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滅--Runaway Train

暴走列车/暴走列车/亡命列车

7.3 / 23,377人    111分鐘


編劇: 黑澤明 導演: 安德瑞‧孔恰洛夫斯基
編劇: Edward Bunker Djordje Milicevic
演員: 強沃特 艾力克羅勃茲 蕾貝嘉狄摩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米飯.com

2010-03-09 03:36:08

記一個「印記」



多年前某個時候,當時學校在放寒假,外面下大雪,沒地方可去,只好待在家裡看電影打發時間。有那麼幾天,我就一直看碟片,看了又看,機器從早到晚連軸轉,除了一日三餐,其餘時間我都在不停地看片。從此烙下個毛病,就是在街上看到有人從放映廳出來就想吐。

當然也有些別的感受,像烙印一樣清晰。它源於那個時候看過的某部故事片。是一部國外(英國?好萊塢?)七八十年代的電影。有趣的是,那個片子從片名、導演到演員,甚至連劇情都統統模糊了,可它居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其實只是影片結尾部的一個橋段,一句援引自莎士比亞《查理二世》裡的話——「再兇殘的野獸也有一絲憐憫,但我沒有,因此我不是野獸。」

我清楚地記得電視上,一個如怒獅般的男人,站在飛馳的破舊火車上,他舉起雙臂,擂向落雪的天幕,發自肺腑的狂嗥,響徹山谷。火車頭噴著濃濃白煙撞向山崖……就是這樣一組鏡頭,粗糲,蒼涼。先是特寫,而後拉伸至全景。

它要表達什麼呢?對於當時還在上小學(初中)的我還很懵懂,為何它那樣清晰有力,如同呼呼掛風的攻城錘撞擊我的心臟。那個男人,為什麼在擊倒對手後那樣義無反顧地撲向死亡,彷彿那是他久違的故鄉,他張開臂膀要擁它入懷。那種力量是那樣逼迫人心,在我心中激起狂瀾。

王小波寫過一篇雜文,是海明威《老人與海》的讀後感。他在文章里寫到,這部簡單純粹到極致的作品,揭示了人性中強悍的一面。有趣的是,相較於這部我不知名的影片的殘餘段落,同樣是一個人物,一場搏鬥(至少是一種搏擊的姿態),展示一種震徹魂魄的力量。

「再兇殘的野獸也有一絲憐憫,但我沒有,因此我不是野獸。」在這一橋段中該怎樣重新詮釋它?何謂憐憫?野獸,為了果腹之需而殺戮,儘管兇殘,卻是值得憐憫的一方。因為上帝賦予它們生命,可它們不能自行決斷處置,即選擇怎樣活或不活。而人卻能通過自主行為決定自己的命運,使自己崇高抑或卑微。

我一直在想,十多年的一部老片的片斷,為什麼會如此強悍地打動我?那樣的場景:灑滿大雪、寒風呼嘯的雪原,那個目光凜冽的男人,面對死亡不羈的神色。那樣的時刻。突然覺得雖然作為一個赴死者,他卻絲毫沒有「可憐相」,他是梟桀強悍的化身,它放佛在昭示一個信念:從來就沒有什麼東西能阻擋來自內心的力量和對自由的渴望。

如今已經很少有影片能造成這樣的衝擊。以死的決絕,情緒和氛圍粗礪的宣洩,造成某種能量瞬息迸發,施於心靈之上,不僅僅是「視效的衝擊」。

直到截稿為止,才知道原來當時看的是這部影片,80年代的老片子。居然真是多國合拍的,主題真的與自由相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