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雙面驚魂--Don't Look Back [2009FR]

不要回头/不可追忆/双面惊魂

5.9 / 5,840人    France:111分鐘

導演: 瑪莉娜德范
編劇: Jacques Akchoti 瑪莉娜德范
演員: 蘇菲瑪索 莫妮卡貝露琪 Andrea Di Stefano Brigitte Catill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漩公子

2010-03-08 07:34:11

無責任亂解:順敘故事是這樣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珍妮八歲死於車禍,她老媽(銀髮短髮的那位)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也好,出於私心也好,擅自把瑪利亞當作珍妮替代品來養,給她洗腦,也給所有人洗腦:死的是瑪利亞,不是珍妮。
    人是不能變成另外一個人的,為了變成珍妮,瑪利亞硬生生地幻想自己是這樣的眉眼,金色的頭髮,淑女的舉止,甚至有著寫作天賦---這樣強烈持續的幻想下,瑪利亞小朋友人格分裂了,真實的她一直躲在這個人格面具下,逃避她無法面對的現實(好朋友死在自己旁邊,被迫和家人分離,和死友母親當作替代品……)
    心理學上講,這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起作用的表現,如果直面現實的悲痛,讓人實在是無法承受的話,自我保護機制就開始工作了,方法很多,常見的就是這個:人格分裂。

    然後,為了持續給予自己安全感,或者說潛意識裡的自我對情感的需求是無法改變的,瑪利亞把珍妮的母親想像成自己母親的樣子,結婚對象也想像成家鄉男人熟悉的模樣,譬如她哥哥(為什麼是她哥哥,我倒不覺得是亂倫心理根源之類的,我覺得是因為八歲之前他最熟悉的適齡男人樣品就是她哥了,電影裡這點我覺得做的很細緻,人物心理分析太tm的精狠准了),生的小孩兒也長成自己家族人種的樣子、房間佈置也用老家類似的風格。

    雖然多年過去,瑪利亞用這種保護機制活得相安無事,她也一直在人格面具的庇護下順利逃開了真實的自我和當年的慘事。但由於小說的失敗,讓壓抑的自我又再次浮現,無處可逃的問題還是得面對了:這個會寫小說的珍妮真的是我嗎???我是誰???影片用八歲時的瑪利亞不停地出現騷擾蘇菲扮演的珍妮人格來表現瑪利亞的這用心理波動。


    
    也就是說,變臉也好,傷疤變形也好,空間扭曲也好,最後她漸漸變小也好,都是具象化地表現她的心理變化,這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也是重要的資訊傳播手段,導演他,只是想講清楚這複雜的心理變化吧!牛的是,他也真的表達清楚了!或者說表達得太細緻太入骨了!我都不得不懷疑導演或者編劇是有切身體會嗎!我如果不人格分裂一下下哪裡知道這麼詳細的感受哦?

    反正好多隱喻按照這個思路去想,就知道導演想說的是啥了,最後一幕就是瑪利亞最終認清了自己是誰,也安然和自己分裂出來的人格共處了。


    p.s.我喜歡的一幕:按記憶尋回家的瑪利亞在歡快的彈唱聲中自在地舞了起來,鏡頭給的是特寫,強調,這是與生俱來的舞動,也是她最終承認自我的關鍵一擊,音樂果然強大……然後,我最喜歡的一幕來了,紅衣女子熱情的舞蹈,勾魂的眼神,暗示瑪利亞本來就是這樣的熱烈女子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