有雞的頭砍下來送到當地政府......在顧城舉起斧子砍向謝燁的時候,不知道這位一直任丈夫予取予求的賢妻有沒有感到驚慌,也許她早就等著這麼一天的到來,因為在他們結婚的第一天,就曾約定好,要一起去死。顧詩人的最後一次暴力,不過是成全了他們當初的諾言。
當辛普森開始意識到連自己花樣繁多的緋聞也只能佔據八卦雜誌一個小角落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修身養性做出一個準退休的姿態來,而是挖空心思地對自己家庭生活作出拷問:他和妻子妮可.布朗從1978年同居到1989年為止,已經共同生活了十一個年頭,這十一年來,辛普森除了貢獻出一對兒女的精 子以及多次外遇,並沒有任何值得被記錄的地方。與此同時,妮可又因為他的外遇問題總是與他爭吵不休。事業家庭兩不如意的辛普森決定重拾自己優秀運動員的身份,只是這一次,他並沒有重新拿起橄欖球,而是當起了一名出色的拳擊手。終於,他又如願以償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但是他並不滿足,他不斷修煉,在幾年之後,作為一名狙擊手重新出發。在俐落地幹掉前妻與她的情人之後,他愈發沉迷進了槍彈的世界,持槍搶劫乃至綁架,這可比什麼交通肇事要閃亮多啦——當然,他最成功地一次射擊,依然是那場被人唸唸不忘至今的殺妻案。

        說到這裡,再回過頭來看這部根據04年轟動全港的真實殺妻案例改編的電影。且不說導演、編劇、攝影、剪輯、演技等等這些,只看片中殺妻的男主人公李森,是否也符合以上幾個特點?
        家中吃什麼都要由他決定;不准妻子出去工作;不顧妻子感受的虐待式的性 愛;總是懷疑妻子與他人不軌;動輒就將妻子揍得鼻青臉腫;沉迷在過去的「輝煌歲月」里,炫耀並洋洋自得;生活窘迫就責怪時運不濟;接受兒子的供養卻又裝模作樣;在妻子的老家用棒棍打死一隻狗......這樣一個男人,若只單純用變態或精神病來概括實在是有點太過籠統。但是不這樣歸結,難道要開誠佈公公示天下,得了吧,男人就這副死德性,這社會就是這幅死德性,這愛情婚姻就是這幅死德性?
        於是我又想起了歷史上的另一位殺妻名人——英國國王亨利八世,這個博學多才且精通吃喝玩樂的花花公子,與以上這些「殺妻達人」們的唯一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只可以殺一次妻子,但他可以殺了一個殺二個,因為他的王國,可不是臆想的。
        順便勸奉一句生活在家庭暴力中卻無能為力無法擺脫的女性同胞們,應該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秉持先下手為強的政策,與其被人殺掉,還不如先殺掉別人,反正已經是強途末路,不同歸於盡不痛快。而且好處是顯而易見的:1、在有家暴的前提下,妻子「殺夫」或許可被算作自衛而輕判,且社會輿論也會偏向弱者這一方;2、有孩子的更要注意啦,你先動手,還可以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呢,所以為了保衛孩子,堅決舉起你手中的武器吧!

 金像獎也該還任達華一個公道了。
《夜與霧》雖然比不上《日與夜》,比個《赤壁下》還是夠了吧,怎的連個最佳影片都排不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