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餘生的第一天--The First Day of the Rest of Your Life

余生的第一天/你余生的第一天/TheFirstDayoftheRestofYourLife

7.6 / 8,268人    114分鐘

導演: 雷米貝桑松
編劇: 雷米貝桑松
演員: 賈柯.甘柏林 Zabou Breitman 黛博拉馮索 馬可安德烈哥羅丁 皮歐馬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10-03-10 10:12:36

《餘生的第一天》:生活的滋味與氣息


(芷寧寫於2009年5月22日)
   關注家庭生活的法片總以細膩自然的筆觸暗湧出繁複微妙的情愫,在敘事時,每個生命體所需面臨的問題一個也不少,如生老病死、矛盾隔閡、迷失叛逆,卻都以相對淡然恬靜的手法真切再現,不激烈,不造作,也不故作深沉。
   顯然這些滋味也沒放過《餘生的第一天》裡的這家人,在導演雷米·貝桑松的解構下,故事呈現出可人的原味,有如微風拂過水麵,帶來些許漾開的波紋和水暈。演員的表演舒展自如,彷彿水過無痕,卻能將心緒的千山萬壑全景再現,如當家庭矛盾被激化或和解後,大都經由圍坐餐桌的這家人的幾句言語、幾個神情就已達意,頗有水到渠成之感。
   儘管借用家庭錄影帶的手法已被很多影片用過,然而用在這部影片裡似乎很妥當,伊始晃動的手拍就令專屬於家庭的暖暖氣流撲面而來,繼而主創們對生活細節的敏感度和再現功力便汩汩而出,其中不乏細膩動人之處。如父親羅貝爾(雅克·甘布林飾演)死後,母親瑪麗-讓娜(扎布·布雷特曼飾演)將他身前的工作載體——TAXI默默地罩起來;再如,母親獨自坐在副駕駛座上,將父親的吹氣腰墊置於鼻端下方,並打開塞子,心醉地眷戀著那裡面存有的丈夫的氣息……
   片中所述的家庭事件較瑣碎,所幸採用了靈活的光影語彙來梳理整合,如個人事件與家庭故事的交織並敘,表現主題意圖的畫面疊加,湧動情境的個性化對白,營造氛圍和心緒流露的應景配樂(順便一說,該片的OST不俗,既貼合劇情,還具備角色所經歷過的時代感),於是該片結構看似跳躍而隨性,實則內裡清晰,主要選取了五口之家生活中最重要的那幾天交匯呈現,並加以流暢的剪輯,使得影片內容充實且具有相當的觀賞性。
   在1988年8月24日這天,杜瓦爾家的長子阿爾貝帶著家中18歲的老狗去人道安樂,此時有著藝術家氣質的次子拉斐爾也剛18歲,小妹費洛爾在狗狗墳前說道:「沒有你,從此這個家再也不會像原來一樣了」。這話也像是對大哥阿爾貝說的,已工作三年的阿爾貝選擇了離家獨立生活。入夜,阿爾貝在小家、拉斐爾在老家,同時重複著電視播出的一部老西部片的對白,此時一段記憶被接入,少年時兄弟對此片台詞動作的模仿——這段充滿生活氣息的回憶,令影片頓時瀰漫出生活和感懷的味道。
   接下來影片跳轉至1993年12月3日,這天小妹費洛爾(黛博拉·弗朗索瓦飾演)16歲。這是註定晦澀的一天,費洛爾從女孩成為女人,卻經歷糟糕,大哥和父親起了爭執,還打了二哥……影片用一個頗具意味的場景表述了小妹彼時的心路,當她正要關上臥室門時,眼前幻化出了還是小女孩的自己站在門外看著她關上門,並在門外看到血從門縫底下溢出……這天,費洛爾在日記里寫道——「這是我餘生的第一天」。成長的苦悶和酸澀是必修課,現輪到了費洛爾,這不是化個煙薰妝、穿著頹廢就能輕鬆混過的時段。
   二哥拉斐爾也曾搬出去獨立過,在遭遇心碎後就撤回了家,在影片即將結束時終又搬了出去。許是該角色性格拖拉的緣故,他的歷程也在不同時段以倒敘或插敘的方式來體現,一見鍾情所得到的電話號碼,需得藉助多年後的陡然想起才能付諸實踐,然而打過去卻已是物是人非。祖父的去世和愛情的無望,讓拉斐爾頹然到差點「像個嬰孩」。
   有關母親的境況,其實一直出現在所有家人的每一天,只是對她於衰老的恐慌多了點表現。當然,她通過日記本了解到女兒經歷的章節,被拿捏的更為出彩一些,也是影片的動人處之一:母親從那些逐漸從明朗走向陰頹的文字里,從女兒隱瞞著的經歷中,如失戀、墮胎,了解到不被家人所知的費洛爾。而導演也將費洛爾的種種遭遇依次填充在同一個空間裡,每次出現都帶著深深的傷口或決絕的神情,其中母親猶如看到墮胎後的女兒席地對坐、落淚並無助地問她「要將它放到垃圾桶里嗎」的場景更為驚心。
   父親羅貝爾的故事也穿插在家人的每一天,而他的心結還淪陷於和自己父親的隔閡中,在老父親離世後,羅貝爾才發現了那份「明貶實愛」不善表達的情感,心緒產生了難以言表的變化,於是當長子婚事遭遇祖父去世,關於婚宴是否繼續的問題,成為了這家人最大的爭端。
   影片在最後一天裡著墨於羅貝爾,當開了30年計程車的他打算退休時,這位生於1945年的男人卻要以55歲的年紀離開人世了。就像生命中的那些如常和無常,羅貝爾和長子和解於去世前的四個月,次子此時也已走出了陰影,做起了餐廳葡萄酒推介,而這項品評紅酒的技藝曾是羅貝爾抱怨老爸不肯傳授給他的,老頭卻傳給了孫子。小女兒終於走出了苦澀,收穫了愛情,懂事地為父親送上護腰氣墊……
   似乎人類家庭總在重複著類似的戲碼,如代代必有的親子隔閡,有時候對子女難以講述的事,卻能和孫輩輕鬆談及,為人子女時,總討厭父母的出言貶低和強勢干涉,可一旦升級為父母就又不自覺地變得嘴苦且強勢,「家庭是扼殺感情的機器」,還是維繫親情的紐帶,實際上,兼而有之。
   有死亡必有新生,這是生命的規律,目送母親將父親的骨灰灑向大海後不久,片尾,費洛爾拿著驗孕筆,感觸良多,此時Etienne Daho的一首《Le premier jour du reste de ta vie》響起,歌曲親切溫和、略帶憂傷又蘊含希望,籍由觀影的餘味,能一直聽下去,直至字幕結束。
(若聽片尾曲Etienne Daho的《Le premier jour du reste de ta vie》,可去http://nicolew.blog.hexun.com/33002462_d.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