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母之路,歷史之殤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08年的德國影片[十一月的孩子]的故事在西德城市康斯坦茲與東德小城Malchow之間展開,時間跨越於1980年和2007年,以東德女孩英嘉前往康斯坦茲尋找生母的經歷為主線,隱現的是一個國家曾經28年的歷史之殤。作為一部以個人命運為切入視角的影片,[十一月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將重心留在了英嘉與母親安娜兩人的命運之上。而其後展入卻並未如何進行昇華的歷史命題,我想也許是關於德國民眾內心的一種情懷體現,感到更多的是創作者只是盡力講好普通人的故事的才華和意願。
情節以外,影片的攝影和配樂堪稱出色。頗具搖曳感的中景和近景鏡頭應該是出自手持攝影,感覺距離人物的內心更近。回述1980年情節部份畫質偏黃,鏡頭以特寫為主,攝影機的晃動更加頻繁,還形成了過度曝光的效果。配樂之處並不多,相似的樂章卻在影片中幾度適時出現,增加了影像的感染力。
這裡我想以一個次要角色展開,略微敘述一下故事中所體現的兩德命題。這個角色是影片中英嘉的好友史黛菲。英嘉離開家鄉Malchow尋母以前,這個女孩前往西德城市紐倫堡謀生。送別之時,英嘉戲虐地稱其為「西德小騷包」。而英嘉在康斯坦茲的尋母之路漸近尾聲之時,得知好友因無法習慣新生活而已經返鄉。在這個角色的身上,能夠看到柏林圍牆倒塌近20年後,歷史依然留在東西兩德之間的隔閡。
而影片中英嘉的母親安娜,因拋棄幼女抑鬱了12年後終於在康斯坦茲的一家醫院結束了生命。母親生前的醫生對15年後前來尋母的英嘉說:「對於你母親而言,柏林圍牆倒得太遲。」想起另一部德國影片《再見列寧》中的母親,也是在這一歷史時期死去的普通女性。
影片的感染力還來自值得稱道的表演。22歲的Anna Maria Mühe同時扮演母親安娜和女兒英嘉令人信服,尤其出色的是英嘉這個角色的詮釋。而男演員Ulrich Matthes此前扮演[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手下那位冷酷而絕望的軍官令人印象深刻,此番再次以精瘦而陰冷的形象(他那耷拉著的一隻眼皮讓我不由想起奧斯卡影帝Forest Whitaker)出演文學教授羅伯特,對英嘉情愫漸生的演繹卻讓人升起一絲暖意。
我認為影片最棒的一場戲,來自英嘉假裝病人與生父亞歷山大的見面。片斷中,認出女兒的父親裝作若無其事地背對病人,冷淡地詢問病情,在身體接觸之後依然不動聲色。而等待認可的英嘉越見焦急與無措,最終還是強忍著眼淚離開。
英嘉的尋母之路展現的是兩個女人的故事,而隨著情節的展開,影片先後出現了四位男性角色,他們各自的缺陷構成了本片的悲劇元素:英嘉的外祖父無法接受女兒逃亡西德的事實,在政治壓力下斷絕了父女關係,與妻子共同撫養英嘉長大卻始終隱瞞其母親的事實。當年與安娜相愛並共同逃亡的俄國逃兵尤利,面對金錢利益放棄了愛情,多年後也並未對尋母的英嘉道出與安娜分開的真相。生父亞歷山大深愛安娜並因此幫助了尤利,在安娜失常入院後卻因懦弱漸漸遠離,任其走向死亡。而安娜生前的文學老師羅伯特,懷著創作的私心隱瞞了安娜的死亡,引導英嘉踏上尋母之路,重複了一場悲劇;另一方面,影片也以羅伯特在陪伴英嘉的一路上,由對素材的渴望到追悔的過程來增添一絲暖色,並在兩個年齡如同父女的角色之間,注入了一線無果的曖昧。
說了這麼多,其實說到底,影片的核心還是在於女孩英嘉和她的旅途。因為他人口中的一段往事,與養育多年的外祖父母絕裂,踏上如此熱切而執著的尋母之路,也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人物最初的刻畫,來找到合意的解說。在這一方面,影片亦做到了說服力:女孩英嘉以寒冬里裸身奔向冰冷河水的姿態出場(這是她和史黛菲的一次裸泳比賽,而後者在河水剛漫過腳踝時即告退縮。)——這一頗具撼動力的開篇無疑凸現了女孩頑強、主動的天性。其後的情節則告訴觀眾:雖然視外祖父母為唯一的親人,獨立的英嘉卻已經有了自己的住處。而心愛的坐騎載人摩托車、送別史黛菲時當街飲酒等情節元素,也成為了簡潔而有力的人物性格支撐。
母親的墳墓讓英嘉黯然返鄉,她卻並未因此停下腳步。故事的最後,回到Malchow的英嘉與史黛菲擁抱告別,給外祖父母留下信件,重新上路。終點未知的列車上,女孩起筆書寫。到此便戛然而止的影片,給足了留白。