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血世紀--Daybreakers

嗜血破晓/猎血都市(港)/黎明时分

6.4 / 135,433人    98分鐘

導演: 麥可斯派瑞格 彼得斯派瑞格
編劇: 麥可斯派瑞格 彼得斯派瑞格
演員: 伊莎貝拉盧卡斯 威廉達佛 伊森霍克 山姆尼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carlett

2010-03-12 19:12:08

《嗜血破曉》:起來,不願做吸血鬼的人們!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觀影等級:B

文/scarlett

又是吸血鬼題材。
暮色系列之後,看過《生人勿近》。雖然很多人評價很高,但不是我喜歡的感覺。出於對恐怖片的偏愛,還是找到了這部電影。雖然沿襲了諸多好萊塢套路,但沒有失望。
愛看好萊塢電影的人都知道,他們總是在電影裡植入憂思。我們的電影考慮恐怖,就一門心思嚇死人,他們不,他們總要牽扯一些別的東西進來,這就是發散性思維和應試教育的區別吧。所以在吸血鬼題材最近大熱時,這種電影出來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在嗜血的外衣里,還像模像樣地拷問人性。
在這部電影裡,吸血鬼和人類的位置調換了,不再是少數派,成了當權者。人類作為珍惜動物苦苦求生。像《我是傳奇》?像《28周后》?也許吧,但主角不同,視角不同。不是窒息般的進場,而是直接呈現一個想像的世界,當吸血鬼當道,這個世界怎麼樣?不要再說恐怖片很低級,行行出狀元,我們那麼高雅,還不是整出個全盤鄙視的《孔子》?
吸血鬼當道,完全滿足了那些站在高位的人。從此以後他們不老不死了,再也不用擔心要幾年一次的換屆選舉,再也不用擔心繼承人的威脅,這些都不需要了。這個秩序最好萬萬年不變。唯一的麻煩就是,他們要靠吸人血而活。但是人被吸血以後,就要死的。所以人越來越少。沒有人血,吸血鬼就面臨著滅族的危險。其實這個技術問題到底成不成立,我也不知道,既然是沒有基礎的瞎掰,咱就姑且聽之,至少人家給了我們一個新視角。
變成吸血鬼的人,鬼性的劣根性會放大,但畢竟是從人變過去的,還是會有那麼一點點人性的希望。這是好萊塢的慣例。出淤泥而不染,這也是電影繼續拍下去忽悠電影票的希望,暗示觀眾,其實你是善良的。於是那個按照既定程序一定會出現的人出現了,他不愛喝人血,他克制自己,他更想做人,他要心跳,他渴望人生老病死,他尊重人生的規律。而且他還有個很救世的職業,研究替代人類血液的科學家,成功以後,人類就不用死了。真是哈利路亞,他居然也叫愛德華。看來註定愛德華先生將被人類生生世世意淫為吸血鬼的代名詞。人類的希望就懸在他身上。但是世界整體是黑暗的。大多數鬼是貪婪的。原來他老大要他研究替代品,只是想賺錢,人血還是會以更貴的價錢出售,只是為了給市場帶來一些推動價格增長的利好刺激。
怎麼辦?幸好咱們上帝是公平的。陽光可以消滅吸血鬼,但是在適當條件下,陽光還可以讓吸血鬼變成人。他成功了,但不如此,還找到了另外一種讓吸血鬼變成人的方法。但是前路慢慢。試問,如果你現在已經不老不死,權勢名利盡在掌握,你願意放手嗎?和《2012》一樣,這裡有錢人就能得到正常的人血供應,不管市場上的人類多麼稀缺。而窮人則只能在下水道裡面蛻變最後被捕殺,以免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不管是人是鬼掌控社會,金錢依然是通行證。這就是現實。所以,不要說恐怖片很膚淺,影片的好壞和題材無關,跟導演有關。
醜陋的世界,也還是會有溫情。咱們救世主之所以變成吸血鬼,並非他貪圖永生,而是他的弟弟,怕哥哥不變成吸血鬼,就被人殺了。所以最後,他還是為自己的哥哥而死。即便世界上只剩下幾個人,還是會有親情和信任。這是好萊塢的規則,不要放棄。所以結尾,三個孤單的人,帶著兩種變成人的方法,開始自我救贖和逃亡,也順利成章地為續集打響旗號。
我真的會像等待《黑夜傳說》系列一樣等待它的續集。因為它陰暗的氣氛,適當的噴血,還有人類何去何從的命運確實有那麼點吸引力。
世界末日的擔憂還沒走,吸血鬼的隱患又來了。總之好萊塢的電影人憂思甚重。其實都是子虛烏有,只是生活的壓力那麼大,用一些莫須有的重口味轉嫁和發洩一下,未嘗不好。
影片的救世主男主角還挺帥,當然續集如果能引進PP的美女就更好。如果你去看電影,會發現其中有個不願吸人血的小美眉非常可人,遺憾的是她變成中病毒吸血鬼後瞬間讓人頹然,真是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都化作斷壁殘垣,所以有機會就多多珍惜吧,美貌不外露,很快就不是你的了。

(Scarlett原創影評,轉載和約稿請聯絡 QQ;7463246 ;MSN:lovecqy@hotmail.com ;Mail:chen_qianyu@126.com)

附:影片資訊
片名:(嗜血破曉)Daybreakers
導演:麥可•斯派瑞 彼得•斯派瑞
演員:伊桑•霍克 威廉•達福 伊莎貝爾•盧卡斯
國家:美國
上映日期:2010年1月8日 中國
類型:科幻 、動作、劇情、驚悚、恐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